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位于口岸水景街区的高港历史文化展示馆正式动工,工程预计年底结束,明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 高港历史文化展示馆选址在口岸水景街区的李信昌过载行。这座占地1300多平方米的百年老宅,前后共五进,十八间屋。经过修缮的宅院,透出幽幽古意。 “过载行”系古代大宗商品买卖中,承担货主的货物从甲地运到乙地的运输任务的中介机构。史料记载,早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口岸港就产生了过载运输业,李信昌过载行是清末时期口岸过载运输业中较大的一家。在历史文化展示馆中,将专题介绍李信昌过载行的流年变迁。 高港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进东介绍,展示馆分为历史沿革、商贸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柴墟八景、高港八景、红色文化八个展厅。此前,该局组织了八位文史专家,对应负责八个展厅,分别查找相关史料,搜集实物。“我们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展示。例如,名人文化展厅,按时间顺序选取了高港历史上影响较大的10位名人。此外,尽管岳飞和储巏不是高港人,但他们曾经光耀过高港的历史,所以也收入了展厅。” 场景再现戴氏中医喉科疗法。场景再现田河建房“说鸽子”。 周书卉 供图 民俗文化展厅主要展示高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田河建房“说鸽子”是重点展示项目。“说鸽子”又称“说喜话”、“念规矩”,是在建房、婚礼等喜庆场合,按一定的腔调和节奏颂唱祝福的歌谣。它体现了民居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反映了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这种民俗文化,在高港流传范围较广,田河“说鸽子”名气更响。高港区还成立了专门机构,抢救挖掘“说鸽子”的深层次内涵,并为陈继生、孙学仁等师徒“说鸽子”进行了录音录像,作永久性保存。 民俗文化展厅内,将把“上梁”、“抛馒头”、“浇酒梁”等“说鸽子”的全部过程场景式再现。 八个展厅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展示馆北侧的“柴墟八景”和“高港八景”——高港的昨天和今天,在这里一览无余。口岸始建于南唐,古称柴墟。明代至清初,这里洲堤杨柳、芦岸桃花、新丰晓骑、古渡归帆等八景名噪一时;而涵盖高港最具代表的风景名胜的“高港新八景”,则是通过市民投票评选而出。一幅幅图片、一帧帧字画、一首首诗词,可让观者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时代巨变。 据了解,历史沿革展厅还将启用小影厅,通过影片的播放,讲述高港的悠久历史。而商贸文化展厅,则考虑用模型加声光电,重现当年的商贸繁荣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