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铸年华,梦想造未来

 像神一样夏同学 2015-07-10
    近年来,在香港电影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拍警匪片,一定要找林超贤;想拿影帝,也要找林超贤。”可能大多数观众对此不屑一顾,但翻看他电影的履历你会发现,林超贤是一个不得不让人佩服的香港电影人。从《逃学威龙》、《霹雳火》、《天地雄心》等作为副导演为电影业界所熟知开始,林超贤就以自己独特的影像风格摸爬滚打电影界。之后,以导演和编剧身份拍摄了《爆裂刑警》《江湖告急》《重装警察》《证人》《线人》《激战》等格局特色的警匪片,不仅获得各大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还让张家辉、谢霆锋、廖启智等问鼎最佳男主配角,最关键的是将这些电影的演技压迫出来,从而在职业生涯中期有质的突破。2015年,林超贤将视角对准运动题材,利用自行车的魅力表现自己经年的思考,表达了人到中年后对于青春的怀念。急速飞奔的自行车,热血的男性气质,为梦追赶的勇气与霸气,无不凸显出青春年华的梦幻魔力。

    其实从2013年,林超贤在选题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不在单一的选取警匪或黑帮题材,而是偏向了运动题材。《激战》聚焦了MMA运动格斗,表现出了不服输的气质,不仅使其获得金马奖7项提名,还横扫金像奖,获得11项提名。阔别两年,林超贤再次将镜头对准运动,以一贯的风格表露出热血青春的气质,显然是信心十足。尽管国内外有过不少以运动为题材的电影,比如《拳王阿里》、《一球成名》、《女篮五号》、《夺标》等,但国内优质运动题材电影还是少之又少,甚至无法与西方经典的运动题材电影相提并论。或许,林超贤集结热血青春与梦想的电影《破风》可以打破这一尴尬惨状,并填补优质运动题材电影的空白。

    纵观全球,今年好莱坞也将有一部描写一代自行车天王阿姆斯特朗的传记片《偶像》上映,由《女王》导演斯蒂芬?弗雷斯执导。从题材上而言,《偶像》与《破风》是相同的,但唯一不同的是,《破风》不是单独凭借自行车的道具符号表现一个人的青春岁月,而是借助自行车这一意义符码,彰显一群人,乃至一代人的青春群像。不管是围绕自行车关于兄弟情义的描写,如仇铭(彭于晏饰)与邱田(窦骁饰)作为破风手的兄弟情义,还是对于仇铭与黄诗瑶(王珞丹饰)的爱情纠葛,都具有了一种青春残酷物语的伤感与怀念。一句“我活在这个竞争的世界,输赢就是现实,我们的世界是不一样的”,道尽了仇铭的自行车事业上的热血疯狂追击,以及面对现实爱情生活的苦闷。

    如果说,电影《破风》中自行车的快速奔驰是男性热血的象征,那么彭于晏、崔始源、窦骁等小鲜肉组成“美好肉体集中营”则是青春年华中男性符号的幻想。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言,“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和青春。”电影《破风》亦是如此。影片中,仇铭、邱田与崔始源之间的兄弟羁绊,友情岁月,仿佛《灌篮高手》等经典运动热血漫画真人版,磕磕碰碰却又真情不减。各地的自行车赛,看似一次空间的转移,实则又是一次梦想的追求,一次的青春奉献,一次兄弟情义与爱情的考验。“世界冠军”是一个梦想,带着青春最火辣辣的激情与热血,而为了争夺“世界冠军”,兄弟之间的斗争便隐藏在每一次的骑行之中。导演林超贤似乎并不满足仅以男性为主视角的热血青春,还融入了女性这一特殊的符码,由此,以赛车手的残酷表现出女性青春热血与霸气的一面。赛场上,黄诗瑶(王珞丹饰)的飞驰而过被甩出的场景,导演利用慢镜头极力表现出青春疯狂背后的追求之美,带着疼痛与忧伤。

    “在我们这个世界,只有留下,或者离开……”在年少轻狂的世界里,我们的眼里只有输赢。而这份输赢,是一种来自热血青春时代自我内心的一种不服输的勇气与霸气。不管是作为队友,还是作为竞争对手,在奔赴“冠军”的宝座,我们只有无限的挥洒自我的热血,才能做到青春无悔,才能傲视群雄,获得心灵的满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