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琴名家成公亮先生仙逝

 唯我英才 2015-07-09

2015年7月8日17点39分,著名古琴家、国家级非遗古琴代表性传承人成公亮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南京逝世。


成公亮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的古琴专业,五年后,毕业于该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先后师承梅庵派大师刘景韶和广陵派大师张子谦,在演奏技法上更多地继承了广陵琴派的风格,这个琴派具有三百年的历史,善于变换指法。运用这些指法,成公亮把声音处理得细腻丰富,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

提到成公亮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藏琴,秋籁。秋籁就是秋天的美丽的声响,此琴为唐代所做,余韵极长,琴声似玉箫。多数情况下,老琴配丝弦更能体现其韵味,秋籁则以钢弦为佳。

“秋籁”是一张音色柔和的琴,你在听秋籁时,琴弦发出的声音,手指在琴弦上滑动的声音,甚至成公亮随着旋律起伏呼吸声,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音乐,这时你会很真切地感觉到他弹的琴是活生生的。日本当代哲人加滕周一的评价指出了这一特色:他认为成公亮的琴表现了“内心情感的极致”。


《忆故人》 成公亮

为思念故人,别殊难会;而思慕于心,时无不想言,而我有好怀,或感时,或怀古,或伤今,而无所发越,非知心者,何以与焉?故思我友人,而欲为之诉,莫可得也。



成公亮与唐琴大圣遗音

说完“秋籁”,成老师说他从不参加商演,但最近也参加过一次,是北京的一家拍卖行,为了拍一把古琴搞的,成老师接到电话,二话不说就去了。


古琴是“大圣遗音”,“大圣遗音”这个琴不是一把,而是一批,这批琴产于唐代的至德元年,也就是公元756年,距今已经一千二百五十八年了,是皇帝李亨即位后制作的第一批宫琴。如今传世只有廖廖几把,一把在故宫,原由清王室藏于皇宫的寝宫南宫之内,一开始被清王室的善后委员会登记为破琴一把,在仓库里待了二十多年,后来终于遇到一个识货的文物鉴赏家王世襄,才把它给请到珍品库延禧宫。后来,又经过修整,最终陈列于故宫博物院,使这把名琴归了它该有名份,没有继续被岁月尘封。

拍卖会请成老师演奏的,正是这批“大圣遗音”中的一把,演奏会之前,组织拍卖的商家请成老师整整那把琴,从总体上说,品相和弦音都不错,但因为一侧琴弦绷住的地方木料缺了一小块,使这根弦的余音显得有些不足,所以,成老师就找了一根牙签,把牙签的两头掐掉,留了一小截,然后塞进去。于是,这事就成了,泠泠之音已然无瑕。成老师对于自己用一根牙签就修好了这把古琴非常满意。言谈之间,神色也很是自得。一个飘逸、一个任性,正和了美琴与琴师之间最恰当的印象值。

琴修好了,成老师要上场演奏了,因为是演出,所以之前也有一些人用现代制的古琴做了一些弹奏,等到成老师上场,是先由两个姑娘穿得跟神仙似的把那把琴给捧了上去;接着,又由一个姑娘把穿着古装的成老师给扶了上去。成老师心里一直好笑,心想,我才七十多,又不是小老头,又不是不能走路。不过,笑归笑,为了烘托气氛,场上还在不停落一些纸制的竹叶子下来,落得不认为自己是小老头的成老师一头一脸的,等成老师坐在琴前,他就先把自己的头上的叶子给掸了掸。结果。还是一片叶子在左耳朵上没有弄掉,结果,用成老师的话说,象脑袋上插了一把匕首似的弹了好一会儿子琴。

琴弹完了,演出很顺利,之后,那把“大圣遗音”拍出了1.3亿的价格。成老师这时候说,他为什么要去参加这次商演?他说,因为他知道,他去弹过这把琴之后,不会再有人去弹这把琴了。有了这1.3亿的身价,谁都不敢随便去拔弄了,弄坏了怎么办?而拍买者也只会把它束之高阁,或是用玻璃罩子罩在一个地方,给少数人饱饱眼福。明明是一把好琴,却不能好好地落在演奏家手上,成老师一面抚着自己的琴,一面感慨。


成公亮用大圣遗音演奏《文王操》(成公亮打谱)


《文王操》本是用来歌颂周文王的琴曲,后失传。据《史记》和《韩诗外传》记载,孔子曾向春秋时期著名乐师师襄学琴,所学之曲正是《文王操》。后人在试图恢复还原《文王操》时,便将琴曲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主体由周文王变成了孔子,故后来的《文王操》被认为是赞颂孔子德行的曲子。



流动的传承

成公亮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据说他的名片上仅印“南京艺术学院退休教师”。


成公亮一直有一个说法:流动的传承。这是针对现在古琴泥古的现象而言的。“原封不动地传承只能是一种愿望,不是想怎么传承,就能怎么传承的。”

成公亮-流动的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