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朴厚的章草墨迹——隋人《出师颂》

 鸿墨轩3dec 2015-07-09

朴厚的章草墨迹——隋人《出师颂》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隋。章草书。纸本。纵21.2厘米,横127.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茫茫上天降祚为汉作基开业人神攸赞 五曜宵映素灵夜叹皇运未授万宝增焕历纪十二天命中易 西戎不顺 东夷构逆 乃命上将 授以雄戟 桓桓上将 实天所启 允文允武 明诗阅礼 宪章百揆 为世作楷 昔在孟津 惟师尚父 素旄

  《出师颂》卷,汉史岑(孝山)文,隋人书,纸本,章草书,纵21.2厘米,横127.8厘米。根据诸家著录及鉴藏印记,此本称为“绍兴本”《出师颂》,据米友仁跋,多定为隋贤书,也有认为是西晋索靖或南朝梁萧子云写,乃至唐人作。

  释文:一麾 浑一区寓 苍生更始 朔风变楚 荡伐猃狁 至於太原 诗人歌之 犹叹其艰 况(我) 将军 穷域极边 鼓无停响旗不暂褰 浑御遐荒 功铭鼎铉 我出我师 於彼西疆 天子饯我 辂车乘黄 言念旧劳 恩深渭阳 介珪既削 裂壤酬勋 今我将军 启土上郡 传子传孙 显显令闻

  此书属较典型的章草书体,银钩虿尾,字与字间不相连属,用笔古拙,饶有隶意,是其特征,整体书风规整而不失变化,劲健中见自然飞动之势,古朴又典雅,然较之《平复帖》稍欠沉厚之势,与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体笔意相近。故定为隋人书是合宜的。

  引首“晋墨”二字及高宗花押乾隆题识

  米友仁、乾隆题跋

  流传情况大致是:唐代经太平公主、李约、王涯先后鉴藏;南宋绍兴年间入内府;明归王世懋;清初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内府;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初九日,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携出宫外,1945年后散落匿于民间不彰60余年。2003年由拍卖公司征得,故宫博物院以巨资购回。

  戏鸿堂刻出师颂

  《出师颂》作为流传有绪的章草墨迹曾有两本,一为“绍兴本”,一为“宣和本”,后者曾入北宋内府,有宋徽宗标题“征西司马索靖书”及“宣和”瓢印,一般定为西晋索靖书,经北宋《宣和书谱》、明文嘉《钤山堂书画记》、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其流传情况大致是:北宋入宣和内府,明代似从严嵩家辗转入文彭手,后售于项元汴,入清后不存。“宣和本”曾刻入董其昌《戏鸿堂帖》,王肯堂《泼墨斋帖》亦曾摹刻,今仅存法帖拓本。

  出师颂跋尾

  启功先生认为:宋代以来所有丛帖所刻,或题索靖,或题萧子云,皆自此(绍兴本)翻出,笔误之字、残损之字、脱漏之字,处处相同。故知其必出一源。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是东汉人史孝山作,是一篇著名的颂文,曾被南朝梁太子萧统收入《昭明文选》。内容描写的是东汉派邓讨伐羌人变乱的事件。此卷书法流传有绪,曾经多人收藏,其上有胡文印章一枚,或为唐代太平公主所有,后宋元人题跋,最后归于清内府。民国十一年(1922)十一月初九日,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出师颂》携出宫外,散匿于民间六十余年,2003年终于有幸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购藏,收购价为2200万元。

  此卷《出师颂》后有米芾之子米友仁绍兴九年的题跋,跋中鉴定此卷为隋人书法。米友仁是北宋末、南宋初著名的书画家和鉴赏家,曾经奉诏入南宋绍兴内府鉴定内府书画。专家认为米友仁的书法与其传世作品风格相同,是为真迹。而米距隋代不远,加之他的学养,其说应当可信。

  卷中唐人印章有三:其一是一胡文印,据唐代徐浩《古迹记》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有可能是太平公主所有,《历代名画记》记载其印为四字,梵音读为“三藐母驮”。其二为王涯“永存珍秘”印,王涯,字广津,活动于唐德宗至文宗年间(780-840),累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喜好收藏书画名迹。其三为李约“约”字印。据《旧唐书》,李约为唐顺宗第八子,初封为高平郡主,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进为邵王。善画梅,精楷隶书。以上三印都是水蜜印,而非宋以后才使用的油印。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古代书画专家杨新特别推荐:章草书在中国书体演变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在传世作品中,仅存着一件《出师颂》,真如星凤。以其稀世,故多为鉴藏家所宝重,成为历史名迹。其上收藏印迹斑斑可考,自唐至清,流传有序。其中太平公主胡书印、李约、王涯等印,在其他传世书画作品中都是难于见到的。此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徐邦达、启功、傅熹年、朱家溍等人集体鉴定研究,确认即是历史上记载的由唐人收藏,历宋、元、明、清,后为溥仪盗出宫的那一件《出师颂》,在学术研究、文物收藏方面极具价值,因而建议故宫博物院收购。

  《出师颂》释文:出师颂史孝山茫茫上天,降祚为汉,作基开业,人神攸赞。五曜宵映,素灵夜叹,皇运未(来)授,万宝增焕。历纪十二,天命中易,西戎不顺,东夷构逆。廼命上将,授以雄戟,桓桓上将,实天所启。允文允武,明诗阅礼,宪章百揆,为世作楷。昔在孟津,惟师尚父,素旄一麾,浑一区寓。苍生更始,移风变楚,薄伐猃狁,至于太原。诗人歌之,犹叹其艰,况(原缺一字,为“我”)将军,穷域极边。鼓无停响,旌不蹔褰,泽沾遐荒,功铭鼎鈜。我出我师,于彼西疆,天子饯我,辂车乘黄。言念伯舅,恩深渭阳,介圭既削,裂壤酬勋。今我将军,启土上郡,传子传孙,显显令闻。-


    局部欣赏: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宋高宗赵构题写的引首《晋墨》和清朝乾隆皇帝的题跋。贾国荣/摄 晋

索靖《出师颂》卷。张炜/摄

  中国现存最早书法孤品《出师颂》落户故宫。

  据《北京晚报》报道,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7月10日联合宣布,晋代书法名家索靖的惟一留世墨迹——《出师颂》已由故宫博物院购得,成交价格为2200万元人民币。至此,现存最早之传世墨迹排名第一、二位的陆机的《平复帖》和索靖的《出师颂》都已收归故宫博物院收藏。

  《出师颂》原定于在嘉德公司“2003年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上定向拍卖,日前由故宫博物院行使“优先购买权”购得。

  此次《出师颂》的成交价格超过了此前中国古籍善本单项拍卖的世界纪录——990万元人民币,这一纪录是《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在去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创造的。

  《出师颂》距今约有1500多年,被鉴定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书法作品,历经各代皇室收藏,1945年失散民间。嘉德公司在2003年春拍品的征集过程中,从国内一个藏家处征集到了这幅藏品。

    背景链接 

 

索靖与《出师颂》

  索靖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宣和书谱》记载,索靖少年时就有出群之才。索靖书法以章草名动一时,其书法“如风乎举,鸷鸟乍飞,如雪岭孤松,冰河危石”,十分地险峻遒劲。索靖在中国书法史上拥有很高的地位,史评其书法“与羲(王羲之)、献(王献之)相先后也”,而《出师颂》是其硕果仅存的孤品。

  嘉德公司的文物征集人员拓晓堂先生介绍,这次中国嘉德公司拍卖的《出师颂》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索靖惟一墨迹。这件作品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1922年,逊位清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1945年后失散民间。

  1、小传   

  索靖,字幼安,敦煌龙勒人。张芝姊孙。《晋书》有传。父湛,北地太守。靖少有逸群之量,该博经史,兼通内纬。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拜驸马都尉,出为西域戊己校尉长史。太子仆同郡张勃特表,以靖才艺绝人,宜在台阁,不宜远出边塞。武帝纳之,擢为尚书郎。靖在台积年,除雁门太守,迁鲁相,又拜酒泉太守。惠帝即位,赐爵关内侯。元康中,西戎反叛,拜靖大将军梁王肜左司马,加荡寇将军,屯兵粟邑,击贼,败之。迁始平内史。及赵王伦篡位,靖应三王义举,以左卫将军讨孙秀有功,加散骑常侍,迁后将军。太安末,河间王颙举兵向洛阳,拜靖使持节、监洛城诸军事、游击将军,领雍、秦、凉义兵,与贼战,大破之,靖亦被伤而卒,追赠太常,时年六十五。后又赠司空,进封安乐亭侯,諡曰庄。

  靖善章草,书出韦诞,峻险过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雪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张怀瓘《书断》引王隐云:靖草绝世,学者如云,是知趣皆自然,劝不用赏。时人云:精熟至极,索不及张;妙有余姿,张不及索。其推重至此。靖亦自重其书,名其字势为“银钩虿尾”。又善八分,著有《草书势》。

  2、集评:

  齐 王僧虔:张芝、索靖、韦诞、钟会、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惟见笔力惊绝耳。(《论书》)

  齐 王僧虔:索靖字幼安,敦煌人,散骑常侍张芝姊之孙也。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又论书》)

  梁 袁 昂: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古今书评》)

  唐 张怀瓘:崔瑗善章草......索靖乃越制特立,风神凛然,其雄勇劲健过之也。(《书断》)

  唐 张怀瓘:引羊欣云:张芝、皇象、锺繇、索靖,时并号“书圣”。(《书断》)

  唐 张怀瓘:引王隐云:靖草绝世,学者如云,是知趣皆自然,劝不用赏。时人云:精熟至极,索不及张;妙有余姿,张不及索。(《书断》)

  唐 房玄龄:靖与尚书令卫瓘俱以善草书知名,帝爱之。瓘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能及靖。(《晋书 列传第三十》)

  宋 姜 夔:大凡学草书,先当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章草等,则结体平正,下笔有源。(《续书谱》)

  元 刘有定:索靖与卫瓘及其子恒俱学于张伯英。瓘自言我得伯英筋,恒得伯英骨,靖得伯英肉。(《衍极注》)

  清 宋 曹:卫瓘得伯英之筋,索靖得伯英之骨。(《书法约言》)

  清 钱 泳:北派由锺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书学》)

  清 阮 元:《唐书》称询始习王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尝见索靖所书碑,宿三日乃去。夫《唐书》称初学羲之者,从帝所好,权词也;悦索靖碑者,体归北派,微词也。盖锺、卫二家,为南北所同,托始于索靖,则惟北派祖之,枝干之分,实自此始。(《南北书派论》)  清 阮 元:崔悦与范阳、卢谌齐名,谌法锺繇,悦法卫瓘,而俱习索靖之章皆尽其妙。(《南北书派论》)

  清 包世臣:草书唯皇象、索靖笔鼓荡而势峻密,殆右军所不及。(《艺舟双楫》)

  清 包世臣:《索靖传》云:“靖与卫瓘俱以草书知名,瓘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能及靖。”始知作草如真,乃汉、晋相承草法,吴郡传衣未远,非由冥悟。余前读《晋书》,于此章句,视为词藻,心镜不明,目精遂瞇。是以释子传法,名曰“证盟”法必心悟,非有可传;不得真证,难坚信受。余今日则不啻亲承狮子吼也。欢喜赞叹,并记于后,以吿天下后世之同此志者。(《艺舟双楫》)  清 刘熙载:索幼安分隶,前人以韦诞、锺繇、卫瓘比之,而尤以草书为极诣。其作《草书狀》云:“或若倜傥而不群,或若自检其常度。”惟倜傥而弥自检,是其所以真能倜傥与?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其为沈著痛快极矣。论者推之为北宗,以欧阳信本书为其支派,说亦近是。然三日观碑之事,不足引也。(《艺概》)  清 刘熙载:西晋索靖、卫瓘善书齐名。靖本传言:“瓘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及靖。”此正见论两家者不可觭为轻重也。瓘之书学上承父觊,下开子恒,而靖未详受授。(《艺概》)  清 刘熙载:书有振、摄二法。索靖之笔短意长,善摄也;陆柬之之节节加劲,善振也。(《艺概》)

  清 周星莲:昔有人问索靖笔法,索靖以三指执笔,闭目谓之曰:“胆,胆,胆!”(《临池管见》)

  清 朱和羹:魏晋去汉未远,故其书点画丝转自然,古意流露。索、卫属一台二妙,二王妙迹,天骨开张。(《临池心解》)

  清 康有为:王侍中论张芝、索靖、韦诞、锺繇、二卫书“无以辨其优劣,惟见其笔力惊异。”斯论致公。袁昂、梁武、肩吾、怀瓘、嗣真、吕总诸品,必欲强为甲乙,随意轩轾,滋增妄矣。(《广艺舟双楫》)  清 康有为:详观索靖、王导、右军、大令、鲁公草书...巨刃挥天,大刀斫阵,无不以险劲为主,若不得执笔之势,如何能之?(《广艺舟双楫》)  清 康有为:姜尧章最称张芝、索靖、皇象章草,以时人罕及,因力学之。(《广艺舟双楫》)

  清 康有为:若欲复古,当写章草,史孝山《出师颂》致足学也。(按:《出师颂》,索靖书。)(《广艺舟双楫》)   

  3、 传世帖   

  《出师颂》、《皋陶帖》、《七月帖》、《月仪帖》。   

  4、 欣赏   

  《出师颂》、《月仪帖》。   

  索靖(239一303年),西晋书法家。字幼安,敦煌(今甘肃人。张芝姐姐的孙子。官征西司马、尚书郎,封安乐亭侯,谥曰庄。工书法,尤擅章草,传张芝草法而变其形迹,骨势峭迈,富有笔力。前人评谓“精熟至极,索不及张;妙有徐姿,张不及索。”靖亦自重其书,自名其字势力“银钩虿尾”。所书《出师表》很著名。著有《草书状》。善章草书,峻险坚劲,自名曰“银钩蛋尾”。时人云:精熟至极,素不及张:妙有余姿,张不及素。著有《草书状》一篇。

 

(汉)索靖章草书史孝山《出师颂》内容注释详解  

 

 

出师颂 - 青云道者 - 青云道者

茫茫上天 降祚为汉

法力无边的上苍啊,赶快给我们汉朝降下福祚来吧!

 

作基开业 人神攸赞

想我大汉奠基开业之初,天上人间都是赞声一片哪。

 

五曜宵映  素灵夜叹

     天空五星通宵辉映,地上白蛇彻夜忧叹。

( 五曜:指金、木、水、火、土五星。《史记·天官书》中记载道,“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素灵:白蛇的精灵。指汉高祖斩白蛇有老妪夜哭之事。晋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彤云昼聚,素灵夜哭。”《南史·梁纪下·元帝》:“陛下日角龙颜之姿,表於徇齐之日;彤云素灵之瑞,基於应物之初。” 金·宇文虚中 《古剑行为刘善长作》:“公家祖皇提三尺,素灵中断开王迹。” ).

 

皇运未授 万宝增焕

想那汉室未立之时,皇家的鸿运尚未得到上天的授予;世间万物只是自然增删改换。
  (万宝:犹言万物。)

 

历纪十二 天命中易

吾朝高祖立汉建国以来,历经十二世;不料到此时,天授的皇命到中途被迫移易。

历纪:经历的世代。《文选》李善注此条:“《汉书》曰, 汉起元高祖 ,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也。”

西戎不顺 东夷构逆

吾国周边的那些小国啊,时时窥视着掠劫中原。

(西戎、东夷的称谓最早来自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西戎是古代华夏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乃命上将 授以雄戟

于是授命上将军,披挂出阵;剑戟所指,威风凛凛。

 

桓桓上将  实天所启

上将军的威武雄姿,实在是上天所赐予啊!

(桓桓:勇武、威武貌。 《书·牧誓》:“勗哉夫子!尚桓桓。” 孔 传:“桓桓,武貌。” 晋陶潜《命子》诗:“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唐杜甫《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钺奋忠烈。” 仇兆鳌注:“桓桓,武勇貌。” 林伯渠《和朱总司令诗》:“桓桓虎贲士,中华好男子。”

 

允文允武 明诗阅礼

既能文能武,又知书识礼。

(允:文言语首助词。)

 

宪章百揆 为世作楷
 他公正地处理各项政务,成为世人的楷模。

  (宪章,又名狴犴,传说中的兽名。形似虎。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天禄识余·龙种》:“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    百揆:指各种政务。《后汉书·张衡传》:“百揆允当,庶绩咸熙。”)

 

昔在孟津 惟师尚父

以前上将军还在孟津的时候,就立志效法姜子牙,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孟津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属洛阳市。孟津据《尚书·禹贡》注“孟为地名,在孟置津(即渡口),谓之孟津”。      尚父:亦作“ 尚甫 ”。 指周朝吕望,即姜子牙。意为可尊敬的父辈。《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毛传:“尚父,可尚可父”。 郑玄笺:“尚父,吕望 也。尊称焉”。一说为吕望之字。)

 

 

素旄一麾 浑一区寓

战旗挥舞起来,天地风云一片。(大意)。

(素旄:即白旄。用旄牛尾为饰的白旗。古代用以指挥军队作战。《文选·史岑<出师颂>》:李善注:“《尚书》曰:‘王右秉白旄以麾。’”    麾:此同“挥”。浑一:亦作“浑壹”。)

苍生更始  移风变楚

黎民百姓获得新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苍生:百姓。变楚:《后汉书》本句李善注:楚,南方也。移风,《后汉书》作“朔风”。)

 

荡伐猃狁 至於太原

讨伐平定了猃狁,消疆域扩展到太原一带。

(猃狁:古族名。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即犬戎,也称西戎,活动于今陕、甘一带,、岐之间。据《后汉书》记载,至汉朝,在原来猃狁活动范围内曾出现一个人口众多的西戎白狼国。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自愿归属东汉。)

 

诗人歌之 犹叹其艰

丰功伟绩载入史册,千秋万载叹其艰辛。

 

况(我)将军 穷域极边

何况我们爱戴的大将军,战功威名传至遥远的边地。

 

鼓无停响 旗不踅(该字左上部为“车”)褰

战鼓咚咚无歇止,车马急驰旗猎猎。

(踅褰:踯躅不前)

 

浑御遐荒 功铭鼎鈜

浩荡恩德被及远近,卓著功勋铭刻永垂。

(浑:盛大貌。    鼎鈜:金属器皿。古代用以铭记功德。)

 

我出我师 於彼西疆

我们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奔向西边广袤的边疆。

 

天子饯我 辂车乘黄

天子乘着华丽的马车,前来为我们的队伍饯行。

(辂车:天子的乘车。《国语·晋语七》:“輅车十五乘。”   乘黄:传说中的异兽名。《山海经·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此指天子坐辇的御驾。 此二句宜与下二句联起来看。)  

 

言念旧劳 恩深渭阳

老百姓心念大将军的旧恩,都赶到渭水之北来给他送行。

(渭阳:渭阳:渭水之北。古制,山之南、水之北为阳。《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介珪既削 裂壤酬勋

大将军得胜归来,皇帝亲授其美玉良田,以犒赏他的功勋。

介珪既削:介珪,即“介圭”,古玉器名。一种上尖下方的玉。《诗·大雅·嵩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长尺二寸谓之介。既削:已经打磨完成。珪,古代诸侯朝聘时所执的玉制礼器。帝王封爵授土时,赐珪以为信物。后泛指授以高官重爵。亦作“鍚圭”。   裂壤:即裂土。谓大将军功高,皇上将一片土地封赠给他。南朝·梁·沈约 《刘领军封侯诏》:“宜锡圭裂壤,允副佥属。可封开国县侯,食邑二千户。”

 

今我将军 启土上郡

于是将军就在上郡开土繁衍,奠定根基。
    (启土:.分土;分封土地。张铣注此条:“启,开也。 上郡谓骘所封也。” 汉时的上郡在今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行政区域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等地区。)

 

传子传孙 显显令闻

这份事业,子孙后代万世相传,并且声誉日隆。

(令闻:美好的声誉。《尚书·微子之命》:“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