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什么是镜头“油润”的色彩!?什么又是"干涩"的色彩!?!

 haha! 2015-07-10

无忌摄影论坛

标题: 到底什么是镜头"油润"的色彩!?什么又是"干涩"的色彩!?! [打印本页]

[1 楼] 作者: lightrender    时间: 2006-12-6 14:16

老是听到某某dX经常性冒出这么一句.我想问的是:在同一拍摄环境下,到底什么色彩才算油润?!那什么色彩又算干涩!?实在很想请教下,最好是有对比贴图.骂人拍砖的不要.大家和谐探讨.谢谢.
[2 楼] 作者: 嫩头青    时间: 2006-12-6 14:22

同一张照片,在CRT显示器上看就“油润”一点,在LCD上看就“干涩”一些。
[3 楼] 作者: lightrender    时间: 2006-12-6 19:12

这个不算.显示器的差异不是讨论范围.我指的是有些人说"某支镜头比某某镜头色彩油润.而某某镜头色彩干涩."这显然是同一拍摄环境和观看环境下得出的结论.
[4 楼] 作者: 淼淼河海    时间: 2006-12-6 20:12

同问。我以前也有过类似的疑问帖,但没人解答。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08898
[5 楼] 作者: yyll406    时间: 2006-12-6 22:59

回答这问题好象比较困难  恐怕用语言或者数据是没有办法的  一个不知是否恰当的比喻  就象看玉一样  行家看和菜鸟看 得到的信息是不同的   除非同时拥有这不同的两只镜头在同样的条件基础上进行比较  可能才会有感受
[6 楼] 作者: casinoking    时间: 2006-12-7 12:41

这种油润应该属于光学系统中球差校正程度问题,早期镀膜工艺及水准不是很佳,为避免光线在镜片相互反射折射对成像的造成影响,会尽量减少校正镜片的数量,这样对球差的校正就不很到位,因而镜头油润感强而锐度不足,而现代镜头因镀膜技术高度发展,不用担心镜片多对成像的影响,因而球差的校正相当好,这样的结果是成像锐利而油润不足!
相得到油润感明显的图片,找几枚中古时代的镜头拍拍就能体验到

[casinoking 编辑于 2006-12-07 12:43]
[7 楼] 作者: 乐哈哈玩单反    时间: 2006-12-7 17:31

上两张油润的图,350D + Tamron 28-75/2.8




[8 楼] 作者: 眼高手低叶公好龙    时间: 2006-12-7 18:40

不错!的确有“油润”的感觉。腾龙不错啊。
还有别的油润的头吗?期待中。。。。莱卡CZ都来放毒啊。

原文由 乐哈哈玩单反 发表
上两张油润的图,350D + Tamron 28-75/2.8


[9 楼] 作者: 金色旋风    时间: 2006-12-7 18:44

灯下的蔡司,透着福论达58/1.4的油

[10 楼] 作者: casinoking    时间: 2006-12-7 19:19

原文由 乐哈哈玩单反 发表
上两张油润的图,350D + Tamron 28-75/2.8

感觉层次不足
[11 楼] 作者: casinoking    时间: 2006-12-7 19:21

原文由 金色旋风 发表
灯下的蔡司,透着福论达58/1.4的油

反差稍大些
[12 楼] 作者: 绫仓聪子    时间: 2006-12-7 20:25

还请赌王用LeicaR系经电子转接环到EOS 全幅数码上明示“油润”
[13 楼] 作者: casinoking    时间: 2006-12-7 21:13

绫仓兄这就为难俺了,徕头俺只有一只R60,也拍不出油润感,反倒是中古时代的Takumar单膜头容易拍出油润感来。

俺觉得,要出油润感的是反差不能太大,层次要丰富,焦外要柔,成像不能太锐,最主要是略为欠曝。
[14 楼] 作者: 黯无天日    时间: 2006-12-7 21:26

原文由 乐哈哈玩单反 发表
上两张油润的图,350D + Tamron 28-75/2.8

......


腾龙此头的感觉还真的不错咧
难怪蒙古人津津乐道地进了一支呢
[15 楼] 作者: lightrender    时间: 2006-12-9 10:58

楼下的几张图我没看出油润在哪儿了?个人认为就是色彩鲜艳,有明显高光而已.我感觉油润的意思是不是仿佛纸张放在油里浸过一样,亮而润泽呢?G2在兵书12卷里提到徕卡镜头的"油润"感觉是徒有虚名.还是或许像楼下赌王大侠说的一样,只有早期镜头才能反映出来?
[16 楼] 作者: ghs0009    时间: 2006-12-9 12:26

这是秋天干燥的一个下午拍的,TOPCOR 58/1。4 头F1。4全开。没有PS,感觉色彩还原准确,暗部不发灰,亮部不过爆,中间调饱和,冷暖对比明显。应该就是油润的一种

[17 楼] 作者: ghs0009    时间: 2006-12-9 12:32

这张是TAKUMAR S-M-C 28/3。5 F3.5 拍的,色彩表现突出,对比强烈,中间调保持了浓郁深沉的色彩,也很有“油”的感觉
[18 楼] 作者: 傻博士    时间: 2006-12-9 12:35

我所认为的油润感
柔和中带有锐利
丰富的层次
厚实的色彩
过渡平实自然
有时候一张照片第一眼看上去很讨巧,可不耐久看
建议多读读图,AltPhoto上有许多哈苏的片片,油润感十足
[19 楼] 作者: ghs0009    时间: 2006-12-9 12:35

忘记上图了,啊

-----这张是TAKUMAR S-M-C 28/3。5 F3.5 拍的,色彩表现突出,对比强烈,中间调保持了浓郁深沉的色彩,也很有“油”的感觉

[20 楼] 作者: 杏树园子    时间: 2006-12-9 16:13

心理因素和忽悠居多,除非特别劣质的镜头,或者明显偏色的镜头,否则没有那么多的油润差距

楼下几张照片,说心里话,一点也看不出来油润来


有条件的搞个测试,用eos 5D,配上几个原厂L头,还有leica zeiss 弗伦达 的转接头,同一场景拍摄,直接出片jpg,不许ps,但是要去掉exif信息,然后罗列出来比油润,看看谁有这个分辨的本事来,99%的人在忽悠而已
[21 楼] 作者: 放大器    时间: 2006-12-9 17:47

原文由 ghs0009 发表
忘记上图了,啊

-----这张是TAKUMAR S-M-C 28/3。5 F3.5 拍的,色彩表现突出,对比强烈,中间调保持了浓郁深沉的色彩,也很有“油”的感觉


"油"的天空都成紫色儿了,非常不喜欢这样病态的照片,要是这样,还是不"油"为好。

最好的办法只有一种: 那就是被摄物体本身颜色要油润饱满,这样出的片子的整体效果才可能比较理想。
[22 楼] 作者: zhiqiu07    时间: 2006-12-9 17:54

德头,反转片,一般来说才可能出现油润,数码一般来说油不起来,
[23 楼] 作者: soulaker    时间: 2006-12-9 18:32

瞎掺和几句。

俺以为油润照片的前提,是得拍油润的东东或场景,关键是布光的立体感要强。

在这个前提下,估计什么镜头都能拍出油润的照片。
[24 楼] 作者: fsljg    时间: 2006-12-9 19:22

感觉老头色彩更浓烈,

数码头色彩较淡,通透感更强.
[25 楼] 作者: jmxq    时间: 2006-12-9 19:59

我想油润 是通过镜头的色彩多,光线多, 得到的片子 饱和度高,对比度高,色彩丰富而有层次.
[26 楼] 作者: allseasons    时间: 2006-12-9 21:49

原文由 傻博士 发表
我所认为的油润感
柔和中带有锐利
丰富的层次
厚实的色彩
过渡平实自然
有时候一张照片第一眼看上去很讨巧,可不耐久看
建议多读读图,AltPhoto上有许多哈苏的片片,油润感十足


同意傻博士说的。
乐哈哈那两张非常出色,但似乎不是我理解中的油润……GHS那张我看也不像。
我是基于看网上徕卡拍的片子来对比的,认为徕卡是那种“油润”。看法不一定准确:)
[27 楼] 作者: 嫩头青    时间: 2006-12-11 14:43

  我觉得,油润感 跟 层次、过渡、锐利 是不同的观感,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油润感只是指色彩方面的东西,跟色彩风格、质感有关,经常表现在色彩的光泽之类的特征上,比如显得润泽、温软、延绵、深邃(颜色不是浮在面上,而象从物质里面渗出来的)等。因此,我列举“在CRT显示器上看就“油润”一点,在LCD上看就“干涩”。

  “数码一般来说油不起来”,但是,蔡斯拍的那些暗调的照片,不管扫描底片还是照片,在显示器上观看,那种“油润感”还是显而易见的。
[28 楼] 作者: 嫩头青    时间: 2006-12-11 14:51

原文由 casinoking 发表
这种油润应该属于光学系统中球差校正程度问题,早期镀膜工艺及水准不是很佳,为避免光线在镜片相互反射折射对成像的造成影响,会尽量减少校正镜片的数量,这样对球差的校正就不很到位,因而镜头油润感强而锐度不足,而现代镜头因镀膜技术高度发展,不用担心镜片多对成像的影响,因而球差的校正相当好,这样的结果是成像锐利而油润不足 ......  



  这个大概是最专业的解释了,思量其中含义,好像跟我的观感也隐约有点对应。

  我们观看那些具有“油润感”的片子的时候,仔细品味,到底什么是“油润感”呢?从视觉效果、情绪体验上怎样分解、描述呢?我理解这才是搂主要问的,也是我说不清楚的。

  或许真的都是在“忽悠”,但是真的又有很多不同的感觉。印象中,美能达的镜头也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感觉。
[29 楼] 作者: casinoking    时间: 2006-12-11 15:29

原文由 嫩头青 发表因此,我列举“在CRT显示器上看就“油润”一点,在LCD上看就“干涩”。
......  

很恰当的比喻
CRT的灰阶比LCD更多,反差也低点,对观感影响大!
[30 楼] 作者: 灵异    时间: 2006-12-11 15:40

参与呼油,没有证据,怀疑油润的效果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透过率有关!
[31 楼] 作者: jiecd    时间: 2006-12-11 15:57

再来张a09...-.-

[32 楼] 作者: urban1980    时间: 2006-12-11 17:51

我的17-40就很油,而85就很清淡,用一下就很清楚了
[33 楼] 作者: 萧风萧风    时间: 2006-12-11 18:21

镜头风格的油润与干涩是客观存在的,可是现在的回答多数是感受层面的,是主观的,因为是客观存在,应该有科学的指标反映出这一事实,有没有哪位高人可以解释一下,是什么指标影响了油润与干涩?
[34 楼] 作者: 冬雷    时间: 2007-1-5 14:09

我觉得这个问题太主观了。

就像没去过西藏的人很难想象天空如水洗一般的感觉,没去过九寨的人很难想象湖水能清澈到那种程度,没去过大海的人很难想象人面对大海时那种豪迈的心情。这些需要阅历,当看的足够多的,好的坏的照片后,你一眼就能看出那种所谓的“油润”感。
[35 楼] 作者: 王爷    时间: 2007-1-5 18:25

油,可以理解为有光泽。润,像玉一样对比反光不强烈的。油润的照片就是有光泽而对比不强烈层次饱满的的照片风格。
[36 楼] 作者: ZeissIkonZI    时间: 2007-1-5 18:34

到底什么是镜头"油润"的色彩!?什么又是"干涩"的色彩!?!

===========================
按无忌的传统:
莱卡菜丝拍的就是"油润"的色彩!!!!
泥糠家能拍的就是"干涩"的色彩!!!
[37 楼] 作者: chhfchhf    时间: 2007-1-5 18:51

个人觉得今年无忌开年的讨论气氛特别好,大家严肃认真得多了,真是新年新气象!
今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一些模棱两可的主观性很强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定性定量讨论,比如:
通透、软、肉、油润、干涩、层次、细节、色散等等!
这些概念在片评中很常见,到底什么算通透,什么不算通透,一个人一个理;细节和分辨率是什么关系,层次和反差又是什么关系,这些“土”术语太多了。
所以号召无忌的资深今年进行一项伟大的工作,就是对这些土术语进行科学的定量定性的表述。比如反差低于什么什么标准就是“肉”,油润的相关参考量是哪些哪些。我想,无忌作为国内第一大摄影门户网站对这项工作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
[38 楼] 作者: azao    时间: 2007-1-5 21:03

原文由 casinoking 发表
俺觉得,要出油润感的是反差不能太大,层次要丰富,焦外要柔,成像不能太锐,最主要是略为欠曝。

很有道理,还有一点就是被拍摄的物体本身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油润的特点!!!
[39 楼] 作者: zhangjian007    时间: 2007-1-5 22:13

这张小DC拍的算不算油润

[40 楼] 作者: 老荣    时间: 2007-1-6 00:39

这算油润吗?

这算干沥吗?

同一镜头拍的PP应该是跟被攝物和当时环境光线有好大关系。

[老荣 编辑于 2007-01-06 00:45]
[41 楼] 作者: 佳尼    时间: 2007-1-6 01:08




东蔡的135mm/3.5
[42 楼] 作者: 大形无相    时间: 2007-1-6 02:03

福伦达Beesa Ⅱ 6x9 apo-lanthar

[43 楼] 作者: 5ijeep    时间: 2007-1-6 02:30

原文由 zhangjian007 发表
这张小DC拍的算不算油润


不够油~~
[44 楼] 作者: 愿镜头筒早日用塑料    时间: 2007-1-6 06:51

凑个热闹,这个油不油?~

也请各位顺便猜一下这是啥镜头拍的?


[45 楼] 作者: kejunshi    时间: 2007-1-6 09:54

只要能拍出质感来,什么油不油、润不润都可以放在一边了。
[46 楼] 作者: 總是一個人走在昆侖山    时间: 2007-1-6 10:09

原文由 ZeissIkonZI 发表
到底什么是镜头"油润"的色彩!?什么又是"干涩"的色彩!?!

===========================
按无忌的传统:
莱卡菜丝拍的就是"油润"的色彩!!!!
泥糠家能拍的就是"干涩"的色彩!!!


本质区别
[47 楼] 作者: wx67    时间: 2007-1-6 11:55

原文由 愿镜头筒早日用塑料 发表
凑个热闹,这个油不油?~

也请各位顺便猜一下这是啥镜头拍的?




[48 楼] 作者: eithne    时间: 2007-1-6 11:59

原文由 chhfchhf 发表
个人觉得今年无忌开年的讨论气氛特别好,大家严肃认真得多了,真是新年新气象!
今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一些模棱两可的主观性很强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定性定量讨论,比如:
通透、软、肉、油润、干涩、层次、细节、色散等等!
这些概念在片评中很常见,到底什么算通透,什么不算通透,一个人一个理;细节和分辨率是什么关系, ......  


是啊,对于我们刚到无忌的新人 太需要了
[49 楼] 作者: piggy9999    时间: 2007-1-6 15:36

我认为油就是表现明暗过渡,主要是高光比的地方,过度柔和细腻又不失清晰感的就是油
[50 楼] 作者: stevon    时间: 2007-1-6 22:43

很好的贴子,学到很多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