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谱清音,曲曲沁人心

 汉青的马甲 2015-07-08


文/张立民

这是笔者第三次见朱培宾先生了。去年腊月二十四,笔者启程前往天津专门拜访朱先生,很多人已经踏上返乡的路程,天南海北的人在聚散离合的车站,顺着交织错综的铁轨各自回家,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睹此情景,心里总会受到些迥然异于平日的触动。


提前问好朱先生行程,约在地铁出口见面。远远望见星巴克门口的他正埋头一手托着冰淇淋杯子,一手用小勺迅速往嘴里送着,艺术家特有的孩子般率性展露无遗。

时间关系,席间我们即开始了交谈。朱先生出身中医世家,本可以将家学传承下来作为谋生的手段,但父辈却倍觉行医之艰辛,并无意让他继续沿这条路走下去。朱先生恰在儿时就对音乐表现出了远过常人的天赋,他7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并于同年考入天津市少年宫。读中学以后,他对音乐的兴趣与日俱增,家人思想开明,作风民主,充分尊重他的个人意愿,给予了他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加之家里藏书甚多,朱先生埋头其中,精神的养分源源不断地哺育着他幼小的心灵,这一切都为朱先生日后在音乐方面的卓越建树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朱培宾先生对音乐的理解简单却深刻:感动人心即是好作品,平淡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个音乐人内心的朴素情怀。《诗大序》中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也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朱先生的见解与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可谓一脉相承。在古代,诗歌是可以配乐演奏歌唱的。


朱先生是真正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词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春梦飞花——肖邦24首前奏曲的创作与演奏》即是这种长期探索学习后绽放的美丽花蕊。


《春梦飞花——肖邦24首前奏曲的创作与演奏》封皮


此书的写作源于一场特殊的机缘。2000年,钢琴大师傅聪获悉李云迪在华沙摘得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桂冠的消息后,曾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们中国人夺得肖邦比赛第一名,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最能理解肖邦,因为我们中国的古典诗词与肖邦是相通的。”甚至进而说:“可以用唐诗的意境去解释肖邦。”傅聪先生的这番话启发了朱先生,成为促使他写作此书的动机,同时成为我们理解这本作品的路径:西方钢琴作品何以能由东方传统诗词加以解读?朱先生站在音乐家的视野向笔者点拨:从旋律中提炼人类共同的东西——意境。


2002年开始,朱先生花费三年之功,终于在2005年完成了这一生平第一本著作。此书由其恩师,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鲍元恺先生题写书名及序,储望华先生撰写读后感,一经面世,引起了很大反响。之后挟其余烈,朱先生举办多场《带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走进肖邦的音乐》大型学术报告会,淋漓尽致地展示着他在打通古典诗词和现代音乐方面的独特造诣。



与恩师鲍元恺合影


朱先生的大部分音乐作品都带着浓浓的民族风、中国味,曾创作出《清泠泠的汾水欢腾腾地流》、《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澳门音画》、《香溪怀古》等一大批歌颂祖国壮丽山水的作品。将这些作品集中到一起,你会惊讶地发现朱先生几乎已经写遍中华大地,完全可以将之视为祖国各地的音乐性“游记”。


正是朱先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及浓厚民族气质,使得朱先生与山东儒学文化传播公司在将《论语》改编成音乐作品达成了高度一致。按照朱先生的设想,《论语》完全可以由纯音乐、童声合唱,甚至清唱剧的形式来重新加以演绎和理解。我们期待朱先生的卓绝才华在这次创作中得到再一次的有力释放。


采访进入尾声,对音乐并不甚熟知的笔者向朱培宾先生请教了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当今,西方音乐演奏会如火如荼,相比之下,传统音乐却渐趋式微,这种现状引起了笔者的深思。依常理,我们自己的音乐不是更容易激发共鸣,“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更容易从中提取民族的、传统的独特情感吗?朱先生作为音乐家,在这个问题上显然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他平心静气,娓娓道来:首先从创作角度来讲,我们中国人,往往将音乐作为抒发自己悲喜情感的一种方式,并不在意听众的感受;而西方人不同,他们创作音乐就是给大家听的,所以听众更易理解,传播也更为迅速;其次从音律角度讲,咱们中国的传统乐器音律参差不齐,律制不统一,导致各种乐器同时演奏时高低不匀;西方管弦乐队则采用纯律,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正是这内外两方面的原因致使中国传统音乐多年来始终难以在世界舞台上与西方音乐相抗衡,而只能作为民族音乐的一分子点缀着世界乐坛。


朱老师在瑞士


经过朱先生的专业解释,顿时消除了笔者的疑窦,为中国传统音乐略表遗憾的同时,也为我们所拥有的民族独特性深感骄傲和自豪。也许,这更为像朱先生这样的年轻作曲家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他们勤奋耕耘在原本贫瘠的土地上,通过嫁接西方音乐的枝条,培育出更加甜美的依旧是中国根的音乐果实。


今年,朱先生将有《澳门音画——朱先生钢琴曲选》、《湖海之恋——朱先生歌曲精选》、《传统乐理教程》等作品问世,衷心祝福朱先生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

朱培宾,1972年生,中国山水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现任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天津市艺术特长生评委,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