分享

传承国学经典 培育儒雅少年

 毛胡庄人 2015-07-07

    孙艳红,1972年8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黑河市骨干校长,黑河市知名校长培养人选。她从教25年一直用心做教育,勤于学习,开拓进取,从一名普通教师逐步成长为一位有深厚底蕴和创新思想的学校管理者。她先后担任黑河市幼儿园园长、黑河市第三小学校长、黑河市第六小学校长、黑河市实验小学校长、实验小学学区校长、现任黑河市实验教育集团总校长。十年间一路走来,无论在哪所学校,她都以学校发展为己任,不断更新管理思想,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教师。她依靠和信任广大师生,从儿童立场出发,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形成“务实、高效、精细化”的管理风格,构建出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办学特色,实现了每一所学校发展的新跨越。

    黑河市实验小学坐落在美丽的黑龙江畔,始建于1910年,是黑河市区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百年老校之一。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实验小学及其前身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历经时代变迁,乘风破浪,与时俱进,形成了独特的优良传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学校秉承厚重历史,积极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实施经典诵读工程,让孩子们浸润书香,儒雅成人,走出了一条“国学立人”的特色之路。

    国学教育

    润泽心灵

    【孙艳红】每一个生命都是灵动的,每一个生命都是诗意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可以让自己永葆青春和热情。作为校长,我始终在思考:一个个可爱的孩子交给了学校,我们将给他们一个怎样的童年?将帮助他们开创一个怎样的人生?

    【陶继新】作为校长,能有这样的教育情怀,真是学校之福,老师之福,学生之福。为了让诗意的孩子拥有诗意的人生,就要考虑用怎样的教育内容与形式,让他们学到最好的东西,生成优秀的品质,从而让童年更加美好。

    【孙艳红】在传承文化和播种经典的问题上,我们一直坚守着、践行着、思考着。结合校情,我们提出了“开实验之风 育多元人才”为办学理念,以“多彩实验 多元成长”为德育活动和课程建设总目标,努力创办一所有儿童立场、中国味道、边城特质的学生喜欢的学校。以国学教育为特色,亲近母语,开设国学课、书法课、阅读欣赏课,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润泽孩子心灵,给他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

    【陶继新】您说得对,国学教育是可以润泽心灵与开启心智的,因为优秀的国学,不但流淌着真善美的要义,而且也摇曳着智慧的光华。小孩子初读国学经典的时候,不一定感受到其中的美质,可是,它已经点点滴滴地洒落到了他们的心田里。

    【孙艳红】童蒙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和身心发展的奠基时期,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诵读吟咏中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我们的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国学知识学习,提升了文化底蕴,作文中、课堂上时不时引经据典。孩子们不仅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为人处事、举手投足中也渐渐展现出了优雅气质。

    【陶继新】这只是经典能量的初步呈示,也只是自然外化的部分景象,如果再过几年或者十几年,这种外化的精神风景就会更加灿烂。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教育,不但是利在当下的问题,还是功在未来的大事;不但可以丰盈智慧,还可以升华其人格。

    乐读经典

    丰富生命

    【孙艳红】经典诵读,重在积累,意在传承,乐在应用。学校开展国学特色教育两年多来,我们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让师生们的气质悄然发生着变化。为了给孩子们的诵读积累搭建展示的平台,我们开展了很多活动。例如,每周二和周四早读是我校的“国学小讲堂”的特定时间。“国学小讲堂”的小讲师们则是从各班抽调的优秀学生组成。他们利用早读的10分钟时间,为全校的同学展示经典诵读、讲解历史典故、传播传统文化,从“三朝”讲到“五代”,从“唐太宗”讲到“清太祖”,从“清明祭祖”讲到“重阳敬老”,孩子们侃侃而谈,在丰富了全校同学知识积累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陶继新】“乐在应用”说得好!孔子便是一个乐感文化者,即使在遭遇困境的时候,依然保持了一种乐而忘忧的情怀。他说自己是:“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为什么?他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哲学家,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应用”中,他体验了生命的快乐。你们的学生的应用当然与孔子还不在一个层面上,可是,他们却从中体会到了用的快乐,以至产生了自豪感与自信心。从小乐读乐用经典,长大之后,不就能够更好地体验到“游于艺”的幸福感了吗?

    【孙艳红】小孩子的记忆潜能确实不可小视,大量经典的积累还需要更多的反馈和展示的机会。开学初,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标准,组织了国学考级活动。参加考级的学生以年组为单位评比,共分四个等级,国学一级“国学小新星”、国学二级“国学小明星”、国学三级“国学小达人”、国学四级“国学小博士”。考级现场,孩子们跃跃欲试、信心满满,大人们觉得难懂、拗口的古文,在孩子们的口中流利、自然、熟练地背诵出来,让验收小组的老师感慨不已。低年级的小孩子,一边流利背诵《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还一边给自己打着节拍,可爱至极。高年级孩子将《论语》《大学》《中庸》等名篇佳句娓娓诵来,让人心生佩服。

    【陶继新】小孩子背诵经典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记得快,忘得慢,如果到了14岁以后,尤其到成年之后,就背得慢,忘得快了。所以,中国第一篇教育学的论著《学记》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如果过了记忆的黄金期,即使用上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的时间,也背不好了。所以,必须抓住小学这个时段,让孩子们大量背诵经典,从而让这些经典成为终生的记忆。

    【孙艳红】今年四月份,我校举办了国学经典展示周活动,每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积累情况,精心编排一个五分钟左右的小节目分成三个下午进行展示。各班级或歌或舞、或吟或诵、创意独特、古韵悠扬,孩子的举手投足间显露出儒雅,令人沉醉其中,深受感染!

    在今年实验教育集团首届体育狂欢节的开幕式上,由三四五年级的460名女生身着国学范儿小裙装表演的国学大型操《唐诗古韵》,让与会嘉宾和现场观众眼前一亮,赞叹不已,并入选今年的区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无论是哪一项活动,也无论是在排练的过程中,还是展示的现场,孩子们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孩子们在活动中寻找古典文化的乐趣,快乐着、充实着、成长着……

    【陶继新】学生展示的不只是学习经典的成果,还有其心灵的收获。有了成果,希望展示、得到人们的认可,这是人的共性,儿童尤甚。抓住这一特点,通过大型展示活动,会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展示结束了,可孩子们继续诵读经典的热情并没有中止,甚至还有可能产生更大的诵读兴趣。看来,学习经典不但不会让小学生趋于僵化,还会让他们生命更加活跃。更重要的是,经典越积越多,其内在的生命也就更加丰富。尤其是对其未来的成长,也会具有更大的意义。

    【孙艳红】目前,我们学校是以国学课为中心,由专职的国学老师带着孩子们熟读成诵,积累经典诗文,积淀民族文化;然后我们又在此基础上通过“晨读、午诵、暮省”来延长诵读时间,巩固诵读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些展示性或反馈性的活动,来调动孩子背诵的成功感和荣誉感。

    【陶继新】当今,一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与质量低下,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浪费的不止美好年华,还有其本应拥有的丰沛的经典文化支撑。看到你们学校既有了国学课程,专职教师,还有了“晨读、午诵、暮省”,就有一种喜不自胜的感觉。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小学生,该是何等的幸福啊!

    师生共读

    照亮前程

    【孙艳红】我们今天开展经典教育,是要从老祖宗那里获得文化的力量、民族的精神。但是,教育的之路应该是宽阔的,要有海纳百川之势。因此,在传承古代经典的基础上,我们还会带领学生们去读一些现代经典、外国经典。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要在学校建一座大型的图书馆,让孩子们有足够的书读。在实现这个梦想之前,我们先在各楼层因地制宜设计了多个“图书吧”摆放图书,还在走廊里配备了小长凳。下课后,这里就成了孩子们读书的乐园。他们不仅爱读书,还懂得分享。孩子们会把自己读过的好书摆放到“图书吧”里,推荐给其他小伙伴阅读。

    【陶继新】中国现代经典还有外国经典犹如浩瀚的大海,走进其中,汲取其生命的精华,对于学生来说真是一件美妙无比的事情。我在《当代小学生》当过九年主编,近几年又与诵读经典的小学生有了不少接触,我惊奇地发现,小学生高年级甚至中年级的学生,已经阅读了不少外国经典名著,比如泰戈尔、川端康成、莎士比亚、列夫·托尔斯泰等的著作。昨天就接待了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她谈泰戈尔的诗作,还谈其意境如何之美。现在,一些教学改革的学校,就开始了中外名著整本书阅读的尝试,而且收获很大。相信你们也会在这方面作出探索,并取得更大成绩的。

    【孙艳红】在经典阅读拓展中,我们确实做着许多尝试。我们从本届的六年级开始开设了每周一节的“阅读欣赏课”,目前由张微微老师授课。张老师原来是一名出色的中学语文教师,因为工作调动从外地来到我校,我想语文学科的小初衔接由她来做比较合适,所以就因人才而开设了这门校本课。张老师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功底独立备课,对学生进行中外“名著导读”和“名家导读”,带着学生们畅游在文学海洋之中,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陶继新】张微微老师为什么带领孩子进行了如此之好的阅读呢,因为她本人就是一位对中外名著情有独钟的老师,她从中感受到名著的伟大力量,并希望通过她的引领,让孩子们也喜欢上名著,并从中汲取更大的生命能量。

    【孙艳红】受您上次黑河讲学的鼓舞,我这一段时间也在努力研读国学经典,现在在看老子的《道德经》,挑选喜欢的背会了十几篇,发现真的是字字珠玑,言简意赅,道理深刻,受益良多。

    【陶继新】《道德经》系千古经典,其中有大智慧。您背诵之后,受益何其大也!我也是如此,老子的“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君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无为而治”、“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等,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从老子那里所获取的教益,已经很多很多。当这些经典成为我们终生铭记的时候,自己不也就有了更多的智慧吗?

    【孙艳红】在践行国学经典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感受到,习诵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国学老师的事,背诵经典也不仅仅是学生该做的,而且是全校师生共同的目标。小孩子学经典树德立根,老师们更应该诵经典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养。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拿出专项的资金用来购买师训书刊,像您与王登峰司长合著的《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这样的好书,老师们都爱不释手、受益匪浅。现在,老师们的学习意识越来越强了,全校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氛围日渐浓郁。

    【陶继新】教师诵读经典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与智慧指数,二是为指导学生学习经典起到了表率作用。教师背诵经典与学生相比,显然不是略逊一筹的问题,而是相差太大了,尤其是忘得比较快。可是,不能因此而作为少诵经典的理由。其实,忘得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坚持,如果坚持下来,忘了再背,反复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后,所背经典就会成为一种身体记忆,就会成为终生须臾不离的人生导师。

    【孙艳红】开展国学特色教育后,学校老师背诵国学的热情日渐高涨。今年寒假,我们不仅给学生们准备了国学背诵的推荐篇目,同时号召老师们也参与进来。我校五年级的关波老师,为了鼓励孩子们的背诵热情,跟孩子们比着背经典,在本学期的教师国学考级中,关波老师果然成为教师诵读的“状元”,我正悄悄努力,试图挑战她呢。张晓宇老师平素就特别喜欢文学,这学期赴杭州参加了陈琴老师的“素读”培训后,回来更是如痴如醉,申请成立国学实验班,带着班级的五十多个孩子每天利用早晨半小时进行“吟诵”,这种美妙的方式让孩子们乐在其中、乐此不疲,半个学期就牢固地记住了大量的古诗文经典,老师们很享受与孩子们共诵经典的美好时光。 

    【陶继新】诵读经典,不但对孩子们大有助益,老师自身也是受益者。人们常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可当与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的时候,不是既在照亮学生,也在照亮自己吗?不是在照亮当下的同时,也在照亮未来的生命前程吗? 

    熏陶引领

    静待花开

    【孙艳红】优美的校园环境,“无声胜有声”。好的环境不仅可以熏陶感染师生,还可以丰富和净化人的灵魂。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是“传承传统文化 培育儒雅少年”,楼内布置突出中国元素、中国味道、经典传承、书香满溢,营造“文雅 高雅 儒雅”的校园氛围。

    【陶继新】好的环境文化,会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优质的教育。你们的学校环境文化的设计就特别注重了经典文化的元素,因此也就有了“文雅 高雅 儒雅”的指向。

    【孙艳红】在学校新建设的主教学楼大厅中,陈列了流传千古的、被誉为读书人最高境界的“四为句”,我们在下面的竹简上刻上了释义。大厅上方四盏灯上分别是我们的校训“和 雅 勤 诚”四个大字,学生们一抬头就能看到,也是从国学经典里提炼出来的:“致中和”,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者为仁,雅者治学”,雅言雅行、雅品雅趣;天道酬勤,治生之道,莫尚乎勤;真诚,诚信,“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陶继新】这些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名句,作为你们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之后,会在有意无意间引领师生向着更好的方面前行。而精神文化一旦内化到师生的心里,外化出来就会形成一道又一道绚丽的风景。

    【孙艳红】我校国学教育刚刚起步时,曾有一些家长反对,他们认为大人们都弄不懂的文言文让孩子背诵,意义何在?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一个民族能够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而不朽,难道这不是我们悠久的文化在起作用吗?有人说,一个国家如果“文化”变了,“国”也不复存在。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义务“为往圣继绝学”,不能让中华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流失。

    【陶继新】有的家长也许用大人的思维来框定孩子的思维,其实,在大人们看来十分难懂的古诗文,孩子们背诵起来并不感到困难。“素读”经典,是古已有之的学习方法。即不要过多地让他们理解文意,先背诵下来,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这些经典就会在他们的心里复苏过来,进而生成巨大的生命能量。这就是小孩子背诵经典的奥妙所在,当这些经典镶嵌在他们脑子里,成为一种民族基因的时候,美好的未来也就在其中了。

    【孙艳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简称“四为句”,是北宋理学家、大儒张载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近千年来,广为传颂,历久弥新。有人问我:在一所小学的大厅里陈列“四为句”是不是太深奥了?是不是应该放到高中或大学里去?

    经过多方查找资料,我们对“四为句”的释义是:读书人要树立正确的天地观、人生观,为人民大众而树立自己的使命,为往圣先贤传承并发扬即将消失的优秀思想,为开拓万世太平的基业而奉献自己的力量。此“四为句”非常能表达出读书人的襟怀、责任与宏愿,可以说是对“为何而读书”这一问题的终极完美答案,故被誉为读书人的最高境界。

    我觉得通过教师们的讲解和通读,孩子们会懂的。也可能开始时似懂非懂,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平时课堂上的国学积淀,他们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受到引领和激励。陈列于此,希望能给勤奋读书的实验学子们一种引领,一种激励……

    【陶继新】很多经典名句都比较深奥,可学生背诵之后,不一定立刻消化,让它储存在其生命的记忆里,在未来的行程中逐渐地自我消化,进而产生超乎寻常的作用。这就是经典的特殊意义。任何经典,小学生读时对它的理解,与中学生理解肯定不一样,到了大学又有差别,而到了三十岁或者五六十岁的时候,有了生命的阅历,甚至特殊的磨难之后,就会对其中的意蕴产生更深的体悟。这就是经典的无穷奥妙与魅力所在。

    【孙艳红】6月24日“中国少年强——黑龙江省首届‘最强国学少年’挑战赛”黑河站的海选在我们学校进行,这次活动能够选择我们学校作为赛点,也是看中了学校的国学特色教育。我们学校“最强国学少年”的小选手们也不负重望,在各市县区30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争夺到了四强中的三个名额,将代表黑河市赴省参赛,真令我们骄傲,可以说是国学教育,蓓蕾初绽。在查阅资料和背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很累,但是他们也觉得很充实,因为大量的国学知识充实进孩子的大脑,让他们觉得自己越来越强大,这也是文化的力量吧!

    【陶继新】先表示祝贺!在这次大赛中,你们的学生不只取得了佳绩,还会因为能够参加这样大的赛事而感到自豪。从本质上讲,比赛不是目的,可是,通过这种形式,却可以更好地促进经典教育的开展,因而比赛也就有了更大的意义。因为所有的付出,都会有相应的收获。有了平日的经典诵读,收获可以是比赛的奖项,更是丰盈其内心的生命能量。

    【孙艳红】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国学经典学习处处皆课堂,贵在坚持,聚沙成塔。久而久之,孩子背诵的经典就会越来越多。作为教育者,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文化的种子播在学生精神的土壤上,静待花开。

    【陶继新】“静待花开”说得好!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而应当着眼未来。这些经典未必当下显见效用,可是,却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经典文化的种子,到了一定的生命节点上,就会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的。

    【孙艳红】是啊,我们的学校正在筹建校史馆,在挖掘校史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百年实验”所承载的与爱辉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历史使命,感受到了教育无处不在的力量,更加激励我们铭记历史,薪火相传。开实验之风,致知于行;育多元人才,德业兼尚。创实验集团品牌,办人民满意教育,我们一直在努力!

    【陶继新】期待校史馆的“诞生”,它不但会记录下你们传承经典的历程,还会激励师生更加努力地诵读经典。当国学经典持续不断地滋养师生精神的时候,你们学校也就有了持续发展的生命能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