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花庭院算残棋

 广东黄汉光 2015-07-08
以前曾经看到一副与中国象棋有关的对联,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刘伯温对的,觉得颇具气势:
  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明太祖)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刘伯温)
  还有南京胜棋楼对联:
  烟雨湖山六朝梦,
  英雄儿女一枰棋。
  看过有关这副对联的赏析,里面写道:南京是六朝的旧都,登楼眺望烟雨中的湖山,不禁联想起六朝的兴亡更替如同一梦,而在这历史的长河中表现出许多威武雄壮事业的英雄儿女,犹如一盘精彩纷呈的棋局。此联字数不多,但意境深远,诚是千古名联。
  记得以前还曾经看过阿城写的一篇小说《棋王》,里面的人物形象也记在脑子里。

  每每看到人家下象棋,便会自然地想到了这些寓意深刻的对联和那些故事。
  有的时候,总是把对象棋的一些经历与感想说出来,但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说到下象棋,自己的内心总有那么一丝丝的痛,也因为心中有这么的一丝丝的痛,更因此而不敢言棋了,管它日月争光也罢,风云际会也罢。
  早上起床没什么事,偶然翻开书柜,居然看到了一套《中国象棋谱》,自然引起了自己的一些回忆,于是坐在电脑前码出几段话来。
  小时候,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玩,玩具当然是一件也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与伙伴们下象棋了。读中学以前,课间休息的十分钟、放学的时候总是与同学们在楚河汉界中杀得硝烟滚滚。
  为何自己对象棋有那么的一丝丝的痛呢?

  其一是我在成长过程中唯一一次遭到我父亲用柴棍打的就是因为下中国象棋,虽然好多的孩子都遭受自己的父母打过,可我觉得自己那次挨打是不值得的,内心一直到现在还存在着一个难以抹去的痕迹。那时我在读小学五年级,有一个星期天,我与奶奶一起到离我家不远的另一个公社的乡村去做客,因为那个乡村那一夜晚放映了电影。第二天是星期一,父亲再三交代,早上一定要到学校,不能迟到。本来就应该到学校的,可是因为同去中有一个小伙伴喜欢下中国象棋,结果我们在星期天的时候杀个不停,电影也没有看,结果不分胜负,就约定第二天一早继续战斗。一直战了一个上午,还是半斤八两。我父亲知道我没到学校读书,骑着自行车赶到我做客的地方,见我们摆着棋,不分青红皂白把我打了一通,然后押上自行车载回学校。
  以后家里的中国象棋也没收了,不准我继续下象棋了。
  后来长大了,对那件事总有深刻的教训,虽然说下象棋可以益智,但因此而忘记了自己,哪怎么行呢?古人说玩物丧志,当沉溺于某一件事的时候,是不是会忘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像现在整个中国流行的打麻将。
  但做为一个小孩,当他有兴趣的时候,强行扼杀也是没有意义的,就像现在的孩子的上网,当有了网瘾之后,简单的粗暴的方式一定莫能让其解脱。当时的我背地里还是与同学们下下棋的。
  后来到汕头读书的时候,曾经代表中文系的同学参加中国象棋比赛,可惜只得了一个第二名。当时因为自己比他多一个“车”,他的兵力全都被我围困之中,觉得稳操胜券,掉以轻心,没想到成为对手的手下败将。这也是一种痛,记忆犹新,下棋的时候就是永远不能低估对手的力量,做什么事,都应该认认真真,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在战斗没有结束的时候,难以言胜。就像楚河汉界,楚汉十年之战,在鸿门宴上仅有十万兵力的刘邦,最终却战胜了当时四十万兵力的项羽一样。前不久看过一篇博客的文章,里面说到战胜自己比战胜对手重要,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其二,我至今觉得我唯一的一个舅父的死就是因为与我下棋有关,一想心也疼痛不已。
  当我走上工作岗位,下棋已经是自由的事,再也不会受到父亲的束缚。山区没有什么可消遣的,下棋风气甚盛。
  可是在一个只有几千人口的山村,也没有几个高手,虽没有打遍乡里无敌手之感,但真正彼此能够抗衡的寥寥无几。
  那时在学校,有一位教师上课时,学生纪律很差,下面居然还有二个学生在下象棋。我把那两个学生抓到房间里,说,摆开棋纸,你们两个看着,我与你们下盲棋,要是你们输了,今后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课!要是我输了,你们上课就继续下棋去吧!我躺在床上与他俩下肓棋,他们每人连续与我杀了三盘,每盘皆输,后来再也不敢在上课破坏纪律了,放学的时候经常到我的房间,要我教他们下棋。
  说这些,是说明我自己是喜欢下棋的。我唯一的一个舅父是本地一个名医生,他继承外祖父行医,对儿科疾病很有研究,往往是药到病除,他看病之余也就与人杀几盘,放松自己。我偶然到他那里,也壮着胆子与他杀一杀。
  舅父只活到五十多岁,就在与我下棋之后,我离开还不到十分钟的时候,脑溢去世了。
  记得那天晚上六点多我到他的医疗室里,只有他一个人在那里,没什么事,喝了几杯茶之后,他兴致甚高,说下象棋,马上便摆开了。我与他下了三盘,他可能太费神了,脸涨得通红,我觉得他太累,应该让他休息一下,下完后,我便离开,结果因为他的周围没有其它人,他就这样撒下了一大阵孩子去世了。要是我当时在那里稍微停留,他的生命或许可以保下来。因为等到农民们种田回家到他那里看病时,他已经停止了呼吸,时间间隔就是那么短!
  参加舅父的葬礼的时候,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看到了白发苍苍的外祖母在流泪,看到妗母与表兄弟姐妹们在流泪,我真是痛不欲生。
  从此,我便几乎没再下棋了,因为水平也不外是那么一般而已,要下到象胡荣华、杨官璘、吕钦那样的水平又不可能,聊作娱乐又会忆起一些不该忆起的往事,所以虽然家中什么开局、中局、残局的棋书甚多,也懒得一翻,也甚少在楚河汉界中驰骋了。

  前几天,内兄与省委有关领导一起到潮汕调研,那天刚好到我县来,工作已经办完,便在中午来到我家里。他也喜欢下象棋,踏进我家门,还没有说上几句话,便说摆开棋盘。
  中间除了吃饭外,一直下到十二点多,他还说再来几盘。
  说实在的,现在下棋,我已经没有什么指点江山的大气,更没有汹涌澎湃的激情,只存一种闲庭信步看天空云卷云舒的感觉,总有点心不在焉。那天不知战了多少盘,真是杀得天昏地暗,居然还可以应付得了。

  或许有过下棋的经历,往往对那些写到棋的文章也就多看几眼,平时众人写到了好多诸如“棋如人生”、“棋趣”等方面的文章,实际每一个下过象棋的人都应该有所悟。
  棋摆在人的面前是公平的。
  每个人的兵力是相等的。执红子也好,执黑子也好,都是一样。人,虽然出生的时候也是一样,都是赤条条的,可是就是不一样。有的出生城里,有的出生的乡村;有的出生在当官的家庭,有的出生在平民的家庭;有的出生在富有的家庭,有的却出生在一贫如冼的家庭……世事要是象中国象棋一样公平就行了。
  想学会下棋并且学好下棋,其心必不能软,你死我活的战争,必须具备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性格。假如没能做到这一点,心不狠手不辣,永远不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至于那些学会了让棋者,明明可以胜利,却装出输来,那更会让人感到神秘莫测了。与上司下棋,据说本身还有好多学问,可以天衣无缝地下出几步“臭棋”来,借棋拍马奉承,那是棋外的功夫了。
  不管怎样,下棋,必须有全局观念,必须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直捣黄龙。
  至于调兵遣将,当然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等也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不厌诈”等等,应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感觉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也可以用上,大道理如“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等等。
  下棋,对我来说,已经算是旧梦了,要说的东西太多了,用他人写的一副棋联作结:
  芳草池塘寻旧梦,
  落花庭院算残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