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漕河泾漫步(1)——蒲汇塘的变迁

 ICON_SH 2015-07-11

  前几日偶然间看到了陆振祥先生的博客文章——《蒲汇塘—我的母亲河》,介绍了近代以来蒲汇塘下游河道的几次较大的改水变道,文间充满着陆先生对蒲汇塘母亲河的眷念,想想自己十几年来一直就一直生活在蒲汇塘漕河泾流域,每日晚饭后流连穿梭于蒲汇塘两岸更是成为了我的生活习惯,但蒲汇塘在我眼中始终中那那么普通,那么平常,陆先生的这篇博文,无意间触碰到我内心的这根“脆弱”的心弦。也催逼着我去查询了解更多有关蒲汇塘母亲河的信息。


  陆振祥是这样描写蒲汇塘历史的:“明代,蒲汇塘与肇嘉浜交汇处在徐家汇土山湾(现蒲汇塘路、裕德路),至清代土山湾至龙华寺一段蒲汇塘因下游入黄浦江段淤塞,改道出小闸镇(现中山西路、宜山路)东娄泾桥折南合穆家塘,经漕河泾镇东与龙华港合流入黄浦江,历史上也叫蒲肇河,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令上海知县黄冕带头自捐俸禄,并多方筹集资金,实施了疏浚蒲汇塘工程,还亲临七宝实地验收。解放后,为治理又黑又臭的肇嘉浜,1964年填没肇嘉浜残段(打浦路至土山湾段),筑成道路,路下布设大型水管,两侧铺设沥青路面,中间建成林荫大道,遍种花卉棕榈、冬青等常绿树木,定名为肇嘉浜路,并将蒲汇塘路北端原蒲汇塘与肇嘉浜汇合地带,一并改筑成漕溪北路。”


  历史上蒲汇塘究竟有多少次大的改道我们不得而知,江南水乡湖塘密布,河道纵横,又是平原地区,改水泄流司空见惯,技术上也无多大的难度。倒是改道变迁背后折射的经济政治原因颇耐人寻味。

  我在网上查了些资料,明代以前蒲汇塘下游段的走向应该是:小闸镇(大致在今宜山路中山西路附近)--蒲汇塘路--土山湾(今蒲汇塘路漕溪北路)--上体馆--龙华寺东--盛大华园--龙华港--黄浦江。

  明末清初由于土山湾至黄浦江段河床淤塞严重,蒲汇塘被迫改道从漕河泾排水。其基本线路是:小闸镇(大致在今宜山路中山西路附近)--蒲汇塘路--土山湾(今蒲汇塘路漕溪北路)--爱建园北--龙华殡仪馆--漕河泾--龙华港--黄浦江。这次河水流经线路与今天蒲汇塘的流向与流域大致相当。


  网上也看了些散碎资料,说土山湾这一地名与近代蒲汇塘的变道而出现的,我认为此事确凿。因为明代时期的蒲汇塘,从小闸镇沿蒲汇塘路一路南流,直通浦江,并未形成“湾”,但清初的这次改道,河水却在土山湾处拐了一个小于90度的大“湾”道——折回北向流入肇嘉浜,再从肇嘉浜注入黄浦江,从1836年林则徐指挥的肇嘉浜蒲汇塘大规模疏浚留下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出,疏浚出来的大量淤泥堆积形成成山,即可阻拦洪水,又可形成景观(上海五行缺山),于是乎就有了这鼎鼎大名的“土山湾”。


  某种意义上,1836年林则徐下令的那次疏浚算得上是蒲汇塘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的河床改道了。疏浚的结果,使得蒲汇塘多了一个分流渠道——既可由原河道通往漕河泾、龙华港,又可在小闸镇与土山湾之间与肇嘉浜实现无缝对接,再经由肇嘉浜直通当时上海的中心城区(城厢),蒲汇塘与肇嘉浜也因此合为一体,被称为蒲肇河了。这样蒲汇塘水由肇嘉经经上海县城(今上海豫园与老西门一带)注入黄浦江,与陆家浜、泥城浜、方浜等内河水道共同构成近代上海相对完善的水运交通系统。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条水路交通系统的的作用是可想而知。


  1964年的这次改道是蒲汇塘的第三次大的改道了。这次的改道有其必然性,一是随着陆路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水路交通工具无论从技术还是从效率上都相形见拙,无法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上海开埠的一百多年来,蒲肇河一直在超负荷使用,河道污泥浊水,其臭无比,极不利于城市的形象与人们身心健康。改道的结果,河水从小闸镇改道南流经穆加塘注入漕河泾,形成今天蒲汇塘的水道格局,原来的肇嘉浜被填平成路,成为今天的肇嘉浜路,原蒲汇塘从土山湾至天主教堂段成了今天的漕溪北路,而小闸镇至土山湾河段也被填平成为蒲汇塘路及一幢幢的高楼大厦。


  顺便想说的是:陆文中提及的林则徐令上海地方官员捐俸筹资以疏浚蒲汇塘工程的做法真乃高招,之前看过介绍福州鳌峰书院的有关文章,知道早从宋代起,福建的地方官员就一直有捐俸一月俸资助地方兴学、奖励品学兼优学子的传统,其时福建最高学府鳌峰书院的相当部分办学资金就就来自于福建地方官员的捐俸,林则徐是鳌峰书院的高材生,他的言行肯定受到来自故乡、来自母校的浸润。真希望今天的公务员们也都能学学古人,捐一月俸薪,助天下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