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唐尧访舜的传说与史实

 文化龙乡 2015-07-09
关于唐尧访舜的传说与史实
 
传说,帝尧戴一顶黄帽子,穿一件黑色衣裳,用一匹白马驾着一辆朱红色的车子,带了大臣羲仲、放齐和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亲自去历山暗访虞舜。这次访舜,事关江山社稷,帝尧特把聪明伶俐,爱好文棋、音律、工艺的两个爱女带在身边做参谋。
春夏之交,沿途野桃染红,荒柳夹绿,山花烂漫。帝尧一边观赏山光水色,一边感叹荒地太多,田园太少,人烟寥寥。不觉到了离诸冯不远的历山。帝尧、羲仲、放齐、娥皇、女英,打扮成村夫农姑,独步直奔历山。
历山与帝尧一路看见的荒凉情景大相径庭,被开垦了的田垄地垄之中,菜花绽放,麦子初黄。可以看见田间地头正在耕作的人星星点点,不时有牛声“哞哞”,不时有歌声此落彼应。帝尧心旷神怡,感叹说:“凿井而饮,自耕自食,天下若都能这样,我就可以安心颐养天年了!”
到了历山脚下。一个三十左右的后生赤着脚,光着膀子,驾着两头牛在犁田。两头牛一头黄,一头黑。这后生不像其它耕地的人一样手里握着牛鞭,而是在犁辕上挂了个斗笠。耕牛走得慢时,后生就敲敲斗笠。帝尧好生奇怪,便问道:“人们都说鞭打慢牛,你为何只是敲斗笠?”
后生这时才发现地沿多了几个陌生人,而且有两个年轻漂亮的女子,不觉就脸红了,答道:“牛费力耕作,用血汗换来五谷供我衣食,而我还要鞭打它,怎么忍心呢?”
帝尧见年轻后生这样宅心仁厚,顿时产生了好感,进一步问道:“你敲敲斗笠,牛会理会吗?”
后生答道:“我若用鞭子抽打黄牛,黄牛嗔怪;若抽打黑牛,黑牛嗔怪;我今天都不抽打,哪头牛走慢了,我就敲敲斗笠,这样,黄牛以为我打了黑牛,黑牛以为我打了黄牛,结果黄牛黑牛都没挨打,却都怕挨打,两头牛就都舍力快走了。我的目的是耕好地,又何必一定要抽打牛呢?”
尧帝听了,心想:这后生说的是对待牛,揭示的却是他的通情达理。后生对牛尚且这样慈悲为怀,倘若举政,一定会爱民如子。尧帝估摸这人一定是虞舜,一问果然。与此同时,帝尧看见了垂挂在胸前的一块粗玉,仔细一看,粗玉上刻有一条云龙,两只彩凤。帝尧顿然想起了伊蒲子给的羊皮上的谶语:“玉在璞,璞中玉。龙凤簇,可妻珏。”谶语已解,帝尧大喜过望,把两个女儿叫到一边征求意见。娥皇说这人言语得体,行事得法;女英说这后生体格剽悍,虽为山野村夫,但是毫不俗气。羲仲、放齐也一致说好。帝尧当即跟虞舜说明了来意,并表示要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一来通过爱女进一步考察舜的德行,二来今后娥皇、女英可以辅弼舜。
舜连连稽首说自己才疏学浅,是个村野匹夫,难当重任。帝尧说:“闲话少说,你跟我回帝都平阳再说。”
舜又说:“我素来不得后母喜爱,倘若不先告诉就擅自娶妻,这是不孝,恐怕以后会更伤感情。”
羲仲见舜推辞,说道:“不告而娶是不孝,但是你的后母是个荒谬的人,倘若你告诉她,她不同意你娶妻,日后再不告而娶,岂不更是不孝。再说,天子之命不能违啊!”
想来想去,虞舜体验尧帝其心拳拳,便跟随帝尧回了帝都平阳。
唐尧访贤的传说有史实为据。
《尚贤》说:“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
《孟子·万章上》记载: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
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由此知,四岳荐舜,唐尧访舜,许之以二女以及以后的禅让有史为据,虽不无传说成分,但是都是在以史实作为根据情况下的演绎,绝非空穴来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