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作文备考系列讲座2

 江山携手 2015-07-11
  
  (二)、关于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半命题作文,即命题只给考生一半的信息,而另一半由考生根据命题要求或提示予以补充。要求填写的内容有的是材料,有的是人名,有的是事情经历,有的是情感体验等。它比话题作文限制性强,比命题作文相对宽松,有一定自由度。目前中考半命题形式基本形成“命题+提示”的形式。也就是说,题目中要求被补充的部分,提示中会给出几个备选项目,因而考生不存在审题障碍,能迅速完成补题任务。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表现在将半命题变为命题,其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1、点示范围的补题
  如文题《在___的日子里》(河南中考题),这里可以补写“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或“在迎接中考的日子里”;再如《在___中成长》可以补写为《在渴望中成长》、《在拼搏中成长》补写后的文题是一个宽题,我为什么“渴望”或“拼搏”,我怎么样“渴望”或“拼搏”,结果对我成长有何影响……
  2、突现材料式补题
  这种形式的补题突现了作者最为熟悉的题材,它表示作者没有取材的困难,全篇文章将用作者选定的材料来表现一定的主题。
  如《____________,我成长的伙伴》(2004年浙江绍兴中考题目)、《_________,触动我的心灵》(2004年江西南昌中考题目)等作文,我们既要紧扣提示,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实际,又要注意题目中词语的巧妙恰当的组合搭配。如可以写《书,我成长的伙伴》或《亲情,我成长的伙伴》,《泪水,触动我的心灵》、《那件事,触动我的心灵》等,我们千万不可随意填补一个与自己生活实际不相关的题目,而叙写时又感无从下手。
  3、立意角度式补题。
  这种形式的补题将文章的立意方向作了确定,这样作者必须选出一定的材料来表现这种立意。如《生活需要___》,我们可以在文题后填上“爱、阳光、友谊、追求、拼搏、激情……”这样我们所填的内容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立意的角度就围绕该内容来确定。
  4、综合因素式补题
  这种形式的补题最为自由,因为它既能为作者确定题材,又能为作者突现立意方向。
  如《___让我___》,这种题目并不常见,我们可以写《关爱让我幸福》这样作者就可以选取“亲情、友情”等方面的内容来写了。
  补题是半命题作文的关键,直接影响作文的成败。在考场上将半命题填充为完全命题时,要注意如下方面:(1)要认真读题。要看题目中有没有举例性的提示、语言说明性提示以及限制性的要求,提示里的选项有时不是你最理想的,你可以选择自己更为熟悉的。如果有限制要求,有的则要进行理解,有的可视作参考,有的则要遵从;(2)对填充后的题目要从语意、语法、语感的角度进行检查,做到简洁、明确、生动、通顺。尽量避免很长的题目、表意不明的题目和填充后搭配有误的题目。题目填好后要回过头来与要求对照。
  佳作赏析
  我深深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
  小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古诗,什么“皎皎河汉女”,什么“尘埃不见咸阳桥”,等等,等等。我每背一首,就得到妈妈一个及时的奖励:一张欣慰的笑脸,一个充满爱意的亲吻。从那时起,我就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并发誓长大后一定要读好多好多的书来丰富自己。
  长大后,小人书、连环画已经被古典、西方文学所代替。我读着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会有一种蚕吃桑叶般的快感,同时有个声响缠绕于耳旁:极洪大又极细切,极远又极近,像泉水流经山谷,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我知道,那是心灵与作品的共鸣。有人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每每与作品产生共鸣时,我就深深体会到这种乐趣。
  我遨游书海中,天南地北,四方八极都令我的心自由来往。我虽没有到过北国祁连,却有“祁连雪山在眼前”的感觉;虽没有成年,却也懂得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悱恻缠绵。我和徐志摩一起“作别西天的云彩”,和三毛—起去眺望大漠星空,和席慕容一起去欣赏那海滩上捡贝壳姑娘的身影,和戴望舒一起去雨巷中寻找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女孩……每每我与古今名贤一起来往游玩的时候,我就深深感到读书的乐趣。
  古今名家写诗、著书都是反复锤陈、修改而成稿,但也不免有缺少灵感之时。杜甫有一首诗这样描写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读到此处我就想,如果把“臣”字改成“爷’’字,不更能表现李白酩酊大醉时狂放不羁的个性吗?想到这儿,似乎杜甫也要来拜自己为一字之师了。每每觉得自己与作者并驾齐驱时,我就深深感到了读书的乐趣。
  读书可以明智,可以修德,可以养性,可以育人……好读书,是当今社会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品质。我暗自庆幸我有这样一个好习惯,也庆幸自己能深深感受到它的乐趣所在,拥有此举,今生何憾?
  [简评]这是一篇考场作文。本文成功的关键在于作者抓住了“乐趣”这个题眼,并紧扣题眼组材行文。文章既有阅读感受的细致描写,又有阅读内容的高度概括,二者有机地结合,将小作者阅读的体会与收益流畅洗练地表现了出来。虽是一篇千字短文,却较为丰富地展现了当今青少年读书学习、追求知识的热情。结尾采用排比句式,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深化了文章中心。
  我发现棋如人生
  从四年级开始,我学会了下象棋,渐渐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反映着偌大的人生。
  两人对弈,胆大者棋风泼辣,刚开局便全线出击,奋勇前进,大有“气吞山河”之势;胆小者重于防守,步步为营,举棋不定,惟恐一招致败,便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稳重的人深思熟虑,棋风矫健,貌似平静,却早已成竹在胸;轻浮的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行棋不思后果,终因一叶蔽目而全局败北;工于心计的高手第一局故意输给对手,增其傲气,灭其防备之心,而暗探对手套路,以谋对策,且言“君子让头局”,真可谓名利双收,尔后避人之长,攻人之短,处处陷阱,请君入瓮,直杀得对手连局皆输,俯首称臣为止;高傲自大之徒往往瞧不起对手,摆出一副惟我独尊、盛气凌人之势,对手也往往被“震”住了,此等人心理虽胜人一筹,但并无真才实学,也难有胜局……人们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态都在这楚河汉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棋之静,如一池春水,波澜不兴;棋一旦化静为动则狼烟四起,杀戮大开,双方死伤无数,这气势决不亚于硝烟滚滚的战场。
  棋逢对手确是一件快事,双方坐定,大战三百回合,直杀得天昏地暗,仍不分胜负,双方都
  免不了心情烦躁,偶尔大意失荆州,被对手抓住机会,穷追不舍,确认败局已定,胜利无望,忽又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回马一枪,直捣黄龙,对手亦无防备,终以败局告终。此时顿觉特别畅快,回味无穷……
  其实人生也就是一局棋,生活便是对手,是不易言败的对手,自己也只有在行棋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完善自我,方能取得胜利。所以,与其说棋如人生,不如说人生如棋。
  [简评]文章由棋艺世界的输赢得失联想到生活之帆的顺逆进退,感慨尤深,哲理性强,可谓一篇以小见大、说理深刻的美文。
  我生活在理解沟通的集体中
  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我们即将奔向一个新的起点。此时,我是多么留恋这绚丽多彩的初中生活,多么留恋这个充满着理解沟通的班集体啊!那一幕幕动人的景象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初三上学期的一天,班里要召开一个班会,班会静悄悄地开始了。谁是第一个发言者呢?照例该是班长吧。我心里想着。
  教室里的角落里突然发出一阵桌椅的碰撞声——是她,这个班里最沉默寡言的人。她说:“我学习不好,总是给班里拉后腿,平时也总抬不起头来。”她顿了一下,接着说:“那次,我经过自己的反复复习,在考试中取得了一个令自己比较满意的成绩,可是一位同学拿过我的试卷看了一眼,然后就用那种诧异的神情望着我说:‘抄别人的吧?’我惊呆了,难道别人考好了就是抄的吗?”她终于抬起头,我看见她的眼睛里分明是在闪动着泪光。这一番大胆的表白,就像一面镜子,照得我们脸上火辣辣的。是啊!我们何曾想过当最后一名是什么滋味呢!我们又何曾去理解过她的苦衷呢!我们又何曾去帮助过她呢!
  一位男生不好意思地站起来,低着头说:“那个泼冷水的人就是我。我对不起你,真的,遇事我很少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想。请原谅我。今后,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你,真的。”
  这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个女同学再一次地站起来说:“谢谢!”我们都看见她的头抬起来了,班里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同学们纷纷走上讲台,诉说出压在心里的苦衷。班会开了一个多小时,可是大家似乎还没有说够。
  是啊,谁不愿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呢!我们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我们得到了一种从来没有得到过的特殊的幸福,这是一种被人爱,被人理解的幸福。我终于明白,同学们之间是需要理解沟通的,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我就生活在这个到处充满着理解沟通的集体中,我感到十分幸福。
  小雨中的回忆
  窗外,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这眼前的情景,竟跟我13岁那年在洋口泊儿湾捉蟹时的几乎一样。
  那年,我跟父亲到洋口去看望姑妈。姑妈专门煮了些上等的海味给我吃。我最偏爱的是那种姑妈不让多吃的大螃蟹!
  那海碗大的,蒸得发黄的大海蟹,揭开盖后,鲜黄鲜黄的蟹黄、嫩白嫩白的肉、腾腾的热气,阵阵清香——别说吃,就是想起来,也会使人直咽口水。家乡那小山沟里虽然有螃蟹,但那是些什么玩艺呢?瓶盖儿似的!怎能跟这大海蟹相比?
  每当我吃着这香喷喷的螃蟹时,多么想亲手捉几只呀!姑妈家里没有孩子陪我玩。于是,邻家那哥儿俩——大龙和小龙便成了我最好的伙伴。那年,大龙15岁,小龙12岁。一次,我们约好去泊儿湾捕蟹。可是第二天,捉弄人的鬼天却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我急得简直要哭。姑妈一个劲地说:“鸿儿,咱不去!那儿危险,天又下雨,可不得了!”“我不嘛,我跟大龙哥约好了的!”
  父亲气得直瞪眼。姑父却拿出他的蓑衣,笑着说:“让他去吧;大龙那孩子干事挺稳当的!”说着就给我穿好了蓑衣。姑妈只得送我出了屋门,又出了大门。一路上,她唠唠叨叨,一句话叮嘱了十遍。大龙哥带着小龙,扛着桨,提着大网桶走过来了。姑妈又嘱咐了他十几遍。
  上船了,雨依旧下着。姑父的蓑衣太大了,我穿着摇摇摆摆的,怪不利索的。大龙哥把自己的蓑衣脱下来跟我换,又让我和小龙进舱,他自己驾船。泊儿湾不远,一会儿就到了。我下了船,站在岸边的礁石上,一看:哪有螃蟹?!大龙哥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思,说:“等会儿潮退完了,蟹子就会上来的。”果然,一会儿潮退完了,露出了一块礁石突兀的地面。哈哈!一大群螃蟹蜂拥而来,乍一看,真有些怕人!
  大龙哥说:“鸿儿在上面等着,小龙跟我下去,要快捉!雨天的汛儿来的很快!”
  我看着他俩轻快地捉着螃蟹,手痒得不行,于是我也下去,伸手向一只大螃蟹抓去......可是,我的手反被它夹住了,疼得喊起来。大龙哥赶紧过来,用手指在螃蟹身上一弹,蟹钳便松开了。我又要抓,大龙哥忙说:“不能这么抓!要拿它的盖子!”他说着,又捉起一只。我照他的样子一试,果然行!一会儿的工夫,也捉了十几只哩!
  这时,大龙哥直起身子向远处一望,说:“行了,快上船!”我懵里懵懂,随着上了船。我正盯着网桶里反戈相击的大螃蟹,忽然觉得船身直晃,呀,好险!刚才那片礁石早被汛儿吞没了!我不禁佩服起大龙哥来。回家时,大龙哥非要把螃蟹都归我。“那不行!”我说,“船、桶是你们家的,再说......”
  “这是我阿爸说的!他说你是客人,我们没什么给你,送你一些螃蟹吧!你们快回莱芜了,让你姑妈蒸好了带回去!”
  几年过去了。不久前,我在报纸上看到,泊儿湾现在成了名闻遐迩的浅海养殖专业乡,还生产了独家产品“鲜蟹罐头”。我想,大龙、小龙哥俩,凭着从小练就的驾船弄潮的本领,这会一定在大显身手了。
  窗外,秋雨还在下着。儿时雨还在下着。儿时雨中捉蟹的快乐,是永难忘怀的!
  [评析]
  这是一篇中考满分作文,题目是半命题型《......的回忆》。作者补出了定语——“小雨中",限定了“回忆"特定的情境。文章运用倒叙的方法,从眼前窗外的小雨写起,追忆了13岁时在姑妈家在邻居大龙兄弟带领下在海湾捉蟹的经历。文中既写了事件的具体经过,又刻画了大龙的稳重、热情、能干。情节完整,条理清楚,人物形象鲜明。文章结尾又一次写到窗外的小雨,与开头照应,并且点明题旨——儿时雨中捉蟹的快乐永难忘怀。
  相关练笔
  (1)文题:我最爱________
  要求:先将文题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本文属半命题作文,文题中应补充的内容范围很广,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人和事,如爱文学、爱读书、爱运动、爱音乐、爱旅游、爱师长、爱兄弟姐妹等。写作本文首先要把最喜爱的对象填好,然后有条理地记叙爱的经历。但要注意经历一定要详细,否则便不足以说明问题。还要注意文题的“最”字,它表明不是一般的普通意义上的爱。这样才能记叙得有趣,突出文章的主旨。
  (2)文题:_____二三事
  要求;先将文题补充完整,根据补后文题的题意,选取有关材料,写成记叙文。可作适当的议论或抒情,也可叙议结合。
  提示:文题中补充的部分,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地方。二者比较,写人更好选材一些。但不论写什么,都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取有代表性的几件事或几种情况。因此,行文前一定要明确写作的中心,选择恰当的材料。如写人,要选自己熟悉的人,选择日常生活中能反映性格特点、精神品质的有意义的事;如写地方,也要选自己了解的地方,选择能表现地方面貌特征、发展变化的事例。写人时,要运用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式,具体形象地刻画人物;写地方时,要运用场景、情境、烘托等描写方式,生动地反映地方特色。应注意,所选事例一定要围绕同一个中心,表达共同的主旨。
  (3)文题:我渴望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通过完整的一件或几件事具体写出渴望的原因。以记叙为主,适当抒情、议论。
  提示:文题中的“渴望”表示急切地盼望,所以“渴望”的内容肯定是积极的、尚未实现的愿望。如渴望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友谊、平等、成功、得到尊重,甚至渴望父母不再争吵、有个宁静的小天地等。选取熟悉的、写起来有把握的来写。
  (4)文题:当_______的时候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成记叙文。
  提示:补充的内容应该是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如危险、关键、困难、紧张、欢乐等。这时题目就会构成一种情境,引出一种情节,如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帮助,父母师长的关怀等。以所填上的某一方面为内容,展开想象,写成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
  (5)_______引起的回忆
  要求;先补充题目,使之完整,然后写成记叙文。
  提示:能够“引起的”情况许多,比如一支钢笔、一张照片、一个日记本、一本书、一次活动以及一次表扬、批评、挫折等。可选择自己熟悉的补充文题,写起来也能顺手。既是“回忆”,自然要采用倒叙法,既是“引起的”,则这个事物或事件必须是和回忆的人和事有关系。如果“回忆”是某个人,就应选择一两件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事来写,如果“回忆”的是事,就要具体叙述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并表现出一个中心(或贬或褒,或抑或扬,要态度鲜明).
  (6)文题:他真_______
  要求:先补充完整题目,写成记叙文。题目中的“他”不能是报纸、杂志公开宣传的人物。
  提示:题目是个省去了判断词的判断句,“他”是判断的对象,副词“真”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判断的内容受副词“真”的修饰,一般为形容词或动词性质的词或短语。从
  语境上看,所判断的内容在色彩上并不固定——可褒、可贬、可中性。据此可补写如下
  容:怪、逗、棒、善良、刚强、大方、能吃苦、是个热心肠、小心眼等。从中选取自己最
  熟悉的,即可构思成文了。
  (7)文题:我为此而_________
  要求;补充完整题目,以记叙为主,叙议结合。
  提示:文题中应补充的内容,是陈述“我”怎么样的,而“我怎么样”又是“为此”而产生的。因此,补充的内容可以是“自豪”、“骄傲”、“快乐”、“伤心”、“内疚”等。写作该文要把“此”所指代事件叙述完整,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议论或抒情,达到突出中心的效果。
  (8)文题:乐在其中
  ——记一堂______课
  要求:完成副标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作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提示:写作本题应以记事为主,同时突出自己在事件中的感受。感情的基调要十分明确,整个事件要围绕一个“乐”字来写。当然,要把文章写得有水平,“乐”的含义就应是深层次的,有意义的,而不是一般的高兴。另外,所补充的内容,可以是实际的上课,如语文课、作文课、试验课等,也可以是“课”的比喻义。如敬老课、拥军课、尊师课等。
  (9)文题:美,在_________
  要求:将文题补充完整,写成记叙文,适当抒情或议论。
  提示:你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在迷人的清晨,在宁静的黄昏,在温暖的校园里,在温馨和睦的家庭中,在……你一定发现不少美的人、美的事……请你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补充到文题中,再把事件叙述完整,并恰当地议论或抒情,点明文章的中心。
  (10)2004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目: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11)文题: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12)2004年绍兴中考作文题目:_______,我成长的伙伴
  (13)2004年盐城中考作文题目:______让我陶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