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珍珠墓 李登琛 舜帝南巡来到九疑,看到这里土地肥沃,林木茂盛,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连连赞叹这里是个好地方,只是这一带的老百姓生活很苦,心里很是忧愁。他走村串寨,教老百姓耕田种地,播种插禾,挖塘蓄水。又教人们用拖板拖石条,用竹筒引水,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九疑山的百姓把舜帝的事迹编成了歌,到处传唱,世代传唱。 有一天,舜帝在一个寨子里为一个小孩治病。山坡下的水田里,稻谷成熟了,这是舜帝教给大家种的。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下闪光,在微风中摇摆。寨子里的人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滋滋的。突然,从深山里传来“轰隆隆,哗啦啦”的声音,人们出来一看,只见大股大股的洪水从山上涌来,盖满了小河,冲坏了田埂,淹没了稻谷。老百姓一个个朝着深山跪拜,一边叩头一边哭喊:“龙王爷龙王兄!你不要发怒呀!” 舜帝心想,晴天朗朗,怎么涨了这么大的洪水?这龙王爷又是怎么回事? 后来寨子里的人告诉他,九疑山里有条孽龙,为非作歹,常常出来伤害人畜,连山里的老虎、鹿子都难以安身。发这么大的洪水,就是它造的孽。 舜帝听了,不禁怒火中烧。他劝大家放心,一定要杀了那条危害百姓的孽龙.等把小孩的病治好,他就到大紫荆河里去磨好宝剑,沿着上游向深山里走去。九疑山纵横数百里,处处古木苍天,常常是云雾层层,到哪里去寻孽龙呢?舜帝走啊走,翻了一个个山头,过了一条条山沟。这天,他来到一个山坡上,肚里已饿得咕咕地叫了,可是这里根本无人居住,到哪里去找吃的呀?舜帝在山坡上歇了一会,只好到山林里去找野果充饥。 天黑了,舜帝找来枯枝干叶,在石洞里烧起了火,铺在地上睡觉。就这样,走了一天又一天。舜帝又翻过一座大山,来到小紫荆河边。只见沿河一块青草地上,一群鸟儿在嬉戏。舜帝到来,它们不但不飞走,而且围着舜帝飞来飞去。 舜帝心中一阵高兴,便在青草地上躺下,谁知那些鸟儿也跟着落下来,围在他的身边。舜帝仔细一看,原来这些都是九疑山里的仙鹤,心中更是高兴。他亲切地抚摸着仙鹤漂亮的羽毛和长长的项脖。仙鹤也一只只将头伸进舜帝的怀里,好像是久别的亲人。突然,仙鹤一齐飞了起来,在舜帝头上兜着圈子,口中唱着歌子。舜帝听了心中一亮,知道是仙鹤在对他说话,顿时浑身充满了力量,一翻身从草地上站起来,举着双手,向着高飞的仙鹤唱道: “仙鹤仙鹤,指路给我!” “仙鹤仙鹤,指路给我!” 果然,这群仙鹤一齐向那高高的三分石飞去,舜帝急忙跟着向前迅走。 再说那条孽龙发了一阵大水,作了一次孽后,心中得意洋洋,慢慢地回到它的老巢里呼呼大睡了,突然一声巨响把它震醒,只觉得那地皮也在抖动。孽龙打了一个冷颤,心想:“莫非哪里来了比我更强的家伙?”便偷偷地出得巢来探听音讯。 风,轻轻地吹,水,哗哗地流,没有飞鸟,不见走兽。这里还是它独霸的世界,跟平常没有什么不同。孽龙放心了:“原来刚才是作了一个梦啊!”这时它才觉得口渴,便到山沟里去喝水。刚到河边,就听见空中一阵呼啦啦的风声由远而近,它抬头一看,一群仙鹤飞到它头上打圈圈。 这孽龙平常总想吃仙鹤肉,无奈仙鹤飞得高,飞得快,总也抓不到手,心中又气又恨。今天碰上了,就想逗引它们下来,饱饱口福。 “天子真龙,斩杀孽龙!” “天子真龙,斩杀孽龙!” 仙鹤们一齐唱了起来,那声音在山谷里回荡,像一阵阵雷鸣。孽龙一听,心里好不惊慌,忙向旁边一看,只见一个高高大的汉子,手持一柄寒光闪闪的宝剑,向这边大步走来。原来舜帝已经赶到,大喝一声:“孽龙看剑!”举剑就刺。 那孽龙一偏头,将尾巴向舜帝扫去.于是一场恶斗就在三分石下展开。这场恶斗一直持续了七天七夜,只杀得天昏地暗,万兽藏迹,百鸟失声。只有那群仙鹤没有离开,一直为舜帝助战。它们把孽龙的鳞甲啄下许多,后来又把它的眼睛也啄瞎了,孽龙丢了一只眼睛,身上又多处被舜帝杀伤,血流不止,渐渐地减了力气,舜帝看准了时机,大吼一声,一剑斩断了龙头。一时污血泉涌,沿着河水哗啦哗啦地向山外流去。那龙头也随着漂到了几十里外的紫霞岩里。 斩了孽龙,老百姓和九疑山里的飞禽走兽们都可安居乐业了。可是舜帝却因负伤太重,流血过多,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仙鹤们守护在舜帝的遗体旁,哀鸣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山峰低下了头,古木垂下了枝。后来,仙鹤们又把舜帝的遗体抬到一个谁也找不着的地方,便一齐向南海飞去。去了又回来,回了又去,七七四十九个日日夜夜,它们从南海衔来了无数灿烂的珍珠,为舜帝垒成了一座很大很大的、金光耀眼的珍珠墓。 接着,墓的周围就长满了翠茵茵的荆竹。那长长的竹尾垂下地来,将墓上的尘土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就是九疑山里的荆竹扫墓。
|
|
来自: 文化龙乡 > 《《舜文化研究文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