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西流光

 红瓦屋图书馆 2015-07-12

海西流光(附照片)

——金山博物馆“欧洲玻璃、陶瓷展”解读

  刘刚
  金山博物馆新馆于2015年5月18日全面开放,其中“欧洲玻璃、陶瓷展”是新馆举办的第一个特展。由上海博物馆提供的111件展品再现了百年前世纪之交的欧洲艺术风尚,溢彩流光,雅俗共赏。
  自从18世纪后期英国爆发工业革命,欧洲各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一系列激烈复杂的变化,制造业逐步完成了由家庭手工向工业大生产的转变。19世纪,各国经济空前发展,机械化生产使玻璃器和陶瓷器的成本大幅降低,给市民阶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实际利益。然而,科技就像一柄双刃剑,一面为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披荆斩棘,一面又斫削个性,致使实用工艺品逐渐远离艺术与人文。工业化本身并没有为欧洲的玻璃、陶瓷业带来美好的前景,产品数量上升了,艺术含量却降低了。在艺术趣味与商业利益的较量中,后者显然占据了上风,这是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有识之士不愿看到的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十九世纪后期,很多艺术家开始参与玻璃、陶瓷器的设计和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被重新赋予了艺术生命力。
  此刻,法国以艺术玻璃的制作脱颖而出,取代了二百年来英国和波希米亚的领先地位,引领了时代潮流。在此次展出玻璃器中,法国的作品占了大多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乃是“加莱”、“道姆”和“拉利克”三大品牌,玻璃创作由新艺术风格向装饰派艺术风格逐渐转变的过程,在这些作品上清晰可见。
  加莱率先给玻璃器戴上了“新艺术”的桂冠。他的作品上处处流露着天地造化之美,如《白地风景套料瓶》(图①),器形舒敛有致,在咫尺间营造出一片春意盎然的田园风光。它通过酸腐蚀或车刻来控制玻璃的厚度,达到颜色深浅的变化,以示景物之远、近、明、暗,作品呈现出油画般的透视效果。画面中巨树参天,湖光山色,映带左右,空间关系明朗,层次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加莱玻璃淡出历史舞台之后,与之风格相近的道姆玻璃器取其精华,调整自己的设计,适应了时代的新要求,向装饰派艺术风格迈出了一大步。道姆兄弟独创了玻璃洒金工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拉利克玻璃器的盛名相比前二者,可谓姗姗来迟,但是它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体现了颜色、造型、纹饰、材质这玻璃工艺四要素的协调。尤其是颜色和线条的简化,将拉利克玻璃纳入了装饰派艺术风格。
  车刻玻璃是该展的又一亮点。捷克(波希米亚)作品貌似水晶,纹饰靡丽。展品中的莫泽《人物纹车刻瓶》为个中翘楚,罕见的紫黑色赋予了它雍容华贵的气质。波希米亚产品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国际市场,世界了解波希米亚,就是从它独特的民族工艺“车刻玻璃”开始的。比利时的套色车刻作品则呈现出另一种风味,简明的色彩、简括的线条以及抽象的花卉造型,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另一种表达。
  陶瓷展品有着与玻璃完全不同的质感和装饰手法,因而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色彩和造型。“画”和“塑”一直是欧洲陶瓷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欧洲古典绘画和雕塑的高度成就,成功地融入了陶瓷的装饰。艺术家的广泛参与,使作品携带着一种崭新的时代气息,决定了陶瓷艺术未来的方向。
  德国瓷器也是展示的重点,其中包括了几个著名的德国品牌。作为欧洲最早的瓷厂,迈森的盛名经久不衰。迈森瓷向来以精湛的工艺著称于世,其早期制品大多具有东方特色,起初仿制中国瓷器和日本瓷器,后来在装饰上转向欧洲风格。工艺上则从彩绘阶段进入模制阶段,奠定了欧洲瓷雕艺术的基础。由于拥有绝对优势的技术和艺术高度,18世纪上半叶被称作“迈森的时代”。
  19世纪的迈森人物作品尤堪叹赏,其中青花瓷发色纯正,在欧洲仍然首屈一指。如《青花瓷塑人物盆》(图②),青花发色幽靓,人物造型准确生动。迈森的彩瓷也毫不逊色,富有新艺术风格的作品在19世纪末开始出现,乡村题材的瓷塑摆件在当时很流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人物与动物相结合的造型,色彩雅丽柔和,散发着清新淳朴的自然气息。
  柏林瓷厂的瓷板画闻名遐迩,常摹仿绘画作品。瓷塑多取材于神话故事,造型典雅,如彩釉瓷塑《欧罗巴被劫》,表现了宙斯化作白牛,将腓尼基公主欧罗巴劫至克里特岛的神话故事。柏林皇家瓷厂于1878年成立了一个研究机构,由陶瓷工艺家塞格指导业务。塞格不仅发明了测定窑内温度“塞格测温锥”,而且发明了霁蓝、牛血红等新的釉彩,还受日本陶瓷的启示发明了釉上彩,使柏林瓷的颜色分外迷人。
  罗森塔尔的作品造型尤其生动,瓷塑动物栩栩如生,取意自然。人与动物组合更是塑造得活灵活现、不同凡响,如《白灰釉骑马女子》,以对角线式不稳定的构图,来追求十足的动感表现。
  《彩釉陶舞女》(图③)是19世纪奥地利著名品牌“戈德沙伊德”颇多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它一反古典主义那种崇尚理性、追求静穆与庄严的艺术观,而以色彩营造气氛,利用冷暖色调的反差所创造出的特殊气氛,来统帅整个作品的精神。作品通过热情奔放的彩绘,以及对抒情和动感的强化,将艺术家个人的感受摆到了首要地位,“个性美”替代了古典主义旗帜下那种唯一而绝对的“理想美”。
  展览中还有一种质地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类型——炻器,所谓炻器,意味着它像石头一样致密坚硬。如英国的韦奇伍德产品有“碧玉”之称,有新古典主义的趣味。其造型大多从金属器皿衍生而来,而颜色是在白色素坯上用金属氧化物着色,产生均匀、素雅、无光泽的底色,再贴上模塑的白色浮雕装饰,与底色形成鲜明对比。此外,英国道尔顿的精陶擅长彩绘装饰,红釉黑彩最具特色。法国塞夫勒瓷器有宫廷艺术风范,成为华丽风格的典型。而素瓷作品就完全是另一种风味了,它是不上釉的瓷器,是欧洲特有的艺术瓷种类。大理石般的质感,使之在色彩丰富的众多展品中显得卓尔不群。
  (作者供职于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