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集美区“问诊”城市管理“顽症”

 州围 2015-07-08

        印斗路整治前摆摊占道经营一角。

       整治后整洁的印斗路。

       集美区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城市管理中的“顽症”问题,多次组织代表进行视察,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城市管理的专项工作报告,并于日前就此开展专题询问,围绕如何规范管理占道经营、烧烤摊点、落实“门前三包”等问题,进行“问诊”和“会诊”,探讨研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推动集美区城市面貌和社会治理水平上新台阶。

       【“顽症”1】

       对占道经营如何加强执法力度?

       在专题询问会上,集美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黄振忠针对当前城乡接合部占道经营现象普遍存在的问题,向集美区行政执法局局长吴伯荣提问。

       吴伯荣介绍,近年来,集美区行政执法局在整治占道经营中,探索构建了“网格”管理,专门成立市容分队,采取“五定四落实”的工作方法,统筹安排各自片区的市容管理工作。执法人员采取早、中、晚错时管理和夜间、周末专项执法模式,全天候、无缝链接地对占道经营进行取缔和管理。

       集美区副区长叶德传也表示,在提升城市形象上,集美区几年来加大了资金投入约3.49亿元,在刚刚结束的“道路提升整治百日行动”中,集中对辖区19条主干道进行了整治、绿化、美化。整治后的道路焕然一新,执法部门加强日常巡查力度,保持市容市貌整洁有序。
      
       “我们正在联合镇街、规划、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各辖区内主要道路、市场、小区市容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将按照地域情况、人员分布、摊点设置等进行梳理,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需求,分类制定规划。”针对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吴伯荣表示,正在着手制定方案。

       目前区行政执法局提出的分类规划,是指划定严禁区、严控区及控制区,限路段、限时段允许集中摆摊经营,如参考台湾夜市管理模式,规划部分路段,在不影响交通、环境、居民生活的原则下,夜间时段禁止车辆通行,进行夜市试点。

       对“不影响交通、不影响生活、方便群众”的摊点,集中在划定区域内统一进行管理。对烧烤摊点的设备,还将进行强制规范,区行政执法局将联合区环保局、卫生局,对所有烧烤设备采取无烟化处理,烧烤摊点须使用油烟处理设施,油烟排放须达标,否则也将面临被取缔。“集中经营也更便于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市民可以吃得舒心、放心。”吴伯荣说。

       【“顽症”2】

       整治烧烤油烟和噪音的对策有哪些?
      
       集美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城市管理工作”专题询问。

       集美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国雄提出,烧烤摊点噪音扰民、油烟污染空气,是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顽症”,市民投诉很多,对此区政府有什么对策?

       “按照《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从事露天烧烤,必须在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地点进行,并具备符合条件的污染防治设施。”吴伯荣回应,目前行政执法部门主要采取集中整治的措施,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烧烤摊点正进行取缔。

       印斗路的改变,就是近期集美区行政执法部门集中整治的一个成果。以前的印斗路,是出了名的“烧烤一条街”,每天傍晚,烧烤摊一摊接一摊地出现,支起帐篷、摆起桌子,占满了整条人行道,行人无法通行不说,缕缕升起的油烟飘进了附近居民家中,居民反映强烈。

       在集美区行政执法局集美中队联合街道等相关部门集中整治行动后,印斗路恢复了“平静”。附近居民纷纷拍手称赞,“现在印斗路清静了许多,街道也整洁多了。”还有居民打电话到市长专线表扬。

       针对烧烤摊点屡禁不止的原因,吴伯荣表示,区执法部门分析认为:一个是烧烤摊运行成本非常低,利润空间大,所以蔓延速度快,据初步统计,仅杏林片区烧烤摊贩约有175个,灌口镇约有54个。其二,部分居民有需求,在取缔过程中,遇到过摊主配合,反而顾客意见大。所以一味取缔只有短期效果,无法形成常态化。

       要改变摊贩与执法人员“打游击”的现状,让摊贩能谋生,方便市民消费,使城市管理更加高效,达到“摊贩、居民、城市管理者”三方共赢,归根究底,还是要“疏堵结合”。

       【“顽症”3】

       如何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集美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颜建艺指出,店家跨店经营也是占道经营的突出问题,区政府如何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执法部门和镇街、村居对市容环境的共同管理?

       集美区城管办副主任黄国华表示,为长效解决市容问题,集美区借鉴“两违”治理经验,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实行以镇街、社区为责任主体,执法局为执法主体的模式。各镇街负责“门前三包”责任制的组织、督促、检查,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协调、指导店家落实“门前三包”,保持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按照辖区自行管理原则,集美区充分调动老人协会等组织的力量,对各村居基础设施进行收费、管理、维护,从而减轻执法部门市容管理压力。区行政执法局主要起监督、指导作用,并对城市管理中违章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专题询问会上,相关部门还表示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法律法规和环保意识,自觉做到爱护城市环境,支持、配合并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对策与目标】

       创新城市综合管理新机制

       专题询问会之后,集美区各级各部门正按照“美丽厦门·人文集美”建设的总要求,继续紧盯城市管理的热点、难点,齐抓共管、持续攻坚,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一方面是完善规划,对各辖区内主要道路、市场、小区市容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将地域情况、人员分布、摊点设置等进行梳理,按照不同的时间、地点、对象和需求,分类制定规划、统一建设管理,实现“市容变整洁、摊贩保饭碗、城管不犯难、市民得方便”,既要“市容”,更要“繁荣”。另一方面将创新机制,探索组建市容管理快速反应队伍,抽调公安、交警、交通、工商、卫生、环保、建设、执法等各职能部门力量,实行统一管理,及时解决、处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突发事件,形成“统一指挥、整体联动、部门协作、快速反应、责任落实”的城市综合管理新机制。(本版文/图郭妮妮)

       【链接】

       专题询问常态化

       促热点难点问题解决

       紧盯民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就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议题开展专题询问,当前,专题询问已成为集美区人大常委会一项常态化的监督机制。

       2013年,集美区人大常委会首次采用专题询问的方式,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关于扶持被征地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议案办理情况,向区政府有关部门提问,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到会应询。面对面的沟通,更有针对性的问答,推动人大与政府更深层次的交流,促进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

       集美区人大常委会还进一步加强对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跟踪督办和对审议意见的贯彻落实,制定《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满意度测评暂行办法》,对“一府两院”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进行“打分”,不满意的提出整改要求,进而强化监督手段,增强监督刚性,推动常委会更有力地履职尽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