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寿老人药解叙(原序)

 tianqian田倩1 2015-07-11
金寿老人药解叙(原序)
 
《中庸》云:“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夫万物繁滋,并生并存,莫不赖天地化育之功,得气以成形,得理以成性。飞潜动植,生命同源,皆得天地之气,以各成其形,而同此理,以成其性。故一物虽有一物之形,而性则万殊,一本者也,无所谓偏与全,已之性犹人之性,人之性犹物之性。在此非不足,在被非有余,祇视其能尽其性与否耳。愿欲尽其性,必明其理,欲明其理,必先以诚。诚者,浑然无伪,纯一无间之谓,诚至则一志凝神,不为物诱,而明自此生。于是静观其变,以理应事,以显推伏,以简推繁,无耳目之蔽,亦即无气质之蔽。因乎我心固有之本然,以顺乎人类之同然,同乎物情之自然,自能尽已尽人,以尽物,而性体极充周之量。
物之可入药者,见诸载籍不下数千种,而余仅取《本经》(即《神农本草经》)。《本经》亦有三百余种,而余仅取一百余种,此一百余种,余犹嫌其多也。盖数千种形形色色之药物,分言之固各有一性,合言之则共此一性。而余所取之一百余种,岂复有性外者哉?苟能尽药物之性,此一药物与彼一药物,原无二理,形气同者,比类而通之,形气异者,因情以达之。由此一百余种,推之数千种而悉当也。设减此一百余种至数十种,而全其固有之性,不假外求,少亦无害也。余今欲尽此一百余种药物之性,本我之情,通物之情,就我之用,成物之用,使灵者自鸣其豫,蠢者各通其天。味厚而气薄者尽其味,气厚而味薄者取其气,平淡而无毒者,固必发挥其积极性,刚烈而大毒者,龙须善见其所长。且同一药物也,正用其能固因其性,以尽其力。如借用之,亦不失之性而广其效,至于在此为君佐,在彼以为臣使者,其任务即有所不同,则其药理效用当然亦固之而异。故为此药解,务求其配伍适当,刚柔互用,以奇偶之和合,明生化之盈缩,内应九窍,外达皮毛,经权常变,无罔弗该,大小缓急无不备,期其阴通阳达,阳随阴化,在天地化育之所弗能为力者,从而辅之翼之,以尽其功。
学者以与所讲医案参证,当更易观其会通,得其要归,抑余尚有不能已与言者。余于医药事业,实以至诚,由尽已性以至于物,在在皆以实心所存,体实理之所在,并实事以求是,望学者亦从至诚下手,无论造学问学术,为人民服务,均不须臾离此至诚二字。爰叙篇首,幸共勉力之。
 
时一九五六年丙申秋金寿老人卢铸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