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郭启宏先生夜游黄冈

 广东黄汉光 2015-07-08

正月初九夜九点。

郭启宏先生打电话过来,“我们一起去逛黄冈城好吗?”

“你不会觉得累吗?要是不累,我马上过去。”

“不会!我在酒店大厅等你。”

正月初八,郭先生还在京城,乘飞机到厦门而回家,可是飞机却晚点了,初八夜里一直在路上,到初九的凌晨才回到饶平,初九一整天,便忙于接待客人,我想这个晚上他老人家应该好好休息才对,没想到他还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他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家。

我到华景酒店大厅接了郭先生,华景酒店就在黄冈大桥边,我们沿着黄冈河往下走……

刚下了一场雨,北风又轻轻地吹着,天时似乎好寒冷。

“郭老,会不会冷呢?”

“我在北京,昨天都下雪了,回到家乡总是觉得好暖和的。”

看着不远处的黄冈南门,郭先生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他说,他小时候就在南门长大,当时生活非常困难,当时他在饶平二中的前身瑞光台读书,冬天的时候还是光着脚丫,时常冻得直打寒噤……后来到汕头金中读书,他很拼命,当时的成绩是全级第二,本来是想报考北京大学,有一次春节回家,他伫立在黄冈南门那几根木头架起来的桥上,遥望北方,当时一想到北方那么寒冷,要是到北京读书,不会变成冰棍才怪呢!所以后来便报考了中山大学。

“您要是到北京读大学,可能就不是今天的您了!”

郭老点点头。他到中山大学读书,遇到了恩师王季思先生,有这个名师,也就造就了郭老这个高徒。

郭老回忆着说,当时考上了中山大学,他的义父写了一封信,叫他去拜见饶平的前辈詹安泰先生,可惜刚开学,詹先生便被划为右派。他感慨万端,“詹先生对词特别有研究!解放前,他还推荐过饶宗颐到中山大学教书呢!”他说,没能亲聆詹先生的教诲,真是遗憾!

边走边聊,不觉到过了南门桥。突然间,又下起了小雨,没有雨伞。

我想找间有卖雨伞的小店,郭老说,不用啦,我们走屋檐下就行。

可能天时太过寒冷,虽然时间还早,可是马路上行人稀微,我们便走在人家的屋檐下。

“在人屋檐下,也不用低头。现在的马路比我小时候宽多了,过去木结构的房子,屋檐就是那么低。”

在人家的店面经过,郭老便问起了黄冈城的特产宝斗饼。他说,黄冈最出名的当算宝斗饼了,他在瑞光读书的时候,偶尔父母拿点钱买笔墨纸砚,他会想法少买点,去买个宝斗饼解解馋!

他也说,汕头老妈宫的粽球也不错,过去读书的时代,肚子太饿了,他有一次到老妈宫粽球的店里,还在想,什么时候能有把老妈宫粽球吃个够的日子?

边说边行,到了丁未路了。

郭老的老家就在这里,他中午的时候已经回家了,现在晚了,他说,虽然很想回去,但是他年迈的嫂子身体不好,怕打扰她和家人的休息。

在丁未路边站了一会。郭老似乎有好多话要说,他说起了黄冈丁未起义。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这次起义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创下的“六个第一”,像“第一次使用青天白日徽的旗帜”等等,虽然这起义过去一个多世纪了,可是那些历史故事一直在饶平人传播着,像当时的参加革命历史的黄冈人余既成的事迹后人永远不会忘记……

郭老不愧是文史专家,他编了那么多像《司马迁》、《李白》一样的历史剧,对家乡的历史也是了如指掌。

“您怎么不编出潮剧呢?”

郭老谦虚地说,就怕编不好,愧对于父老乡亲!

他说,他回家的时候还是喜欢看潮剧,早上,潮剧团的郑舜英还打电话请他去看戏呢。要是时间安排得好,他一定会去欣赏!

说着,到了小公园了,他回忆着,过去小公园前有一个小水池,那时池水清澈,他经常在这里戏水,可惜现在被填了……

慢慢走着,到了红星影剧院,郭老问我,现在还有没放映电影?

“早就没有了!”

郭老摇摇头,他说,要是还有放映电影,你家就在附近,看电影就最方便了!

这是中山路的中间了,郭老说起了四狮亭,讲起了请枫溪吴殿邦书写“乡贤大夫”、“龙章宠锡”两块额匾的旧事……可惜文革期间被拆除了。

郭老说,以前饶平有办了〈饶平报〉,他写了〈黄冈城杂记〉,怀旧,其实就是为了对新事物更好的追求!

走到东门了,有好多在买水果汁的小摊挡。郭老说,他喜欢家乡的蔗汁,清毒解热。

可是逛了几个摊挡,晚上就是没有榨蔗汁,我说,我们随便喝杯水果汁吧,可以在椅上坐下休息一下。

还是下着绵绵小雨,我们坐在大雨伞下的塑料椅上,叫了两杯菠萝汁……

三句不离本行,郭老又说起了戏剧。讲那些潮剧界编剧张华云、卢诗吟、李志浦……讲演员陈学希、方展荣、陈怡凰……最后他骄傲地说,我们饶平潮剧团也出了一个名演员,那就是陈燕鸣!

聊着聊着,口似乎也干了,再要了两杯芒果汁……

吸着芒果汁,他略有所思,不禁称赞说,还是家乡的水甜!要不是北京的事务太多,他很想回家安度晚年!

东门的小摊挡在吆喝着“糖葱薄饼!”

郭老说,我们走了,过去看看!

走近摊前,闻着那糖葱饼的香味,郭老说,以前他很喜欢吃这小食!

我想掏钱买几个,郭老说,吃不下了,这东西要趁早热吃才好!

时间已经将近十一点了,我怕郭老太劳累,便说,还是回酒店休息了吧?

郭老说,逛逛就行。他回酒店还得再看看一篇讲稿,潮州电视台请他去讲古诗词讲座,他得做好认真的准备,要讲得好才行。

叫了辆街车,回酒店。可是郭老还是对这个小城恋恋不舍!

正月初九晚上九点,这样的时间,或许也就暗示着一种长长久久……我也祝愿郭老能健康长寿,多创作一些优秀的作品!记得有人说过,一个老人就是一座博物馆。这个晚上和这个写过千万字以上大作的贤者一起,收获甚丰,收获的不仅仅是他博物,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

         郭启宏,1940年6月9日(农历)出生,潮州饶平县黄冈镇人。当代剧作家。1957年毕业于广东省立金山中学(汕头),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师从王季思教授)。先后在中国评剧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任编剧、副院长,现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编剧,兼任北京文联副主席、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席,受聘为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广东韩山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等。16岁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800余种,近1000万字。有28部(篇)作品获55次国家级或京沪市级奖。 
      他的主要荣誉:三获文化部最高奖文华剧作奖、四获中国剧协最高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三获中国电视艺术最高奖飞天奖,还有中国话剧个人成就最高奖话剧金狮奖、北京文学艺术最高奖老舍文学奖、北京舞台艺术最高奖金菊花奖以及诗歌、小说、散文、论文、广播剧等方面的多种奖项。 作品有话剧《知己》、《李白》、《天之骄子》、《男人的自白》,昆曲《唐遗事》、《司马相如》,京昆合演《桃花扇》,京剧《司马迁》、《情痴》,评剧《向阳商店》、《评剧皇后》、《成兆才》,河北梆子《忒拜城》等,结集《郭启宏剧作选》,小说有《白玉霜之死》、《潮人》、《殇之雄》、《蚶壳嫂》、《阿荣》等,散文集有《四季风铃》等,电视剧有《白玉霜》、《朱元璋》、《东周列国》(与人合作)等。其散文、随笔连续多年被选入中国年度最佳散文、随笔选集。

戏剧界称其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三驾马车”之一,曹禺集杜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以赠,王季思称其是“兼有作家天赋和学者功力的才子”,撰联“月魄诗魂字字带灵气,指奸斥佞句句挟风雷”以赠,于是之称其“是一个有才、有学、有识的人”,刘绍棠称其“博学多才”,“是一个有识之士,有志之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