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阅读比纸张阅读有哪些优势

 龚蕾馆藏 2015-07-11
数字阅读比纸张阅读有哪些优势
原作:龚蕾

    互联网正悄悄改变着人们生产与生活,也改变着传统出版方式与阅读习惯。数字阅读带来了多样化随时随地阅读,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这些信息载体不再只有过去平面纸质版印刷方式,平面地图有了三维度动态彩色地图,数字出版业也发展很快。前几天,去图书城转了一圈,看到许多小的图书零售门店已装修不再营业,报刊杂志亭也少了许多。笔者认为,电子阅读或逐渐占据大部分份额,远超过纸张阅读,数字阅读有哪些优点呢?为什么呢?
    第一,电子阅读成本更低
    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1970年至去年,美国教科书平均价格上涨超过三倍。英国图书平均价格自1997年以来年涨幅最高达到12.85。我国图书价格也呈现一个上涨趋势。举几个例子:
    例子1.借阅读书而不是购买
    这几年,教科书价格持续上涨,笔者有大学同学基本上不再购买图书,而是借书读,据同学说,一本书百八十块钱,比如计算机程序书籍,花钱买不如借阅读,比如到图书馆办理一张会员卡,或者附近几所大学图书馆借阅读书,借书读也是读,可以做些笔记。买回来读,放在箱底不读其实也是一种浪费。而且许多书籍有时间滞后性,书籍出版需要一定周期,正式发行后,最快也是一两年、三五年以前的事情了。最新的信息还未及时跟进,购买了图书,说不定哪天版本更新,阅读价值也随之降低。
    例子2.计算每年购书成本
    也许很多人没有计算过每年购书成本,尤其是在校读书学生朋友们,随着这些年纸张价格上涨,印刷价格上涨,每年购买教科书、购买杂志报纸、购买考试习题、购买工具书字典等总支出在增加,不算不知道,算一算每年增加还是不少。再乘以十几年、二十年读书总计费用增长。
    在欧洲时报看到一篇文章,大学附近小书店许多已经营不下去,改成了打印复印室,为什么呢?学生们花费更少的支出,打印考试必备材料几十页就可以了,教科书可以借阅读书,不够买图书,每年至少节省几千元,大学四年也是一笔不小开支了。加之,数字阅读更加方便,宿舍、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只要随身携带一款数字终端设备就可以了。
    第二,数字阅读为何抗通胀
    在大西洋月刊上看到一篇文章,随着这些年读大学学费上涨,许多家长让孩子放弃读大学,中学毕业直接进入职场参加工作,或者进入家族企业帮忙熟悉业务,继而继承家族企业。读大学每年学费逐渐上涨,大学四年读书成本上涨两三倍,如果把读大学作为一种投资的话,大学毕业后收回学费成本所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比如以前工作半年,收入2万就可以收回成本,现在学费上涨到4万,年收入四万的话,至少要工作一年才可以收回学费成本。那为什么还要读大学呢?经济学家认为,读大学抗通胀。
    教科书也是类似,美国也好、英国也好,咱们国家也好,教科书价格上涨,数字阅读或可降低纸张费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抗通胀效果。
    举例3.期刊杂志订阅
    订阅一本期刊杂志,每月10元钱,一年至少120元。期刊杂志与报纸也有相似处,就是阅读时效,期刊过期后阅读价值就降低了,比如5年前的期刊杂志,即便留着花费时间再次阅读,大部分内容也是过期内容,因而,期刊杂志,学术文献、报纸会议文件等,阅读可以采取借阅或电子阅读方式。看过后,就可以删除了。数字阅读与借阅阅读节省成本,有朋友说,可以借阅单位图书室文件打印一下,或大学图书馆报纸看一下当期,然后归还就可以了。
    第三,数字阅读可即时更新
    相比较纸张来说,数字阅读更新更及时,更快。纸张图书出版校审到印刷上市,需要一定周期,比如一年或两年。在出版过程中,有些内容如果有了新信息,或者有新内容,很难及时补充进去,图书更新需要重新修订,再继续一个出版过程。因而,除了有珍藏价值的图书外,许多图书有阅读滞后性,读者读到时,可能已是几年前的理论或信息了。
    举例4.电子地图
    电子地图打印一张成本远高于电子地图,而且呢,数字地图可以放大、缩小、立体查阅、电子地图更新更及时,比如哪个地方增加了一路公交车站,随时更新。而纸张地图更新起来就比较慢一些,至少需一个出版发行周期。
    当然,数字阅读比较纸张阅读也有一些不足,比如纸张阅读更有利眼睛保健,纸张阅读更有书香意境,纸张阅读不需无线网,图书纸张可以堆积到书库等。
    数字阅读或逐渐占阅读方式更大比例,而纸张阅读或有所减少,比如报纸、杂志,会议文件,采用数字阅读更节省成本,除有价值藏书外,教科书若采用数字图书,既降低成本,而且可以阅读到最新一版本的图书,若阅读旧版本图书,采用借阅图书也很好,学生考试材料也可通过打印方式减少购买教科书支出,数字阅读或是大趋势。
    (以上仅代表笔者个人一点儿不全不足想法,欢迎指导欢迎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