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江 南①
江南好,建业旧长安②。紫盖忽临双鹚渡③,翠华争拥六龙看④。 雄丽却高寒⑤。
①此词及以下十首,均为作者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至十一月 扈驾南巡时所作。此首写南京。 ②建业:即今江苏省南京市,三 国时吴定都于此,称建业,后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南唐、 明均建都于此。长安:汉、唐两代均以长安为都城,故后人常以长 安喻都城。这句是说建业本为旧都。唐李白《金陵》诗:"晋家南 渡日,此地旧长安。" ③紫盖:盖是车上用来遮阳蔽雨、形如伞状 的用具,紫盖即紫色的车盖,是帝王出行的一种仪仗,这里代指帝 王的车驾。鹚:水鸟,古人认为它能压水神,故在船两侧画上它的 图案。双鹬即指船头绘有鹬鸟图像的船,此处指皇帝的游船。 ④ 翠华: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子,是帝王的一种仪仗,这里指皇帝 的车驾。六龙:古代皇帝的车驾,用六匹马。马八尺称龙,故称六 龙。 ⑤"雄丽"句: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江山自雄丽, 风露与高寒。"
梦 江 南①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②。故物陵前惟石马③,遗踪陌上有铜驼④。 玉树夜深歌⑤。
①此首亦写南京。 ②城阙:指南京的城廓宫阙。宫门前的望楼叫" 阙"。嵯(cub)峨:高峻貌。 ③"故物"句:唐杜甫《玉华宫》:"当 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陵,指明孝陵。 ④铜驼:铜铸的骆驼, 西晋都城洛阳宫门外置铜驼。此指明孝陵前的石马。《晋书·索靖 传》载,索靖预感天下将要大乱,指着铜驼说:将要看到你们倒在 荆棘丛中了。故后世往往以铜驼寓历史兴亡之感。 ⑤玉树:指陈 后主所作的乐曲《玉树后庭花》。陈后主荒淫奢侈,耽于声色,终 至亡国。后人遂以《玉树后庭花》为亡国之音。
梦 江 南
江南好,怀古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①,乌衣巷口绿杨烟②。风 景忆当年。
①燕子矶:地名,在南京市东北郊,长江边上,三面悬绝临水,形 如飞燕,因而得名,是南京名胜。红蓼:草名,每年秋天开淡红色 的花。 ②乌衣巷:地名,在今南京市东南,东晋时王、谢等望族 居于此'。
梦 江 南①
江南好,虎阜晚秋天②。山水总归诗格秀③,笙箫恰称语音圆④。 谁在木兰船⑤?
①此首写苏州。康熙于康熙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到达苏州,二十 七日游虎丘。 ②虎阜:即虎丘山,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北阊门外, 春秋时吴王阖闾即葬于此地。相传葬后三日有虎踞其上,因而得名, 是苏州名胜。 ③诗格:诗歌风格。这句说能写出秀美的诗句是由 于山水的秀丽。 ④语音圆:苏州方言圆润柔美,被称为"吴依软语 "。这句是说动听的笙箫之音与柔美的吴语正相称。 ⑤木兰船:泛 指船。相传鲁班曾刻木兰为船。
2楼 梦 江 南
江南好,真梁溪①。一幅云林高士画②,数行泉石故人题③。还似 梦游非④?
梁溪:在无锡县西门外,源出惠山。此泛指无锡。无锡为纳兰性德 的好友顾贞观与严绳孙的故乡,作者过去常梦游此地,现在果真来 了,故日"真个"。 ②云林:元代画家倪瓒的号。倪瓒为无锡人,工 山水画,隐居不仕,人称倪高士。 ③故人:指作者的好友严绳孙。 严绳孙兼善书法、绘画,无锡人皆以倪瓒目之。 ④非:疑问词," 否"之意。
梦 江 南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①。味永出山那得浊②,名高有锡更谁争③。 何必让中泠④。
①二泉:指江苏无锡市的惠山泉,唐人陆羽评其为"天下第二泉",简 称二泉,又名"陆子泉"。此泉水质极为清冽,最适合煎茶,宋徽宗时 为宫廷贡品,清康熙、乾隆下江南时多有品题。②"味永"句:杜甫《佳 人》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这句是说惠山的泉水水质不会 因出山而改变。 ③有锡:无锡县曾名有锡。这句是说二泉在无锡知 名度最高,它物不能与之相争。 ④中泠:中泠泉,在江苏镇江金山 下,现已为积沙所湮。唐人认为此泉煎茶最佳,故称"天下第一泉"。 这句说二泉不在中泠泉之下。
梦 江 南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①。自是琼花偏得月②,那应金粉不兼香③。 谁与话清凉。
①佳丽:指风景美丽。南齐谢胱《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 王州。"维扬:扬州的别称。 ②琼花:扬州后土祠古付有琼花一株, 相传为唐人所植,花色微黄而有香味。偏得月:菲扬州得月最多。 唐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匀无赖是扬州。" ③金 粉:指妇女的梳妆用品。
梦 江 南①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②。立马江山千里目③,射蛟风雨百灵趋④。 北顾更踌躇⑤。
①此首及下一首写镇江。康熙于十月二十三日从仪真渡江到达镇江, 二十四日游金山、焦山。 ②铁瓮:铁瓮城,江苏镇江县子城,在北 固山前,为三国时孙权所建,因其深狭坚固,号铁瓮城。南徐:州 名,南朝宋时在京口置南徐州,即今江苏镇江市。 ③立马:金完颜 亮诗:"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千里目:唐王之涣《登 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句实写作者随康熙登上 金山极目远眺千里江山的情景。④"射蛟"旬:想起当年汉武帝射蛟之事。据《汉书·武帝纪》,汉武帝曾亲自射蛟江中。百灵:指各方神 灵。 ⑤"北顾"句:向北眺望,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
梦 江 南
江南好,一片妙高。砚北峰峦米外史②,屏间楼阁李将军③。金碧 矗斜曛④。
①妙高:即妙高峰,为金山最高处,常有浮云缭绕,景致绝佳。 ② 砚北:指几案朝南,人坐在砚的北边。米外史:宋代著名画家米芾(1 051一ll07),字元章,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其山水画独具 一格。这句说妙高峰浮云缭绕,美妙如米芾画中的峰峦。③李将军: 李思训(651-716),唐宗室,善画山水,用青绿金碧重色,称金碧山 水。开元年间官武卫大将军,人称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亦善画,称 小李将军)。这句是说金山上的佛寺矗立在斜阳中,金碧辉煌,就好 像画屏上大李将军所画的亭台楼阁。 ④斜曛:落日的余晖。
梦 江 南
江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①,绿残红叶胜于花。无事 避风沙②。
①"香散"句:唐自居易《阶下莲》诗: "花开香散入帘风。"多在水: 指帘影多倒映在水中。 ②无事:不必,无须。这句是说江南没有风 沙,所以无须躲避。
3楼 梦 江 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①?急雪乍翻香阁絮②,轻风吹到胆瓶梅③。心字已成 灰④。
①恨因谁:因何事而伤感。 ②"急雪"句:谓闺房旁雪花翻飞,就好像柳絮 飘飞的样子。乍,忽然。香阁,香闺。絮,柳絮。《世说新语·言语》载: 晋代谢安的侄女谢道韫曾把雪花比喻为柳絮。 ③胆瓶:长颈大腹形状的花 瓶,以形似悬胆而得名。梅,指插在胆瓶中的梅枝。 ④心字:心字香,指 饰印有心字形状的香。古代闺房中常烧香以驱散潮湿的空气,增添温馨的氛 围。宋蒋捷《一剪梅》词:"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梦 江 南
新来好①,唱得虎头词②。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③。标格早梅 知④。
①新来:近来。 ②虎头词:指作者的好友顾贞观于康熙十七(或十八)年冬 天所作,并于当年除夕寄给作者的《浣溪沙'梅》词。虎头:东晋著名画家 顾恺之小字虎头,而顾贞观既与他同姓,又同为无锡人,故作者在此以虎头 借指顾贞观。 ③"一片 "两句:出自顾贞观《浣溪沙·梅》:"物外幽情世外 姿,冻云深护最高枝。小楼风月独醒时。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待他移影说相思。"冷香:指梅花的清香。 ④"标格"句:明王次回《题徐云 闲故姬遗照》诗:"天然标格早梅边。"标格:风格。此句意谓从早梅身上可知顾词的风格。
江 城 子
咏 史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①。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②。若问生涯 原是梦③,除梦里,没人知。
①凄迷:烟雾缭绕迷离的样子。 ②非雾非烟:指祥瑞的云。《史记.天官 书》: "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困,是谓卿云。 "神女 欲来: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事,指神女来时云雾缭绕。 ③"若问 "句:唐李商隐《无题》诗:"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如 梦 令
正是辘轳金井①,满砌落花红冷②。蓦地一相逢③,心事眼波难定④。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⑤。
①辘轳:井上汲水用的起重装置。金井:井的美称。李煜《采桑子》:"辘 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 ②砌:台阶。 ③蓦地:忽然。 ④"心事"句: 谓对方眼波横动,心事难猜。⑤簟纹:有花纹图案的凉席。宋苏轼《南堂》 诗:"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如 梦 令
黄叶青苔归路,展粉衣香何处①。消息竟沉沉②,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 雨,一半因风吹去③。
①屎(xi色)粉:屎即鞋子,木屐。屦粉指鞋子衬里的沉香屑。这里与"衣"都 是以衣物代指情人。 ②沉沉:消息隔绝。③"秋雨"句:用清朱彝尊《转应 曲》词句:"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如 梦 令
纤月黄昏庭院①,语密翻教醉浅②。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 见,珊枕泪痕红泫③。
①纤月:弯弯的月儿。 ②"语密"句:谓因对方情意深厚,使自己的醉意顿 时消退。 ③珊枕:珊瑚枕。红泫:红泪。泫,水点下垂。
4楼
采 桑 子
彤云久绝飞琼字①,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②? 香销被冷 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③。
①彤云:红霞,道家传说在仙人居住的地方有彤霞缭绕。飞琼:传说许飞琼 是西王母身边的侍女,后用来泛指仙女。这里代指所思念的人。字:书信。 这句说作者很久没有收到她的信了。②玉清:仙女名。这里指所思念的人。 ③心期:心愿。下弦:下弦月。
采 桑 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①,风也萧萧,雨也萧萧②,瘦尽灯花又一宵⑧。 不知何 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④。
①翻:演奏。乐府:本为汉代管理祭祀、巡行、宫廷所用音乐的官署,亦称 由官署采集来的民歌为乐府。后来将一切可以入乐的诗歌均称为乐府。词中 即从广义而言。 ②"风也"二句:宋蒋捷《一剪梅》:"秋娘渡与泰娘桥,风 又飘飘,雨又萧萧。"萧萧,象声词。 ③瘦尽灯花:烛花因蜡烛烧残而越来 越小。④谢桥:古时称所爱女子(或妓女)为"谢娘",因称其所居之处为"谢家 "、"谢家庭院"、"谢桥"等。作者《采桑子》(拨灯书尽)亦有"分付秋潮,莫误 双鱼到谢桥"之句。
采 桑 子
严霜拥絮频惊起①,扑面霜空,斜汉朦胧②,冷逼毡帷火不红③。 香篝翠被浑闲事④,回首西风,何处疏钟⑤,一穗灯花似梦中⑥。
①严霜:严寒的霜气。此句意为严寒的霜气卷起雪花如飞絮飘扬。 ②斜汉: 秋天的天河(银河)斜向西南,故称斜汉。③毡帷:毡做的帐篷。 ④香篝: 古代室内焚香所用的熏笼。⑤疏钟:稀疏的钟声。 ⑥穗:谷物等结的穗, 这里指灯花。
采 桑 子
那能寂寞芳菲节①,欲话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②。须知秋叶春 花促③,点鬓星星④,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⑤。
①芳菲节:指春天。芳菲,花草的芳香。五代毛熙震《后庭花》:"莺啼燕 语芳菲节,瑞庭花发。" ②一阕:一首。零:落。③秋叶春花:代指秋季春 天。 ④星星:喻白色。南朝谢灵运《游南亭》:"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 ⑤"遇酒"二句:李白《行路难》诗:"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采 桑 子
冷香萦遍红桥梦①,梦觉城笳②,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箜篌别后谁 能鼓③,肠断天涯,暗损韶华④,一缕茶烟透碧纱。
①冷香:清香的花香。 ②笳:胡笳,一种吹奏乐器。 ③箜篌:古代一种弹 拨乐器。 ④韶华:美好的年华。
采 桑 子
①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②,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 风光别③,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①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IEl时此日有登高、饮菊花酒、佩带茱萸 囊以消灾等习俗。 ②绝塞:遥远偏僻之地。木叶:落叶。 ③别:与众不同。
采 桑 子
咏 春 雨
嫩烟分染鹅儿柳①,一样风丝②,似整如欹,才着春寒瘦不支。凉侵晓梦轻 蝉腻③,约略红肥④,不惜葳蕤⑤,碾取名香作地衣⑥。
①鹅儿柳:浅黄似雏鹅毛色的嫩柳。 ②风丝:因风飘飞的柳枝。 ③蝉腻: 轻盈透明的蝉鬓。腻,滑泽。 ④红肥:指花朵因雨水滋润而更加鲜艳。 ⑤葳蕤(w百irui):花草茂盛的样子。 ⑥地衣:地毯。秦观《阮郎归》:" 秋千未拆水平堤,落红成地衣。"
采 桑 子
塞上咏雪花①非关癖爱轻模样②,冷处偏佳,别有根芽,
不是人间富贵花③。 谢娘别后谁能惜④,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⑤。
①此词所写的是冬景,当作于康熙十七年(1678)十月扈驾巡视北边时。 ② 癖爱:特别喜欢。轻模样:指雪花轻轻飞扬的样子。宋孙道绚《清平乐。雪》: "悠悠飓飚,做尽轻模样。" ⑧富贵花:指牡丹或海棠之类的花。 ④谢娘: 指南朝谢道韫,谢道韫曾咏过雪花。《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见雪因风 而起,问子侄辈何物可比,有答以"撒盐空中差可拟"者,谢道韫则日:"未 若柳絮因风起。" ⑤西风:秋风。瀚海:指沙漠。唐高适《燕歌行》:"校 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5楼
采 桑 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①。
谁怜辛苦东阳瘦②,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③。
①窗间:原作"间窗"。懊依:忧愁,烦恼。 ②东阳:地名,在今浙江省,南朝沈约曾任东阳 太守。东阳瘦,指沈约身体消瘦。《南史·沈约传》:"(沈约)以书陈情于(徐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③"一片"句:明王次回《寒词》: 个人真与梅花似,一片幽香冷处浓。"
采 桑 子
海天谁放冰轮满①,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凉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②,那是今生,可奈今生③,刚作愁时又忆卿。
①冰轮:月亮。 ②碧落:天空。 ③可奈:怎奈。
采 桑 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①,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②,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①春心:由春景引发的情怀。 ②兰襟:香洁的衣襟,喻指良友。一说指美女之衣衫。
采 桑 子
拨灯书尽红笺也①,依旧无聊,玉漏迢迢②,梦里寒花隔玉箫③。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④,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⑤。
①红笺:红色的信纸。 ②玉漏:玉制的漏壶,用作计时器。 ③寒花:寒冷季节所开之花, 一般指菊花。玉箫:人名,为唐代姜使君的侍女,韦皋的情人,两人一别七年,玉箫不见韦 皋回来相会,绝食而死。典出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三。这句说与所爱的女子音讯隔绝,只 能在梦中相逢。 ④萧萧:风声。⑤双鱼:书信。《文选·古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 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用双鱼、双鲤指书信。谢桥:谢娘桥,代指情人的住所。 见前《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注④。14
采 桑 子
凉生露气湘弦润①,暗滴花梢,帘影谁摇,燕蹴风丝上柳条②。
舞余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③,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④。
①湘弦:琴瑟之弦,这里代指琴瑟。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称琴瑟的弦为湘弦,即湘灵所鼓之瑟弦。 ②蹴(cO):踏,逐。 ③檀粉:香粉。 n):被子。
采 桑 子
土花曾染湘娥黛①,铅泪难消②,清韵谁敲③,不是犀椎是凤翅④。
只应长伴端溪紫⑤,割取秋潮⑥,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箫⑦。
①土花:器物因受泥土侵蚀而留下的锈迹斑点。湘娥:舜的妃子女英、娥皇。黛:女子画眉 之物,这里代指女子的眉毛。这句说湘妃竹上斑痕累累,暗指所爱女子已死去。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②铅泪:lIEN。唐李贺《金铜仙 人辞汉歌》:"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后称眼泪为铅水。这里也指湘妃竹上的 斑渍。③清韵:清雅和谐的声音,这里指风吹竹林发出的声音。 ④犀椎:用犀牛角制成的 小槌,为打击乐器。凤翅:形状像凤凰的首饰。 ⑤端溪紫:用广东德庆县端溪所产石制成 的紫色砚台,即端砚。这句说所爱女子不该死去,而应常在书桌前陪我。 ⑥ 指女子的眼睛。唐李商隐《房中曲》:"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⑦方响:打击乐器,由 十六枚厚薄不一的铁片制成,分两排悬在架上,用小槌击打。玉箫:见前注。这两句表达睹 物思人的悲痛。
6楼 采 桑 子
白衣裳凭朱阑立①,凉月趋西②,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③。
残更目断传书雁④,尺素还稀⑤,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⑥。
①朱阑:红色的栏杆。明王次回《寒词》:"况复此宵兼雪月,白衣裳凭赤 栏干。" ②趋(su6):走。趱西:向西落下。③岁晏:岁末。 ④传书雁:古代传说鸿雁能为人传递书信。⑤尺素:书信,古人将书信写在一尺见方的素 绢上,故名。⑥准拟:料想,希望。宋晏几道《采桑子》:"秋来更觉销魂 苦,小字还稀,坐想行思,怎得相看似旧时。"
采 桑 子 谢家庭
院残更立①,燕宿雕梁②,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③。 此情已自成追 忆④,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①谢家庭院:见《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注④。 ②雕梁:屋梁的美称。 唐李中《燕》:"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 ③"不辨"句:反用元稹《杂 忆五首》其三:"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④"此情"句:李商隐 《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采 桑 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①,心绪凄迷,红泪偷垂②,满眼春风百事非③。 情知此后来无计④,强说欢期⑤,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⑥。
①才道:才知道。宋晏几道《醉落魄》词:"心心口口长恨昨,分飞容易当 时错。"又宋刘克庄《忆秦娥》词:"古来成败难描模,而今却悔当时错。" ②红泪:血泪,美人泪。 ③"满眼"句:唐李贺《三月》诗:"东方风来满眼 春,花城柳暗愁杀人。"宋赵彦端《减字木兰花》词:"满眼春风,不觉黄梅 细雨中。" ④无计:无法。 ⑤欢期:佳期。 ⑥"落尽"句:唐郑谷《下第退 居二首》之一:"落尽梨花春又了,破篱残雨晚莺啼。"宋梅尧臣《苏幕遮》 词:"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台 城 路 洗妆
台①六宫佳丽谁曾见②,层台尚临芳渚③。露脚斜飞④,虹腰欲断⑨,荷叶 未收残雨。添妆何处⑨。试问取雕笼⑦,雪衣分付⑧。一镜空潆⑨,鸳鸯拂 破白蓣去。 相传内家结束⑩,有忆装孤稳,靴缝女古⑩。冷艳全消⑥,苍苔玉匣,翻出 十眉遗谱⑩。人间朝暮。看胭粉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⑩,绾风深 夜语。
①洗妆台:本为金章宗为李宸妃所建之添妆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北海公园琼 华岛上,但当时人误为辽萧太后的梳妆台。本篇所咏即辽萧太后事。 ②六 宫:相传皇帝后宫有正宫一,燕宫五,合为六宫。唐自居易《长恨歌》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③层台:高台,高大的宫殿。芳渚:长有芳草的水边。唐王勃《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④露脚:残露。唐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吴质不眠 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⑤虹腰:彩虹。这里指拱桥,即北海公园太液 池上的永安桥。虹腰欲断是说水将要漫过拱桥。宋吴文英《喜迁莺》词:" 向虹腰、时送斜阳凝伫。" ⑥添妆:指向后妃赠送财礼,这里借指洗妆台。 ⑦雕笼:雕花的笼子,这里代指笼中鸟。 ⑧雪衣:白鹦鹉。此鸟非常聪慧, 洞晓人言,唐玄宗及杨贵妃呼之为"雪衣女",左右呼为"雪衣娘"。事见郑处 诲《明皇杂录》。分付:表示出来。宋吕本中《蝶恋花》词:"睡起小奁香 一缕。玉篆回纹,等个人分付。"这两句说只有笼中的鹦鹉能回答了。 ⑨一 镜:指太液池 水。 ⑩内家:又称大内,指皇宫,亦代指宫女。
台 城 路
上 元①
阑珊火树鱼龙舞②,望中宝钗楼远③。秫羁余红,琉璃剩碧④,待嘱花归缓 缓⑤。寒轻漏浅⑥。正乍敛烟霏,陨星如箭⑦。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莫恨流年逝水⑧,恨销残蝶粉⑨,韶光忒贱⑩。细语吹香⑩,暗尘笼鬓⑥, 都逐晓风零乱。阑干敲遍。问帘底纤纤⑩,甚时重见?不解相思,月华今夜 满@。
①上元:指正月十五元宵节,旧时有看花灯的习俗。 ②阑珊:稀落。火树: 喻指灿烂的灯火。鱼龙舞:指舞蚌壳灯及耍龙灯之类。宋辛弃疾《青玉案》 词:"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③宝钗楼:汉武帝时营建,故 址在今陕西咸阳市。此泛指酒楼。 ④棘辑、琉璃:均为宝石名。棘鞠,红 色宝石之一种,即红玛瑙,相传产于古棘鞫国,故名。此二句指灯火渐稀。 ⑤"待嘱"句:谓人慢慢地归家。 ⑥漏浅:指快天亮。漏,古时一种计时的 工具。 ⑦陨星:此指烟火。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如雨。" ⑧流年逝水:语出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⑨蝶粉:指妆粉。 ⑩韶光忒贱:语出汤显祖《牡丹亭·游园》: "锦屏人忒看得韶光贱。" ⑩吹香:指女子说话时口中散发出的香气。 ⑩暗 尘:夜间看不清的尘雾。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 逐人来。" ⑩帘底纤纤:指帘下露出的女子纤足。 ⑩月华:月光。宋周邦 彦《水调歌头》:"今夕月华满,银汉泻秋寒。"
台 城 路 口彬巩少塞外七夕①白狼河北秋偏早②,星桥又迎河鼓③。清漏频移,微云 欲湿,正是金风玉露④。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里才诉。只恐重逢,明 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⑤,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⑥,毕竟随 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孙⑦,笑人愁似许。
①塞外七夕:七夕,指农历七月初七。作者康熙二十二年,(1683)与二十三 年(1684)的七夕先后两次扈驾出巡边塞。此词当写于其中的一次出巡时。 ②白狼河:古称白狼水,即今辽宁省的大凌河。 ③星桥:传说中银河上的 鹊桥。河鼓:俗称牵牛星。《尔雅》:"河鼓谓之牵牛。" ④金风:秋风。 玉露:晶莹如玉的露珠,指秋露。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 畔,可是金风玉露时。" ⑤瓜果筵前:旧时民间习俗,七夕夜妇女结彩楼, 穿七孔针,陈设瓜果酒脯于庭中以乞巧。事见《荆楚岁时记》。 ⑥相思一 叶:用红叶题诗之典故,事见唐孟綮《本事诗·情感》。 ⑦天孙:即织女星。
7楼 玉连环影①
何处,几叶萧萧雨②。湿尽檐花③,花底人无语。掩屏山④,玉炉寒⑤, 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⑥。
①词谱中无此调,可能是作者的自度曲。 ②几叶:即几点。萧萧:象声词, 形容风雨声。此句谓下着零零星星的小雨。③檐花:屋檐前的花。 ④屏山: 屏风。古时屏风多绘有山的图案,故称。 ⑤玉炉:香炉的美称。此句是说 香炉里的檀香燃尽。 ⑥两眉愁聚:愁苦地皱着双眉。
洛 阳 春
密洒征鞍无数,冥迷远树。乱山重叠杳难分,似五里、潆潆雾①。
惆怅琐窗深处②,湿花轻絮③。当时悠扬得人怜④,也都是、浓香助。
①"五里"句:《后汉书·张霸传》附张楷:"(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梁 元帝《咏雾》诗:"五里生远雾,三晨瘩城闽。" ②琐窗:雕有花纹的窗户。 ③湿花:雪花。轻絮:亦指雪花。 ④悠扬:形容雪花轻盈飘落。宋孙道绚《清平乐·雪司》:"悠悠飚飚,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 竹上。"
谒 金 门
风丝袅①,水浸碧天清晓②。一镜湿云青未了③,雨睛春草草④。 梦里轻螺谁扫⑤,帘外落花红小。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①风丝:因风飘荡的柳丝。袅:草木柔弱细长的样子。 ②水浸碧天:谓碧 蓝的天空倒映在水里。清晓:清晨、清早。 ③一镜湿云:指倒映在水面的 云。一镜,谓水平静如镜。青未了:杜甫《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 青未了。"未了,不尽。④草草:匆促。宋张炎《采桑子》词:"客里看春多 草草。" ⑤轻螺谁扫:谁人替域眉。轻螺,意即细眉。螺即黛螺,青黑色 颜料,可用来画眉,因作女子眉毛的代称。扫,画。
四 和 香
麦浪翻晴风飑柳①,已过伤春候②。因甚为他成俘偬③,毕竟是、春拖逗 ④。 红药阑边携素手⑨,暖语浓于酒。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①飚(zh6n):风吹使摆动。 ②候:时令,时节。 ③倡憾(ch6nzhou):憔 悴,烦恼。 ④拖逗:惹起,引逗。 ⑤红药:芍药。宋赵长卿《长相思》 词:"药阑东,药阑西,记得当时素手携,弯弯月似眉。"
海 棠 月
重檐淡月浑如水①。浸寒香、一片小窗里②。双鱼冻合⑧,似曾伴、个人 无寐。横眸处,索笑而今已矣④。
与谁更拥灯前髻⑤。乍横斜、疏影疑飞坠⑥。铜瓶小注⑦,休教近、麝炉 烟气⑧。酬伊也,几点夜深清泪。
①重檐:外檐下再安板檐称重檐, ②寒香:梅花的香气。唐杜牧《早春寄 岳州李使君》诗:"返照三声角,寒香一树梅。"唐罗隐《梅花》诗:"愁怜 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这里代指梅花。 ③双鱼:双鱼洗,上面 镌刻有双鱼形象的盥洗器皿。一说为砚台名。冻合:结冰。苏轼《雪诗》: "石泉冻合竹无风,夜色沉沉万境空。" ④索笑:求笑。杜甫《舍弟观赴蓝 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吴绮《风流子·西湖》词:"空记寻香梅市,索笑桃门。" ⑤灯前髻:汉伶玄《赵飞燕 外传》附伶玄自叙:"通德(伶玄妾,曾为汉成帝宫婢)占袖,顾示烛影,以 手拥髻,凄然泣下,不胜其悲。"宋刘辰翁《宝鼎现》词:"又说向.灯前拥 髻,暗滴鲛珠坠。"⑥疏影句:疏影指梅花稀疏的影子,宋林逋《山园小梅》 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⑦小注:用来盛水的器皿。 ⑧麝炉:燃有麝香的香炉。古有麝香不宜于花的说法。
金菊对芙蓉 上 元
金鸭消香①,银虬泻水②,谁家夜笛飞声③。正上林雪霁④,鸳凳晶莹⑤。 鱼龙舞罢香车杳⑥,剩尊前、袖掩吴绫⑦。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 灯。
追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⑧,回首飘零。但九逵烟月⑨,依旧笼明。楚 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⑩。小窗残酒,阑珊灯炖⑩,别自关情。
①金鸭:铜制的鸭形香炉。消香:炉中的檀香已燃尽。 ②银虬:古漏刻上 的播水壶作龙口以吐水,龙IZl用银制成,故称之银虬。 ③"谁家"句:李 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④上林:即 上林苑。秦汉时皇家园林,故址在今陕西长安郊外。此指北京的皇家宫苑。 ⑤甏(zh6u):井壁。鸳甏:指用鸳瓦砌的井壁。 ⑥鱼龙舞:指各种动物 形状的花灯。 ⑦吴绫:古时吴地出产的一种丝织品。 ⑧火树星桥:形容 元宵灿烂的灯火。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⑨九逵:都城四通八达的大路。⑩"楚天"三旬:当是怀念湖南友人张纯修。 张纯修字子敏,号见阳。曾为纳兰性德编印《饮水词》,其序中谓"容若与 余为异姓兄弟"。据《湖南省职官志》,张纯修康熙十八年(1679)出任湖南 江华县令。词中"江城"可能即指江华县城。当年清兵攻入湖南,一时烽火四 起。作者《送张见阳令江华》诗亦云:"楚国连烽火,深知作更难。" ⑩阑 珊:稀疏。灯她(×i台):蜡烛的余烬。
8楼 点 绛 唇
一种蛾眉①,下弦不似初弦好②。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③。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④。
①一种:犹言一样、同是。蛾眉:蚕蛾的触须弯曲细长,故用以比喻女子 的盾毛。此借指月亮。 ②下弦:指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的月亮。初弦:即上弦,指农历每月初八前后的月亮。③庾郎:即庾信,有《伤心赋》。 作者二十三岁丧妻,故以庾信自况。 ④又下西楼:指月落。
点 绛 唇咏 风 兰①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④,
且为东风住。忒煞萧疏③,争耐秋如许④。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 雨⑨。
①风兰:兰花的一种,开白色的花,微香。 ②凌波:在水上行走。这句说 兰花在风中摇曳生姿的姿态好像凌波仙子,轻灵飘逸。三国魏曹植《洛神 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③忒煞:太,过于。萧疏:稀疏。 ④争奈: 怎奈。 ⑤湘江:此词是作者为张见阳所画兰花题的诗,张见阳在康熙十八 年任湖南江华县令,故此句特别提到湘江。
点 绛 唇
寄南海梁药亭①一帽征尘,留君不住从君去④。片帆何处.南浦沉香雨③。 回首风流,紫竹村边住④。孤鸿语,三生定许⑤,可是梁鸿侣⑥?
①梁药亭:作者的好友梁佩兰(16301705),字芝五,号药亭,广东南海县 人,清初著名诗人,与屈大均、陈恭尹并称为"岭南三大家"。康熙二十七年 (1688)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有《六莹堂前后集》十六卷。《清史列传》 卷七十一有《梁佩兰传》可参。 ②"留君"句:宋蔡伸《踏莎行》词:"百计 留君,留君不住。留君不住君须去。" ③南浦:南面的水滨,泛指送别之 处。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朝梁江淹《别 赋》:"春草碧丝,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沉香:沉香浦,在今 广东南海琵琶洲。相传晋广州刺史吴隐之曾在这里投下沉香,故名。事见 《晋书·良吏传》。梁佩兰当时就在南海,故云。这两句说梁佩兰将要乘船 回到多雨的家乡。④紫竹村:未详,可能是北京西郊紫竹院附近的一处村 庄。 ⑤三生:佛家语,指前生、今生和来生。 ⑥梁鸿:字伯鸾,系汉扶 风平陵人,家贫而好学,尚气节,为隐逸之士,与妻子孟光相敬如宾。事 见《后汉书·逸民传》。这两句说如果人真有三生的话,那么梁佩兰一定是 与梁鸿同类的贤人。
点 绛 唇
黄花城早望①五夜光寒②,照来积雪平于栈③。西风何限④,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①黄花城:在今北京怀柔县境内。 ②五夜:古代将一夜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故称五夜,即五更。 ③栈:木栅栏。 ①何限:多少。
点 绛 唇①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②,形影空酬酢③。 萧寺怜君④, 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⑤,一阵槐花落。
①张草纫《纳兰词笺注》卷一将此词系于康熙十七年(1678)秋。 ②不成: 犹言难道。孤酌:即独酌,独自一人饮酒。 ③酬酢:应酬。此句反用李白 《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意。 ④萧寺:泛指佛寺庙宇。 唐李肇《国史补》卷中:"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 ⑤夕阳 吹角:宋陆游《浣溪沙》词:"夕阳吹角最关情。"吹角,指号角声。
浣 溪 沙
消息谁传到拒霜①,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 ②,玉钗敲竹信茫茫③,黄花开也近重阳。
①拒霜:木芙蓉花的异名,俗称芙蓉或芙蓉花,因其仲秋开花,耐寒,故 称拒霜。 ②银蒜:制成蒜形的银块,悬在帘下压住帘子以免被风吹起。苏 轼《哨遍》词:"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 ③玉钗敲竹:用玉 钗轻轻敲竹以排遣愁怀。唐高适《听张立本女吟诗》:"自把玉钗敲砌竹, 清歌一曲月如霜。"五代孙光宪《浣溪沙》词: "春梦未成愁寂寂,佳期难 会信茫茫。"
浣 溪 沙
雨歇梧桐泪乍收①,遣怀翻自忆从头,摘花销恨旧风流②。 帘影碧桃人已 去③,展痕苍藓径空留④,两眉何处月如钩? 。
①雨歇梧桐:唐温庭筠《更漏子》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 " ②摘花销恨: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二"销恨花"条:"明皇于禁 苑中,初,有千叶桃盛开,帝与贵妃日逐宴于树下、,帝日: '不独萱草忘 怀,此花亦能销恨。...③碧桃人已去:唐崔护《题都城南庄》涛:"人面不 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④屎(xi色)痕:即鞋痕、脚印。屎,木板拖 鞋。径:小路。
浣 溪 沙
欲问江梅瘦几分①,只看愁损翠罗裙②,麝篝衾冷惜余熏③。
可耐暮寒长倚竹④,便教春好不开门⑤,枇杷花底校书人⑥。
①江梅:野梅。宋范成大《梅谱》:"江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问水滨荒寒 清绝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疏瘦有韵,香最清。"宋程垓《摊破江城子》 词:"一夜无眠连晓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叶梦得《临江仙》词: "学士园林人不到,传声欲问江梅。" ②愁损:因愁情而使人消瘦。这两句 以梅喻人,意为要想知道梅树瘦了几分,只要看她的腰肢如何消瘦就知道 了,实则指人内心的愁苦。 ③麝篝:燃烧麝香的熏笼。余熏:麝香燃后的 余热。五代韦庄《天仙子》词:"绣衾香冷懒重熏。"宋张元于《浣溪沙》词: "别来长是惜余熏。" ④可耐:可奈,无可奈何:杜甫《佳人》诗:"天寒翠 袖薄,日暮倚修竹。" ⑤便教:即便是,纵然是。 ⑥校书人:唐王建《寄 蜀中薛涛校一勘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薛涛是唐代名妓, 能诗,故后世称能诗文的妓女为女校书。这里借指花下读书人。
9楼浣 溪 沙
泪渑红笺第几,唤人娇鸟怕开窗,那能闲过好时光。
屏障厌看金碧画②,罗衣不奈水沉香③,遍翻眉谱只常④。
①渑:沾湿。红笺:红色信纸。 ②金碧画:唐李,思、李昭道父子的画金 碧辉煌,故后世称其画为金碧山水。 ③水沉香:即沉香。落叶亚乔木,产 于亚热带,木材是名贵的熏香料,能沉于水,故又名水沉香。 ④眉谱:古 时女子画眉的画样。
浣 溪 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①,落梅横笛已三更②,更无人处月胧明③。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④。
①画屏:绘有彩画的屏风。杜牧《秋夕》诗:"红烛秋光冷画屏。" ②落梅: 指《落梅花》,古笛曲名。李白《司马将军鼢:"向月楼中吹落梅。"《与史 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③月 胧明:月色朦胧。唐元稹《嘉陵驿》诗:"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 明。"④断肠声:杜甫《吹笛》诗:"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又自居易《长恨歌》:"夜雨闻铃肠断声。"
睡起惺忪强自支①,绿倾蝉鬓下帘时②,夜来愁损小腰肢。 远信不归空伫 望⑧,幽期细数却参差④,更兼何事耐寻思?
①惺忪:因刚醒而眼睛模糊不清:强自支:打起精神,支撑住自己。 ②绿 倾蝉鬓:形容低垂着头,头发偏堕的样子。绿,指妇女似绿云的头发。蝉 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因轻薄似蝉翼,故称蝉鬓。 ③远信不归:指对 方没有来信。 ④幽期:男女问的私约。参差:不齐貌。此指错过了相会的 日期。
浣 溪 沙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蓣洲①,西风听彻采菱讴②。 沙岸有时双袖拥③,画船何处一竿收④,归来无语晚妆楼。
①白蓣洲:泛指长满白蓣的沙洲。温庭筠《梦江南》词:"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薪洲。" ②采菱讴:采菱人所唱的歌曲。 ③双袖:借指美女。这句 说岸边有时美女云集的热闹景象。 ④一竿:渔人的代称。五代李煜《渔父 词》:"浪花有意千萤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赤酒.一竿身.世如依有几。 人。"
浣 溪 沙
脂粉塘空遍绿苔①,掠泥营垒燕相催,妒他飞去却飞回。 一骑近从梅里过 ②,片帆遥自藕溪来③,博山香烬未全灰④。
①脂粉塘:溪名,传说西施曾在此沐浴。南朝梁任肪《述异记》:"吴故宫 有香水溪,俗云西施浴处,又呼为脂粉塘。" ②梅里:地名,在今江苏无 锡东南,又名泰伯城。 ③藕溪:在无锡西北三十里。 ④博山:博山炉, 香炉。香烬:香已烧完。 浣 溪 沙
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①,闲看燕子教谁飞。 一水浓阴如罨画 ②,数峰无恙又晴晖,溅裙谁独上渔矶③。
①黄梅时节:宋赵师秀《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霏微:景象朦胧。 ②罨画:色彩杂饰的图画。 ③溅裙:水边洗衣。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 石滩。梁简文帝《和人渡水》诗:"婉娩新上头,溅裙出乐游。"清顾贞观《画 堂春》词:"溅裙独上小渔矶,袜罗微溅春泥。"
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①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②。 一片晕红疑着雨 ③,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④。
①词题原本无,据它本增补。《香严词》:清初词人龚鼎孳的词集。龚鼎 孳与钱谦益、吴伟业并称清初文坛"江左三大家"。②经年:一年或一年以上。 ③晕红:形容海棠花的色泽。疑:原作"才"。宋王秀《倦寻芳》:"倚危栏, 登高榭,海棠着雨胭脂透。" ④倩魂销尽:感触很深。倩魂,美好的心魂。 浣 溪 沙
咏五更和湘真韵①微晕娇花湿欲流②,簟纹灯影一生愁③,梦回疑在远山 楼④。
残月暗窥金屈戌⑤,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①湘真:即陈子龙。陈子龙(16081647),字人中、卧子,号大樽、轶符, 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几社领袖,因抗清被俘,不屈投水殉难。其 阋集名《湘真阁词》。本篇所和为陈子龙的《浣溪沙·五更》,原词为:" 半枕轻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悠悠,角声初到小红楼。风动残灯摇绣幕, 花笼微月淡帘气气钩,陡然旧恨上心头。" ②微晕:天刚亮。 ③簟(dien) 纹:竹席的纹路。 ④远山楼:明王次回《梦游》诗:"绣被鄂君仍眺赏, 篷窗新署远山楼。" ⑤金屈戌:门窗上铜制的钮环,这里代指闺房。李商 隐《骄儿》诗:"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戌。"
浣 溪 沙
伏雨朝寒愁不胜①,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②。 漫惹炉烟双袖 紫③,空将酒晕一衫青④,人间何处问多情。
①伏雨:连绵不断的雨。杜甫《秋雨叹》诗:"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 同一云。" ②"去年"句:这句回忆去年曾见一少女在杏树上摘花,与女伴比 试谁的动作更敏捷轻巧。吴伟业《浣溪沙》词:"摘花高处赌身轻。" ③炉 烟:熏炉中的烟。④酒晕:酒后脸上的红晕。陆游《宴西楼》诗:"烛光低 映珠帐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