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图百鬼夜行》由日本画家鸟山石燕根据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以及传统工艺,将一些鬼、妖、灵和怪这样的超自然现象绘画出来,赋予它们具体的形态 人类习惯于将历史和未来中的幽暗之处,形象化为怪物,而饱受传统文化浸润和战争地缘威胁的大和民族,则将这一形式发扬光大。直接发韧于传说的《狸猫大作战》,前瞻脱身于科技的《数码暴龙》,以及隐喻显形于流行的《寄生兽》,日本文化独特的转化之力将“妖怪”作为一门世界语言推向了世界,并在内外都掀起了巨大的风潮。 很多人眼中的日本妖怪或许更多是奥特曼动画中无数的异族妖物,和毁灭都市的喷火哥斯拉,但是这实际上只是日本妖怪文化在战后的原子恐惧中的具象化体现而已,这些妖怪从更漫长黑暗的历史中走来。时光回溯至江户时代,这是一个妖怪文化的鼎盛时期,随着博物学的兴起,日本妖怪从传统的志怪神话中演变定型,这一生物也逐渐渗透入不同艺术门类和艺术家的创作语言之中,原本口耳相传的可怖形象,渐渐被描绘出了多姿多彩的轮廓剪影。 如上可见,战后的妖怪绘画和江户的妖怪绘画象征着日本妖怪文化的两座高峰,它们以“双子星”的样态在历史中闪烁对峙,并滋养着如今百花齐放的妖怪市场,人的生活需要妖怪,而创造妖怪的人则往往湮没无闻,是故,我们从这段历史中挑选出了四位以妖怪创作闻名的画师,以窥看妖怪文化在日本繁衍生息的秘密足迹。 妖怪教科书之父:鸟山石燕 江户时代,随着市民经济的繁荣和怪谈文学的极盛,以“怪奇图鉴”为媒介的呈现方式日渐风行,画师鸟山石燕穷尽一生之力绘制四册妖怪画卷,共计207种妖怪,他把迄今为止多存在于字里行间的万千妖怪,全部按照其特征、习惯和属性赋予了具象并且分门别类,成为流延至今的日本妖怪文化中诸多妖怪的原型。而曾师从于妖怪绘开山“狩野派”门下的鸟山石燕,也在继承了硬朗明快的勾线方式与豪放粗狂的画风表现力的同时,独创了一种木版画技法,其特点是用沾水的布料擦拭模板,使其模板变得湿润,从而营造出拥有渐变效果的视觉感受。 浮世奇想修罗画师:歌川国芳 “浮世”一词源自佛教,意为眼见耳闻之社会百态,十七世纪随中国僧侣携佛教经卷东渡,渗入到日本文化之中,而生活在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师歌川国芳,则深受佛教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之中,妖怪暗含着暗含着“因果报应”的典型思维,而其大胆另类的构图也让他为妖怪绘注入了全新的思维。其中歌川国芳以独有的全景画法和解剖思路所绘制的《相马旧王城》,骷髅凌空睹视人间,有着深深佛教经变图的印记。 ![]() ![]() ![]() ![]() 师法西方的妖怪绘:河锅晓斋 河锅晓斋是幕府晚期诞生的一位天才画师,他似乎从小便对人们唯恐不及的奇异、古怪、难解之物充满了好奇,据说在河锅晓斋九岁的时候,就在河边用笔描绘漂流的人头。河锅晓斋启蒙于歌川国芳,后又分别汲取了狩野派与葛饰北斋的精华,而随着明治维新运动的开展,对西方绘画技巧的借鉴学习,令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晓斋流”,他绘制的《晓斋百鬼画谈》也被誉为“妖怪绘卷的集大成”之作。 ![]() ![]() ![]() ![]() 妖怪漫画第一人:水木茂 日本战后经济复兴,动漫产业蓬勃发展,画师水木茂拓展了由鸟山石燕所确立的日式妖怪体系,并将其成功复制于漫画平台之上,其生动可人的妖怪形象深入人心。他在37岁发表漫画《GeGeGe鬼太郎》,成为了日本史上寿命最长的妖怪卡通。水木茂深入研究民俗志、西方学和神话传说,并亲自走访各地搜集、写作与绘画,不遗余力地推广妖怪文化,为后妖怪时代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 ![]() ![]() ![]() 怪兽解剖图 ▲1972年由Keibunsha出版的电影怪物全集系列丛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