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位也许从未存在过的名人

 山爷wzs0718 2015-07-09

从约瑟夫斯这样的历史学家所记录的历史文献到哥伦布这样的探险家所写下的旅途见闻,里面都不乏惊才艳艳的历史人物。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名人的真实存在一直备受质疑和争议,其中一些人的存在至今仍无定论,而另一部分人的存在则已被完全否定。

10.奈德·卢德(Ned Ludd)

10.奈德·卢德(Ned Ludd)

19世纪10年代,羊毛和棉工厂受到一群卢德分子(Luddites)的攻击,他们抗议使用新机器,因为纺织业者和部分商人在这种新机器的威胁下面临失业的风险。卢德分子称,这场暴乱的发起者是居住在舍伍德森林(Sherwood Forest)的奈德·卢德将军。

很快,这起抗议就从诺丁汉郡的小镇扩散到约克郡和德比郡这样的大城市之中,先是以卢德名义发给企业主的威胁信,后来演变成暴力冲突。卢德的追随者们闯进工厂,捣毁机器,甚至袭击政府士兵和工厂工人。

有了这个神秘的“奈德·卢德”作为引火索,工人们的抗议呼声愈发高涨,闻此消息的政府立即派遣军队前往动乱地区,并最终阻止了破坏机器的暴乱行为。而这群卢德分子也不得不面对死亡的惩处。1813年,政府以违背法律的罪名处死了17名卢德分子,但在此之后,这群反对者又负隅顽抗了五年。

直到后来,人们才恍悟卢德其人或许并不存在。这个名字不过是为了不露身份的一种遮掩,而在19世纪10年代这场动乱中起领导作用的人则会被冠以此名。

9.安妮·惠特利(Anne Whateley)

9.安妮·惠特利(Anne Whateley)

1582年,威廉·莎士比亚与安妮·哈撒韦(Anne Hathaway)仓促成婚,哈撒韦年长莎士比亚8岁,婚后为他生下三个孩子。有学者认为,莎士比亚这桩急匆匆的婚姻有些不情愿的因素在里面,他们之间的婚姻并不美满,因为婚后莎士比亚很少归家,且在遗嘱中只留给妻子一张“第二好的床”。究竟有没有第三者插足他们的婚姻呢?

人们在伍斯特主教府事务处的记录中发现了一个名叫惠特利(Whateley)的女子,有人认为,这名女子才是莎士比亚原先打算迎娶的新娘。记录表明,主教府曾为莎士比亚与坦普尔格拉夫顿(Temple Grafton)的惠特利颁发过结婚证书。一些作家还认为,惠特利激发了莎翁文学创作灵感,她就是那位多次出现在莎翁诗中的“黑肤情人”(dark lady)。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惠特利”实际上或许只是录事的一时笔误,又或者是哈撒韦的别名。但将其视为莎士比亚秘密情人(可能是一位修女,也可能是他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的传言仍为不少人所津津乐道。

8.巴伊巴拉(Bhai Bala)

8.巴伊巴拉(Bhai Bala)

我们对锡克教创始人古鲁那纳克(Guru Nanak)多有了解,而对他那位所谓的终生挚友兼旅伴巴伊巴拉(Bhai Bala)却知之甚少。据称,巴伊巴拉(Bhai bala)来自今巴基斯坦的南卡纳沙希布(Nankana Sahib),是昌达尔·班(Chandar Bhan)之子。他年长那纳纳克三岁,是那纳克的幼时玩伴。他们长大后,当时住在苏拉坦普尔(Sultanprur)的那纳克决定出国游历,而巴拉则与他同行,一起踏上这段将改变他们生活的旅程。

据称,在这位以锡克教宗师身份扬名的锡克教创始人死后,下一任古鲁安格德(Angad)曾在卡杜尔(Khadur)小镇召见巴拉。他命巴拉向他叙述与那纳克“四处游历时的见闻,有谁听过那纳克的布道并加以反省,又有谁曾目睹过曾经发生的诸多奇异之事”。

巴拉后来所讲被在场的少数锡克教徒记录下来,并将其写入后来为锡克教徒所尊奉的巴拉传记《Bhai Bale Vali Janam Sakhi》之中。巴拉在他78岁的时候去世,他传说中的墓地遗址仍闻名今世。

但一直以来,很多人争论说那纳克的这位备受尊敬的信徒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他们在早期的一些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发现那纳克这位信徒的名字。此外,人们还在一些旁遮普学术论著(包括巴拉传记)中分析发现了其他的一些谬误之处。

7.约翰·阿伯克龙比(John Abercromby)

7.约翰·阿伯克龙比(John Abercromby)

苏格兰学者兼历史学家托马斯·邓普斯特(Thomas Dempster)曾在他的《苏格兰教会史》(Historia Gentis Scotorum)一书中提到一位名叫约翰·阿伯克龙比的苏格兰本笃会修士。据称,他是一位有着天主教信仰的作家,曾写下《真理之辩》(Veritatis Defensio )与Haereseos Confusio,但迄今我们还没找到这些手稿。

他抗议苏格兰改革带来的新理念与变化,热诚拥护天主教教义,并参与到一起宗教暴乱之中,后因其信仰而获罪,于1561年被处死,成为那时众多为信仰牺牲的天主教修士之一。

但由于唯有邓普斯特这一位历史学家提及阿伯克龙比,并且邓普斯特所著历史的准确性还有待商榷,因此一些权威学者(包括《牛津国家人物传记词典》背后的编纂者们)将阿伯克龙比视为传说人物。

6.亨吉斯特(Hengist)和霍萨(Horsa)

6.亨吉斯特(Hengist)和霍萨(Horsa)

据英国历史学家和神学家比德(Bede)所言,亨吉斯特和霍萨这对兄弟是五世纪的著名人物,当时他们受到不列颠君王沃尔蒂格恩(Vortigern)的邀请来到不列颠定居。据说,他们是朱特部落(强大日耳曼民族的一个分支,居住在今丹麦境内)的威特吉尔斯(Wihtgils)之子,统领着当时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并在446-454年间协助国王沃尔蒂格恩与皮克特人(苏格兰北部最有影响力的部落)作战。

相关记载称,他们在肯特(英国东南部州名)的埃布斯弗利特(Ebbsfleet)登陆,随后于455年率领军队前往艾格尔斯雷普(Aegelsthrep)作战,统帅霍萨不幸阵亡。而狡诈的亨吉斯特则借此机会掌控大权,同年,亨吉斯特在肯特开始了他的统治,并与他曾为之战斗过的不列颠王国作战。亨吉斯特卒于488年,他的统治也自此结束。

据比德之言,肯特郡曾竖立有霍萨的纪念碑,并且距离他丧生之地不远的霍斯特德(Horstead)可能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肯特王朝的历代国王可能都是亨吉斯特的后裔。但并非所有历史学家都肯定他们的真实存在。关于他们生平的相关记录有诸多矛盾之处,并且他们还曾出现在一些历史神话传说之中,因此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盎格鲁-撒克逊民间传说中的虚构人物,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真实存在过。

5.安娜·修普林凯勒(Anna Sprengel)

5.安娜·修普林凯勒(Anna Sprengel)

要了解历史上的修普林凯勒,首先就得对黄金黎明魔法结社有所了解。

黄金黎明魔法结社(the Her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是三名英国共济会成员于1887年成立的一个神秘组织,致力于魔法、灵性与哲学的研究。这个组织将卡巴拉密教(Kabbalah)、基督教以及古希腊与埃及的神秘主义作为其信仰体系,教导关于占卜术、点金术、炼金术和其他神秘学科的相关知识。后来的许多神秘宗教、诗人、艺术家和学者都受到它的影响。

但据说,这三位共济会成员并不是黄金黎明魔法结社的最初创建者,他们声称曾从“神秘上师”(Secret Chiefs)处获得一份手稿。而写下手稿授权书的神秘安娜·修普林凯勒正是“神秘上师”中的一员。

但是,现在的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修普林凯勒是这三位英国人虚构出来的人物。他们曾经参加过秘术学会的集会,而这位“神秘上师”极有可能是他们根据集会组织者安娜·金斯福特(Anna Kingsford)的名字编造而来。此外,据说他们中的萨姆尔·马瑟斯(Samuel Mathers)一直是金斯福特的好友,并且还是她女权运动的支持者。

4.N·瑟纳达(N. Senada)

4.N·瑟纳达(N. Senada)

长久以来,N·瑟纳达的身份之谜一直困扰着音乐界,且他理论的追随者也和他一样古怪神秘。

据称他是巴伐利亚的一名作曲家,但除了他那有点另类的音乐理论之外,我们对他知之甚少。他提出的“模糊论”(Theory of Obscurity)认为,音乐家只有在忽略听众的影响、预期和反馈的情况下,才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又在“语音组织理论”(Theory of Phonetic Organization)中提出设想,认为音乐家应该首先创作出单个的音,然后再将其组合成一支乐曲,而不是先创作乐曲再记下乐音。他还以所谓的“前后现代主义”(pre-post-modernist)风格将其他作曲家的音乐杰作剪切拼凑成自己的作品。

菲利普·利斯曼(Phillip Lithman,他的听众称其为“蛇指”(Snakefinger))是唯一一个与瑟纳达有过接触的主流音乐家,利斯曼在参观德国黑森林时结识了瑟纳达。随后瑟纳达陪同利斯曼前往加利福尼亚州,瑟纳达在这里认识了后来被称为居民乐队(The Residents)的乐队成员,这个乐队因支持瑟纳达的理论而名噪一时。自1972年起,他们一共发行了60多张专辑,但迄今为止,没人知道他们究竟是谁。

联想到这位作曲家的怪异神秘,大多数人对他的存在表示质疑也就不足为奇了。也有人认为他实际上就是牛心上校(Captain Beefheart,七八十年代的一位率直另类的摇滚歌手)。

3.杰兹博·布朗(Jazzbo Brown)

3

根据一些学术著作的描述,布朗是一位美国黑人音乐家,曾在密西西比河一带游荡,最后来到芝加哥,并常在当地的一些歌舞厅表演。作曲家乔治·布鲁克斯(George Brooks)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了一首关于布朗的歌曲,据歌词所述,布朗出生于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尽管他从未进修过音乐学教,也不会唱歌跳舞,甚至连音符也看不懂,但他的圆号演奏却是可圈可点。

他是美国民间的传奇人物,常与凯西·琼斯(Casey Jones),约翰·亨利(John Henry),史德格·李(Stagger Lee)之流相提并论。可除此之外,我们对他知之甚少,他和约翰·亨利的真实存在一直备受争议。尽管如此,我们却常在很多经典歌曲中听到他的名字,并且在著名歌剧《波吉和贝斯》(Porgy and Bess)之中,《Jasbo Brown’s Blues》歌曲的演奏者也曾提到他。据说爵士乐便是以这位知名音乐家的名字而命名。

2.车匠皮亚斯特(Piast)

2.车匠皮亚斯特(Piast)

在中世纪波兰君主波皮耶二世(Duke Popiel II )统治时期,克鲁斯维卡小镇(kruswica)曾出现过一位名叫皮亚斯特的老车匠。据传言,约翰和保罗曾前来拜访皮亚斯特,他们之前本欲在皇宫寻求栖身之所,但被公爵拒之门外,而皮亚斯特却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随后在一道光芒的闪现中,约翰与保罗化身为天使,并允诺皮亚斯特,让他成为波兰的下任统治者,并使其伟业传至后代。在这之后不久,波皮耶的统治被推翻,皮亚斯特继承王位,建立了波兰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由于这个传说太过不可思议,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民间故事,因此许多历史学家都否认车匠皮亚斯特的真实存在。其他的一些历史学家却认为这位皮亚斯特王朝的创建者确有其人,并且由于这位长寿君主所拥有的无上权力和广泛影响力,使得皮亚斯特王朝得以传承至14世纪,并且这个王朝还孕育了波兰的好几位伟大君王。

此外,我们如今的一些新发现为这个故事增加了可信度,比如那时确实有两个名叫约翰(John Kaich )和保罗(Paul de Venetiis)的神父。也许关于皮亚斯特的传言并非完全虚构,只不过在过去的一段岁月里,人们对其润色过甚。

1.理查德·阿高尔(Richard Argall)

1.理查德·阿高尔(Richard Argall)

人们曾在英格兰白金汉郡格伦威尔法庭(Grenville Court,曾属于克里斯蒂-米勒家族的私有资产,时称布瑞特威尔法庭)的图书馆里发现一本理查德·阿高尔的诗集。

17世纪历史学家安东尼·伍德(Anthony Wood)发现这本诗集之后,就开始着手调查这位诗人的真实身份。伍德认为,詹姆士一世统治时期的一位诗人与理查德的身份最为接近。他不仅创作了这本诗集,似乎还曾就祷文、《圣经》和精神主题写过一些沉思录——可我们并未找到其手稿。但这本诗集中的一些诗歌却出现在罗伯特·阿莱特(Robert Aylett,曾在大法官法庭工作)的诗集之中。

那么理查德·阿高尔究竟是谁?这本诗集真的是他所作?他真的存在吗?抑或是,罗伯特·阿莱特才是这些诗集的真正作者?理查德不过是他的一个笔名?他究竟有没有剽窃理查德的诗歌,以自己的名义将其发表出来,后又将流失在外的那些作品重新归于理查德名下呢?也或者,理查德才是剽窃者?

伍德认为诗人理查德·阿高尔也许并不存在。但真相如何,谁也不知道。

翻译/李念    via  listvers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