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快乐的工作,收获美好的人生

 你是不一样 2015-07-10

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唯一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尽管生命无常,生活起伏,人生充满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有不少的东西是完全可以把握的,那就是我们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有人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看不见的法宝,它的一面写着“积极心态”,另一面写着“消极心态”,积极的心态可以使你达到人生的顶峰,而消极的心态会使你一生贫苦和不幸。

心态不只是影响工作,而且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如果一个人的心态很好,即使目前的工作不是很理想,也能够心满意足,心平气和。而这种积极的心态,就会带来好的工作态度,其工作效果就好,并引导我们逐步走向成功的道路。如果对工作心不在焉,或者心烦意乱,这种消极的心态就会带来不愉快甚至是恶劣的工作态度,其工作效果就必然很差。能够做好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人生的智慧,更是生存的策略。这个世界,这个工作,这个岗位,不是为了你一个人而存在的。既然你已经从事了这个工作,就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也是一种人生的责任。

一、不要认为停留在心灵的舒适区域内是可以原谅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是很自我的,不愿意被打扰,不愿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谈,不愿意被人指责,不愿意按照规定的时限做事,不愿意主动的去关心别人,不愿意去思考别人还有什么没有想到。这在学生时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时候这样的同学还跟“冷酷”“个性”这些字眼沾边,算作是褒义。然而相反,在工作之后,你要极力改变这一现状。否则,你会很快变成鸡尾酒会上唯一没有人理睬的对象,或是很快因为压力而内分泌失调。但是,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学生期所处的舒适区域,比别人更快的处理好业务、人际、舆论之间的关系,那就能很快的脱颖而出。

在会议上,一个停留在心灵舒适区域的人会消极的听取领导的话语,消极的待命,很死的完成上级交给的事情,但从来不关心此事以外的任何事情,更不会想到多做一步,让接下来的别人的工作更加容易上手。而敢于打破这个舒适区域的人,敢于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理解,并在得到上级认可和指点之后把手头的工作尽快的完成,并随时接受别人的批评和调整。(注意:永远不要等待别人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这是典型的前者)

在工作上,当前者遇到一名新的同事,他会装作没有看见,继续自己的工作。殊不知新来的同事不久就变成了自己的上司。而后者则大方客气的自我介绍,并了解对方和自己的关系。

在聚会上,前者总是等待别人发言,并喜欢私下里评论对方的言语;如果这个桌子上没有人发言,那直到用餐结束,也没有人认识你。而后者是勇敢的和一同吃饭的开始介绍和闲谈,这看起来很困难,有时候会有失面子,但往往你会发现,对方是多么希望能和你说几句话。

以上只是很小的几个例子,但是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在走出校园的同时就要在工作上把校园中的“随意性”从身边赶走,尽早的冲出自己的舒适区域,开始做好和这个社会交流的准备。

二、不要拖延工作

很多人喜欢在学习和玩耍之间先选择后者,然后在最后时间一次性赶工把考试要复习的东西突击完成。但是在工作中请不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因为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容不得你“突击”。又或者,当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实施的时候,你的领导已经看不下去,自己去做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往往我们总是想把事情从头到尾全部想好了,才开始走第一步-----就摔倒了。

所以,当你徘徊不前而手足无措的时候,你要意识到你正在拖延工作。徘徊是因为害怕这个事情可能发生的后果需要自己承担或应付。工作的时候需要一种起码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不管下一步是什么状况,我都能把它引导到我需要的那条线上去的。另外,告诉自己,不要想太多时间,如果不知道,就赶快求助,或想办法,苦恼和忧虑会给你更多的压力也会把剩下的时间蚕食殆尽。

另外,警告一下:永远不要想,我知道了,先把上级派的事情放一下,等这集《越狱》看完再说。----90%的情况下,你会忘记,或者来不及,因为这件事需要比你原先想象要更多的时间。说做就做,一直是很好的习惯。

积极的心态能够调动一个人的心灵力量,而且可以不断挖掘潜在的心灵力量,使其工作水平的发挥达到最好的状态,甚至是完美的境界。相反,消极的心态往往阻挡心灵力量的发挥,更不用说挖掘内在的心灵力量了。消极的心态容易使一个人陷入悲观失望、得过且过、烦恼痛苦以及忧虑无奈的泥潭。其实,同样的工作环境,如果心态不同,其对工作环境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积极的心态面对再不好的工作环境,也能气定神闲,没有一丝悲观、忧郁、烦躁和自卑的情绪。消极的心态面对再好的工作环境,也是悲哀叹息,感觉处处不尽如意。

思想决定行为,正确的思想往往是积极的心态引导的,所以心态左右个人的行为。境随心转,乐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美好景色;悲观的时候,则是满眼的萧条。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因此,让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快乐的工作,收获美好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