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何处有此境——杭州西泠印社

 陆安桥1871 2015-07-09
图片 
       西泠印社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社址建筑为居山而建,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构思精巧,布局紧凑,高低错落,虚实结合。园内保存有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故有“占湖山之胜,撷金石之华”之誉 。
       西泠印社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印学社团,盛名之下,精英云集。 历任社长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皆为泰斗级大家。近代和当代诸多著名学者、书画家都是它的社员,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家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康有为、潘天寿、陈伯衡、诸乐三、邵裴子、方介堪、方去疾、高式熊、钱君陶 、程十发、吴作人、唐云、谢稚柳、赖少其、刘江、陈佩秋、亚明、陆俨少、徐邦达、韩天衡等都名列其中。

       清光绪三十年,也就是1904年,四位饶有风骨的文人丁仁、王褆、叶铭和吴隐在西子湖畔的孤山创建了西泠印社。至1913年,在西泠印社第一次社员雅集大会上,众人公推69岁的吴昌硕大师为第一任社长。这年夏天,吴昌硕挥笔写下《西泠印社记》。一时间,金石篆刻、书画、考古、鉴赏、文学大家联袂入社,就连远隔重洋的日本名家也渡海前来参加。随着最早一批海外社员河井荃庐与长尾甲的加盟,西泠印社更是声名远扬。

      由岳庙向东,独自走过西泠桥,走过绿树掩隐的俞楼,走进了人文荟萃的西泠印社。印社位于孤山的西南麓,虽为地不广,但却林泉别致。从印社灰瓦白墙的小月亮门而入,迎面一泓清澈的莲泉,上侧就是柏堂,柏堂是印社最重要的建筑。据说南北朝时有人在此植柏两株,宋时枯萎一株,其质如金石,扣之有声,遂有志铨和尚筑堂于其旁,得名“柏堂”。柏堂内有创始人丁仁、王褆、叶铭、吴隐和历任社长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的照片及简介。堂内有多幅楹联,其中一幅题曰:访三老碑亭东汉文留遗迹在;问八家金石西泠社近断桥边。为原西泠印社副社长方介堪先生撰并书。

       柏堂西边为竹阁,相传最初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筑,诗人好竹而卧,曾作《宿竹阁诗》:“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竹阁小巧玲珑,四周修竹如帘。绕过柏堂,向屋后左侧的小径走去,是一座上书“西泠印社”隶书枋额的前山石坊,石坊右下方崖壁镌有“渐入佳境”四字。由此拾级而上,便是山川雨露图书室和仰贤亭,仰贤亭内嵌丁敬及二十八位印学先贤石刻画像,故以仰贤名耳。自亭右沿曲廊向东便是宝印山房,此处展示之金石书画精品颇多。而山川雨露图书室穿廊石壁上嵌有石刻《西泠印社记》二篇。
       过穿廊,室后有印泉,泉中有红鱼数尾嬉戏悠游。印泉旧为印社界墙。1911年,久雨墙圮,掘地得泉,遂以印名之。印社早期社员、日本长尾甲先生题写“印泉”二字,勒于崖壁。杭人王毓岱作《印泉记》曰:“予谓扶桑名士,远历重洋,渡东瀛而客西泠,既题字而留纪念,又以此泉归美于印人。……诸社友即可鉴泉,以订白水之盟。同人于摩挲金石之余,因得以沦茗品泉,共涤烦襟,心心相印……”

       印泉右侧石阶为鸿雪径,“鸿雪径”得名于苏东坡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之诗句,石阶左壁凿有“印藏”。1918年,李叔同在虎跑寺出家为僧,出家前,他将自己常用的93枚印章赠送给了印社,印社故在此凿洞庋藏。时光流转,印藏的石壁布满了青苔,大师所治印章作为文物,虽已悉数取出永久收藏,但鸿雪径成为了后人登临凭吊的历史遗迹。
       从鸿雪径半程石阶上转过凉堂,站在枝蔓蓊郁的紫藤架下,白色庄严的华严经塔便映入眼帘。山顶为西泠印社最具人文意蕴之处,华严经塔原为古四照阁旧址。1924年,印社同人迁四照阁于凉堂之上,并在原址建此华严经塔。经塔呈八面十一层,第一层塔身刻海宁周承德所书《华严经》和弘一法师所书《西泠华严塔写经题偈》;第二层塔身刻金农所书《金刚经》;第三层塔身南面刻以毗罗遮那佛,左手结印,右手平伸;东南有文殊,西南则为普贤,佛光彩云,圣洁威严,合称“华严三圣”。

       经塔下方有泉而狭长,俞曲园取“文思泉涌”之意曰:“文泉”。文泉与茂林修竹为邻,北面摩崖上钟以敬小篆“西泠印社”和吴昌硕隶书题记的倒影,则与清泉睡莲游鱼相映成趣。1924年,南浔张均衡出资于山崖处凿“闲泉”,导与“文泉”合。泉上有“锦带桥”,乃印社创始人丁仁在抗战期间从白堤锦带桥携来一段栏杆,安置于两泉之间作桥。于是,中国最小最短的桥就这样在中国文人的奇思妙想中诞生。

       沿文泉向西,过丁敬石刻坐像,观乐楼前有汉三老石室,内藏《三老讳字忌日碑》是江南仅存的汉碑,当年要被转手海外,幸西泠诸公和吴昌硕发动沪上画家募捐将其赎回;往东高台处有题襟馆,馆连鹤庐;下台西行,经闲泉、规印崖刻石及缶亭,泉边有持笠捻须之皖派大家邓石如立像。过小龙泓洞,洞后有碎石铺就的小径通往小盘谷、还朴精庐和后山石坊,幽寂的小径落满了熟透的红柿的点点斑斓。
 
图片
孤山西部平面图

图片
孤山西部卫星图

图片
西泠印社平面图

图片
西泠印社平面图

图片
平面示意图

图片
远眺西泠印社大门,旁为杭州著名的“楼外楼”饭庄。

图片
西泠印社大门 
 
图片
西泠印社大门
淡雅而不事张扬的月洞门

图片
门楣上“西泠印社”四字为沙孟海所题。


图片
全景图

图片
“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石刻全景图

图片
古树

 
图片
 入口处印章样式的“建社八十五周年”碑

图片 

入口处印章样式的“建社八十五周年”碑
 

图片
 
入口处立着一方印章样式的“建社八十五周年”碑。上有朱屺瞻、沙孟海、赵朴初等社员的题名。

图片
柏堂
       柏堂是西泠印社前院的主要建筑。西湖志载原为宋代古迹。因堂前有古柏二株,故而名之柏堂。年久屋圮柏毁。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堂前额枋上挂有匾额“西泠印社”。两旁楹联:“旧雨新雨,西泠桥畔各题襟,溯两汉渊源,藉征鸿雪;文泉印泉,四照阁边同剔藓,挹孤山苍翠,合仰名贤”此联之中嵌进西泠印社的诸多景名,为胡宗成撰、沙孟海书。现堂前的两棵柏树,系1983年西泠印社八十周年纪念会时补种。
 
图片
柏堂内匾额楹联

图片
清末名家俞樾手书的“柏堂”二字

图片
       入印社月洞门,在门左侧、柏堂前面,有一方形水池,现名“莲池”,原名“小莲池”或小方壶,开挖于何时不详。1953年时曾被填埋,1982年西泠印社建社八十周年前夕重又疏浚开挖,并新作布置,池中种睡莲并放养红鱼。在池左侧立假山,假山上刻有印社社员李伏雨篆书 “莲泉”二字。
 
图片
  竹阁
       竹阁与印廊在柏堂前的西侧。西湖志载原为唐代古迹,传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筑。因年代久远,竹阁几经迁移和重建。现阁为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位置在莲池左侧,柏堂右前方。额枋上“竹阁”二字匾额,是浙江著名书画家诸乐三先生篆书。两旁楹联“以文会友,与古为徒”由丁上左撰,已故副社长王个簃先生行书。

图片
竹阁 

       寻其历史上溯唐代。其兴衰变迁,文献多有记载。据《咸淳临安志》载:“旧在广化寺,柏堂后有小阁,多植竹,白公每其间,遂以名。”《西湖志》载竹阁原为唐代古迹,相传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命人所筑。“小阁多植竹,白公(居易)每偃息其间,遂以名。”白居易还著有《宿竹阁诗》,诗曰:“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无劳别修道,只此是玄关。”苏东坡也曾题诗曰:“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 《钱塘县志》亦有记载:“旧在孤山,杭人因祀白公于此,宋徒置北山方化院,而阁已废。明嘉靖二十四年,太守陈一贯又建,仍祠白公。” 
       竹阁的建筑不甚规则,是一座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时宜深三间的清式建筑。竹阁现为印社展览场所之一。

图片
印人书廊
 印廊在竹阁后面,与竹阁相连。印廊原为一堵墙,1998年印社95周年庆时改墙为廊,专门展示名家印蜕。

图片
印人书廊

图片
西泠印社记碑文 


图片
西泠印社红梅碑
       西泠红梅碑在印廊南侧,背靠院墙。西泠红梅碑刻于1881年,所刻梅花图原为清末湘军将领彭玉麟所绘。文革中被埋于地下。2007年发掘修复重立。
 
图片
登山入口处
 
图片
西泠印社前山石坊右下方崖壁镌有“渐入佳境”四字

图片
登山入口

图片
半米见方的
仿龜鈕‘金石壽’印  

图片
仿龜鈕‘金石壽’印 

图片
前山石坊周边

图片
前山石坊周围 

图片
俯瞰前山石坊 

图片
85周年印纽石刻

图片
85周年印形钮石刻
戊辰秋日印人雅集同庆建社八十五周年

图片
西泠印社前山的一条石径和一个石坊

图片
西泠印社前山牌坊 

       前山石坊为西泠印社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23年西泠印社成立二十周年之际。额枋上隶书“西泠印社”为张祖翼所书。石坊正面石柱上刻有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仁(辅之)所撰“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廿年”楹联,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铭(叶舟)篆书。石坊后东侧亦有摩崖刻石隶书“西泠印社”。为西泠印社标志景点之一。
 
图片
石交亭。1912年建,亭名为“结交金石”之意。

图片
石交亭 
       过前山石坊拾级而上,只见一草亭,就是石交亭。石交亭位于山川雨露图书室之前,1912年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铭倡议构建,为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石交亭取名寓意“结交金石”之意。亭额为印社社员赖少其所题。杭人王毓岱《石交亭记》曰:“宇宙间万物惟石最古,自有天地以来便有此石。……惟石不能言而好古者咸愿与之交。……所谓印人者皆石交也。琢之、磨之,攻之、错之……” 1982年西泠印社建社八十周年和2003年西泠印社百年社庆前夕曾作两次大修。现为毛杉木六角亭,亭内正中放置一张石圆桌和四条石鼓凳,供游客休憩之用。
         
图片
石交亭匾额为赖少其所书

图片
静观

图片
篆书“静观” 二字
石交亭右上岩壁刻有篆书“静观” 二字,横列,1983年由社员李伏雨所书。 

图片
山坡石径转角处的西泠印社
山川雨露图书室侧面

图片
远眺山川雨露图书室 

图片
山川雨露图书室 
       山川雨露图书室建于1912年,是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此屋阅沧桑,幸比邻竹阁柏堂,劫火犹留一净土;同人寿金石,愿追溯秦符周钵,瓣香岂仅八先生。”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先生对此作有诠解。“山川雨露图书室”匾额系清代文人翁方纲手书。会稽陶在宽手书楹联一副:“湖胜潇湘,楼若烟雨,把酒高吟集游客;峰有南北,月无故今,登山远览属骚人。”这里原为印社诸子论印处,1956年辟为西泠印社金石书画供应部。现作为印社产业经营用房。

图片
远眺山川雨露图书室

图片
山川雨露图书室

图片
山川雨露图书室

图片
山川雨露图书室匾额
       山川雨露图书室位于石交亭之上,建于1912年,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 “山川雨露图书室”匾额系清代文人翁方纲手书。会稽陶在宽手书楹联一副“湖胜潇湘,楼若烟雨,把酒高吟集游客。峰有南北,月无故今,登山远览属骚人。”

图片
仰贤亭

图片
西泠印社仰贤亭

图片
仰贤亭门洞

图片
仰贤亭内望宝印山房

图片

现代著名书画家王个簃老先生书仰贤亭匾额
       与山川雨露图书室比肩的是印社初期建筑之一仰贤亭。原为明代故迹,年久为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印社诸君重建此亭,以明天顺间胡郡守所题仰贤亭之旧名命之。
 
图片
宝印山房始建于1912年,为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失火焚毁,于1974年原地重建。

图片
宝印山房 
       穿过仰贤亭的月亮门,与其相对的是宝印山房。宝印山房建于1912年,为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门楣上悬西泠八家之一赵之琛所书“宝印山房”匾额。两旁挂有清道人李瑞清所书,集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诗句“天地有正气,山水函清晖”楹联,深刻地喻意着印社人杰地灵。现在的宝印山房为1974年重建。

图片
宝印山房

图片
宝印山房

图片
由仰贤亭通往
宝印山房的曲廊 

图片
仰贤亭以小曲廊东与宝印山房相接 
       宝印山房始建于1912年,为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失火焚毁,于1974年原地重建,集中邀请了当时建筑设计界精英,恢复它原来的风貌。同时以小曲廊与仰贤亭相接。
       门楣上悬西泠八家之一赵之琛所书“宝印山房”匾额。两旁又挂有清道人李瑞清所书金文五言联:“天地有正气,山水函清晖。”(此联曾挂遁庵)联语集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诗句而成,显人杰地灵之意。
       宝印山房门后匾额“东壁图书府”,为唐云1983年所书。(原福连精舍在宝印山房左,置书五橱,分标东壁图书府五字。)
        1977年整修后辟为外宾门市部。多年来,曾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国际友人和包括中央领导在内的各类来宾。现在是印社产业经营场所。

图片
印泉
“西泠四泉”,由下而上,依次为印泉、潜泉、文泉、闲泉。


图片
印泉
       仰贤亭后,鸿雪径侧,修竹绿阴下掩着一泓清泉,是为四泉之一的印泉。这里旧为印社界墙, 1911年久雨墙圮,掘地得泉。1913年经过疏浚挖深,以印命名。泉北有一摩崖石刻,上书“印泉”二字,结体宽博,取势横扁,颇为古朴浑厚,有汉碑神韵。“印泉”二字是印社早期社员、日本长尾甲先生题写。杭人王毓岱作《印泉记》曰:“予谓扶桑名士,远历重洋,渡东瀛而客西泠,既题字而留纪念,又以此泉归美于印人。……诸社友即可鉴泉,以订白水之盟。同人于摩挲金石之余,因得以沦茗品泉,共涤烦襟,心心相印。……今社中人均高尚其志,不以纷华物欲扰其思虑,则印泉可作廉泉观点。湖上有三潭映月,旧名月光映潭。社以印泉环之,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每当圆轮皎洁,倒浸波心一颗明珠,印泉又可作印月观点。”。

图片
印泉
 
 
图片
西泠印社 印泉
      穿过山川雨露图书室和仰贤亭之间的月亮门正对着的是印泉。此地旧为印社界墙,清宣统三年(1911)久雨墙圮,掘地得泉。1913年经过疏浚挖深,以印名之。印社早期社员、日本长尾甲先生题写“印泉”二字,勒于崖壁。

图片
鸿雪径周围景观

图片
西泠印社 鸿雪径周围景观

图片
鸿雪径 


图片
西泠印社 鸿雪径
       从印泉向右有一石径是为鸿雪径。鸿雪径为印社初创时期所拓之径,成于1911年印泉开凿之后。有石级数十,拾级而上,中为凉堂,再北折而上可达四照阁。小径依山垒壁,上覆藤棚,雅静宜人。

图片
鸿雪径苔痕浸渍的北壁上,有那么一个小小的“印藏”。

图片
印藏
       沿径上行十数级,可见一壁嵌“印藏”刻石,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铭篆书并跋。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李叔同(弘一法师)1918年出家虎跑寺为僧时,将所治石印庋藏于此石龛中,以求金石长存,故名“印藏”。
 
图片凉堂
顺鸿雪径上来就是凉堂,为宋绍兴年间古迹,遗址久湮,1924年重建。

图片
凉堂

图片
凉堂

图片
凉堂及墙上《洗马赋》石刻
1924年,印社同人迁四照阁于凉堂之上。

图片
吴兴张钧衡书凉堂匾额并记

图片
       山顶上的北面是西泠印社精华之所在。左有观乐楼,右有题襟馆,中有华严经塔和小龙泓洞。文泉闲泉一池静水后面的岩体上布满摩崖石刻,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图片
      从鸿雪径过凉堂就来到了山顶。山上围绕着文泉、闲泉一池静水分布着亭、阁、楼、馆、庵、庐、塔、幢摩雕像,绿树掩映,苔藓青青,石阶起伏,曲径通幽。
 
图片
四照阁 
       四照阁建在凉堂之上。原为宋代古迹,始建于宋初,为都官关氏之别业。旧阁在现华严经塔处,年久阁废。              
       1914年印社同人重建此阁。1924年印社建造华严经塔,迁阁于现址。门楣上挂有西泠印社顾问、著名书画家谢稚柳所题“四照阁”匾额。两旁楹联“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由印社副社长刘江篆书。正如楹联所指,从此放眼西湖可一览无余。
 
图片
从四照阁远眺西湖

图片
剔藓亭

图片
剔藓亭
       剔藓亭为一草亭,与四照阁相邻。剔藓亭建于1915年。“剔藓”一词语出唐代文学家韩愈《石鼓歌》中“剜苔剔藓露节角”,大意是只有把蒙在石碑上的苔藓剜剔干净才能看清碑上的文字,此亭命名“剔藓”,形象地喻意了印社社员常在印社四照阁边研究古代文字,汲取天地灵秀的情景。
 
图片
通往还朴精舍之山道旁石刻
 
图片
大吉   印传东汉  小盘谷

图片
小盘谷周围景观
 
图片
小盘谷
 
小盘古上通遁庵,下达印泉,竹树茂密,境地称幽邃焉。
 
 图片
小盘谷
       从印泉向右拐是凉堂(前文已述)向左拐就是小盘谷。清光绪年间,湘阴李黼堂爱“西泠山水之胜,构室孤山,居诗僧笠云且便游息,名曰小盘谷”。后屋圮。1911年“其孙李庸奉父命以地属之社,辟为一区,复为文勒石记之”。小盘谷上通遁庵,下达印泉,竹树茂密,怪石嶙峋,参差错落,曲径生幽,右侧有“小盘谷”、“人间何处有此境”、“湖山最胜”、“印传东汉”、“芋禅”、“留云”等近十处摩崖刻石。
 
图片
人间何处有此境  道光庚戎七月既望  吴咨
 
图片
人间何处有此境
石刻“人间何处有此境”,吴圣俞1850年书,隶书,横列,款楷书,3行。

图片
       旁有一石刻,文如下:“昆弟六人共买山地,建初六年造此冢地,直三万钱”。隶书,5行,无款识。其上有石刻 “大吉”,无书人名。
 
图片
印传东汉
 
石刻印传东汉,篆书,横列,1983年李伏雨书。

图片
印传东汉


图片
摩崖石刻“芋禅”、“留云”
       1917年,勒李黼堂遗篆(1862年书)“留云”二字,款楷书二行。石刻篆书“芋禅”二字,俞曲园1881年书,于岩,跋语隶书,6行,行12字,“刻此二字于石上,用邺侯故事也”。
 
图片
阿弥陀经幢、摩崖石刻“芋禅”、“留云”
 
图片
阿弥陀经幢

图片
阿弥陀经幢及隐闲刻字

图片
隐闲刻字

图片
阿弥陀经幢 
       “芋禅”、“留云” 摩崖之上有一经幢,是为阿弥陀经幢。经幢建于1923年,山阴吴熊捐资敬造。石幢为六角攒尖顶,是我国佛教文化的一处重要史迹。据说原来经幢六面刻有李叔同书写的《阿弥陀经》。
 
图片
上为汉三老石室,下为岁青岩。
 
图片
       书画大师吴昌硕,时任西泠印社社长,篆书此记,勒于崖。岩壁“岁青岩”三字,1918年勒,楷书,横列,无书人名。
 
图片
岁青岩
 
图片
岁青岩

图片
岁青岩刻字
       岁青岩为一岩体,与阿弥陀经幢相对,岁青岩起名于1918年。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及其从孙吴善庆为表其先世岁青公之德在岩石处勒文述之,名岁青岩。首任社长吴昌硕为其篆书。
 
图片
汉三老石室

图片
汉三老石室

图片
汉三老石室侧面 
 
图片
汉三老碑
清咸丰二年(1852年),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了一方石碑,碑额已断缺,但碑文基本完好。
 
图片
汉三老石室
       汉三老石室建在岁青岩之上。汉三老石室建于1921年。内藏迄今为止浙江省最古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及自汉魏以来至明清各代的原始石碑十多块。三老是汉代掌教化的官职,三老碑是三老第七孙名邯者所立,目的是让后代子孙在言语文字上知所避讳,并且记住祖先的德业,晓得祖先的忌日,便于后人祭祀,故而称之为三老讳字忌日碑。此碑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且“文字浑古遒厚,介篆隶间”,对于古代书法篆刻的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三老碑立于公元223年,1852年出土于浙江余姚客星山,初归余姚周某,后转至江苏丹徒陈某。1921年碑运至上海,陈某拟以重金售于日本商人。印社社员闻知“犹不忍其沦于异域,而图永久保存之”,集60余人之力,捐集八千银元,向陈某赎碑运回浙江,“虑其久而复湮也,择西湖孤山之阳,西泠印社隙地,慎重庋奥建室”。1922年,首任社长吴昌硕专此写了《汉三老碑石室记》。“三老神碑去复还,长教灵气壮湖山。漫言片石无轻重,点点犹留汉土斑。”石室外有几幅对联,西侧是:“东汉文章留片石,西冷翰墨著千秋”北侧有:“竟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

 图片
丁敬造像
      汉三老石室旁边有一手拄竹杖坐姿石像,此像为丁敬造像。丁敬(1695—1765年),字敬身,号龙泓山人,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金石大家,“西泠八家”之首。其篆刻直追秦、汉,力挽矫揉妩媚之失,别树一帜,世称“浙派”。1921年,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辅之“得石于曜山之阴似人状命工造丁敬身象置三老石室旁”以志纪念。现坐像重建于1982年。

图片
潜泉
 
图片
潜泉

图片
潜泉和潜泉题记

图片
潜泉旁吴隐雕像

图片
潜泉

图片
潜泉和潜泉题记
       从汉三老石室左转有一池水,是为潜泉。潜泉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号。1915年吴隐于此因山泉铲石培土导为一渠潴而为池,命为“潜泉”。据《西泠印社志稿》记载“泉水清冽内生淡水母为世界稀见之生物”。泉旁崖壁上分别刻有隶书“潜泉”二字、吴昌硕篆书石潜铭和吴隐潜泉题记。潜泉和印泉、文泉、闲泉并称“西泠四泉”。

图片
汉三老石室下 还朴精舍
 
图片
遁庵和还朴精舍
遁庵和还朴精庐与汉三老石室相邻还有遁庵和还朴精庐。两个建筑呈直角相连。

图片
遁庵 
       遁庵,起名于1915年,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别号。吴隐“于印社迤西隙地得虚堂数楹,祀吴之光世泰伯仲雍季札于其中,名曰遁庵”。其前有对联曰:“君子好遁,弥勒同龛”,意思是说有才德的人喜爱退隐,是跟弥勒佛一样受人敬奉的君子,吴昌硕先生七十二岁时题写。
 
图片
还朴精庐

图片
还朴精舍
       还朴精庐建于1919年,为吴隐从孙吴善庆捐资修建,首任社长吴昌硕为其篆额题记“以还朴名之”。檐柱上悬挂一联:“既遁世而无闷,发潜德之幽光”,意为有才德的君子甘心退隐,就没有烦闷,并且能继续发扬大德。
 
图片
吴昌硕题写的“还朴精庐 ”匾额
 
图片
鉴亭

图片
鉴亭

图片
鉴亭题记
       遁庵和还朴精庐的下面还有一附在岩体上的木石结构的亭子,是为鉴亭。亭依坎而立,为1919年吴善庆捐款而建。因其父字“鉴亭”而名之,并作《鉴亭记》以申其义。

图片
观乐楼

图片
二楼门楣匾额“观乐”,隶书,佚名。
       观乐楼位于华严经塔西,文泉北面,1920年由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重孙吴善庆捐资所建,用来纪念吴氏祖先季札,丁仁撰文,吴昌硕书丹,勒碑记之。季札是春秋时吴国的公子,曾访问鲁国,请求聆听观看周朝等的音乐舞蹈, 观乐就由此得名。    
       1927年夏,吴昌硕曾小住西泠印社观乐楼。1957年观乐楼辟为吴昌硕纪念馆,并将原吴昌硕为题襟馆所题之联移至观乐楼,上联“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下联“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此联原由吴昌硕书,现所挂之联为诸乐三1979年书。)
 
图片
一楼大门行书匾额“吴昌硕纪念室”由沙孟海书。
       观乐楼室内外悬有多对楹联。一楼大门两旁的对联为韩靖庵书:“劚云起高阁,叠石疏浚泉。”联旁又有一联,许炳璈撰,程十发(1979年)书:“合内湖外湖风景奇观都归一览,萃浙东浙西人文秀气独有千秋。”一楼门后柱上还有楹联一副,为吴昌硕1921年书。上联“天帱地载”,下联“山高水长”。

图片
一代宗师吴昌硕铜像
       吴昌硕先生半身铜像,有基座。像高85厘米,基座为石质,高110厘米。基座正面书有“吴昌硕先生像”。铜像由日本雕塑家西常雄于1980年创作,后赠送给西泠印社。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曾经于1921年创作了吴昌硕先生铜像一尊并赠与吴昌硕,后转赠给印社。但在“文革”期间被毁,1979年日本友好人士小林与三次获悉后,与青山杉雨等组建“吴昌硕先生胸像复原委员会”,着手胸像的复原工作。此时,朝仓文夫已经作古,原铜像模型也在地震中散失,便请朝仓文夫的高足西常雄重新创作一尊吴昌硕半身铜像。并于1980年,组织“吴昌硕胸像赠呈友好访问团”将铜像带到杭州,赠与印社。
       一楼铜像两侧陈列着吴昌硕先生的部分遗作和相关资料。二楼陈列着吴昌硕生前使用的书案、日用家具以及历代社长作品等,同时作为接待重要来宾的场所。
       
图片
新建观乐楼之碑
       观乐楼东墙旁立“西泠印社新建观乐楼之碑”,碑长162厘米,宽84厘米。隶书,18行,行30字。1920年仲夏丁仁撰文,吴昌硕书写,王福庵篆额,叶铭刻石。
 
图片
 观乐楼东南,立有一青石碑――“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碑”。

图片
摩崖景观
       文泉,池在山巅,清代著名学者俞曲园取“文思泉涌”之意命之。泉水清冽如镜,与茂林修竹为邻,和馆阁石塔相衬,风光宜人。泉北岩石上有钟以敬书摩崖刻石篆书“西泠印社”和吴昌硕隶书题记。1921年吴兴张均衡来印社游,见林木阴翳,春夏苦湿,遂出资于山崖处凿得一泉命之“闲泉”,导与“文泉”合。泉上有一“锦带桥”,乃抗战期间印社创始人之一丁仁从西湖锦带桥携来一块石墩稳置于两泉之间作桥,它以最小最短之桥载入我国桥梁之最。 
       闲泉位于文泉之东。1921年,由吴郡张均衡出资在文泉东山崖处凿得“闲泉”,经疏导后与“文泉”合流。考宋代《临安志》,玛瑙坡有闲泉,因名而记之。张钧衡在泉东小径旁崖壁题篆书“闲泉”,款为楷书三行,并著有《闲泉记》勒于泉北崖壁。在石刻《闲泉记》上方,有石刻“石渊”。1919年4月6日,印社清明雅集,祭已故社友,并铭“石渊”二字于壁,隶书,横列。旁有1919年丁仁所书款识,楷书,共12行,每行8字。闲泉北旁东侧峭壁称作“规印崖”,因其山形似印规而得名。杭州人高时显隶书题铭勒于壁,款识5行,每行6字。

图片
       泉北侧有一“锦带桥”,《西泠印社志稿》载,“丁仁得白堤锦带桥旧石栏,遂移架于闲泉、文泉之间”,它以最小最短之桥载入我国桥梁之最。桥长三尺,中立50厘米高黄石桥栏,上置宽50厘米,高70厘米,厚20厘米青石,呈桌面形,向泉面刻“锦带桥”楷书三字。

图片
摩崖池塘

图片
小龙泓洞、缶亭

图片
小龙泓洞
       
图片
       小龙泓洞的上部有摩崖刻石四字隶书“小龙泓洞”,无款识。下有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隶书所题《小龙泓洞记》。石刻高53厘米,宽120厘米,刻于1922年。
 
图片
小龙泓洞口
       洞南口东有石制奕隐遗枰,为社友金鉴遗物。金鉴喜好奕棋,制此石枰,后送与印社。上有1951年高云麟题字。
 
图片
邓石如雕像、小龙泓洞、缶亭、规印崖

图片
小龙泓洞邓石如像

图片
小龙泓洞西南口立着清代皖派篆刻大师邓石如石像。此像在“文革”期间被毁,1978年重造。  

图片
缶亭

图片
缶龛和锦带桥

图片
“缶亭”石龛。内塑吴昌硕先生铜像一尊,1921年由日本友人朝仓文夫塑造。

图片
石刻“缶亭”


图片
小龙泓洞内

图片
小龙泓洞内

图片
叶为铭书小龙泓洞铭记
        “小龙泓洞”铭。文曰:“小龙泓洞。东坡游赤壁后八百四十年,凿通岩洞,湖光山绿,呼吸靡间,登临涉览,遂为绝胜。记印人雅故,名曰小龙泓。青田夏超、泉唐丁仁用功二千,直钱一百八十万,七月既望告成。(安吉吴昌硕记)古杭叶铭记。”
 
图片
小龙泓洞内石壁上抱子观音刻像
 

图片
王震(曾任中国佛教会会长)画的送子观音像

图片送子观音像 
       西侧墙面上有王一亭画、吴昌硕题的“送子观音像”阴刻,高126厘米,宽64厘米,观音趺坐,怀抱小儿,为王一亭1923年画。左上吴昌硕题句:“行善之人善结果,赠以佳儿佛曰可,观世观人更观我。”是王、吴二人画印唱和的最好见证。

图片
石刻“石渊”及闲泉记

图片
石刻“石渊”

图片
篆书“闲泉” 
 
图片
       张钧衡在泉东小径旁崖壁题篆书“闲泉”,款为楷书三行,并著有《闲泉记》勒于泉北崖壁。在石刻《闲泉记》上方,有石刻“石渊”。
 
图片
闲泉记 
 
图片
杭州人高时显隶书题铭勒于壁

图片
华严经塔
       华严经塔位于山顶平面正中,是印社建筑制高点,为西泠印社的标志性建筑。此处原为古四照阁旧址,1924年西泠印社同人迁四照阁于凉堂之上,于原址建华严经塔,又名西林塔或西泠印社石塔。
       经塔呈八角形,共十一层置于须弥座上每级中间雕有飞檐,檐角悬挂铃铛,微风过处,似有铃声泠泠成韵。石座边缘刻着十八罗汉像,底层刻有佛教《华严经》经文。《华严经》是佛教的主要经典,筑塔藏经,一般用于广结佛缘、弘传佛教,是佛教实现其以慈悲普度众生理想的重要方式。印社内的华严经塔,佛理与石刻、书法相契合,上八级塔身皆用深浮雕刻画佛理故事,其中第八级南面刻毗罗遮那佛(即大日如来),顶现毫光,左手结印,右手平伸,雕工精细有神。东南有文殊,西南则为普贤,合称“华严三圣”。佛光彩云,圣洁威严。九、十两级砌金农所书《金刚经》,下一级砌华严经石座,上有海宁周承德所书《华严经》和弘一法师李叔同所书《西泠华严塔写经题偈》,边缘刻十八应真像,下刻捐资者姓名。无论是文字或造像,都有圆润生动的线条。


图片
华严经塔

图片
华严经塔
       此处原为古四照阁旧址。1924年印社同仁迁四照阁于凉堂之上,遂就其原址建此华严经塔。塔身呈八角型,共十一层置于须弥座上。第一层塔身刻海宁周承德所书华严经和弘一法师李叔同所书《西泠华严塔写经题偈》。第二层塔身刻金农所书金刚经砌于华严经之上。第三层塔身南面为毗罗遮那佛,东南面为文殊,西南面为普贤,称“华严三圣”。其他各面及以上各层各面皆用深浮雕刻画佛之故事等。华严经塔现为西泠印社园林的标志性建筑。

图片
文泉

图片
文泉

图片
文泉

图片
文泉 

图片
石刻西泠印社及铭记
 
图片
远望山顶上的题襟馆

图片
仰观题襟馆

 
图片
远眺题襟馆

图片
 题襟馆

图片
题襟馆近景

图片
题襟馆匾额
       题襟馆又名隐闲楼,建于1914年,由海上题襟馆书画会会友哈少甫、胡二梅、王一亭、毛子坚、吴昌硕、吴石潜等募集书画易资兴建,为上海题襟馆书画会在杭州的艺术活动场所。 “题襟馆”匾额由金尔珍题书。门侧墙壁上有任伯年画“吴昌硕饥看天图”刻石,另一幅不详。
 
图片
  吴昌硕饥看天图
       未毁我也,我不报也。或誉之,非誉我也,我不好也。不如画我者能似我貌也,有知我者,谓我侧耳听,开口笑也。”清代赵之谦题《杨憩亭、赵晓村为作画像》。

图片
鹤庐于1923年由丁仁捐资在题襟馆后建造,与题襟馆相连,以其号名之。
       题襟馆北墙右侧有一圆形小门,从此进入经连廊便可到另一建筑鹤庐。鹤庐1923年由丁仁捐资在题襟馆后建造,与题襟馆相连,以其号名。门楣隶书匾额“鹤庐”,吴让之书。门两旁楹联,观津老人撰、清道人书联,上联“梅鹤为邻小坐依然图画”,下联“莼鲈下酒故乡无此湖山”,上下联第二字藏有“鹤庐(鲈)”。鹤庐现在主要作为印社接待社员和重要来宾聚会、交流、雅集的场所。鹤庐下为印社北门-石窟门,垒石而成,上有石梁,下有石门,沿阶而下通里西湖。石窟门门楣约长一米,上刻行书“湖山最胜”系康有为1919年手书,后勒于石。石门两旁对联:“高风振千古,印学话西泠。”佚名,石门外墙旁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
 
图片
       鹤庐下面为印社的北门——石窟门。门楣上刻“湖山最胜”为康有为所书。石门两侧篆刻对联:“高风振千古,印学话西泠”。

图片
鹤庐

图片
鹤庐(石窟门之上)

图片
康有为题“湖山最胜”
 
 康有为书“湖山最胜”(后移至鹤庐下石窟门门楣)

图片
      西泠印社北麓的石坊,它与前山石坊是一对姊妹坊,只是形制略有差异。石坊门额上也为隶书体“西泠印社”刻字,两边楹联书“印传东汉今犹昔,社结西泠久且长”。
 
图片
后山石坊,建于1918年,文革时被毁,1983年重建。后门石阶108级。
 
图片
西泠印社后山石牌坊

图片
       从石窟门下山有一石坊,是西泠印社的后山石坊。1918年,印社于社北临湖建石坊,石坊匾额“西泠印社”四字,无款识。坊背篆书匾额,张文锦1918年题。南面石柱对联,丁上左撰,费龙丁书。上联:以文会友,下联:与古为徒。北面石柱对联,叶为铭1918年题。上联:印传东汉今尤昔,下联:社结西泠久且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