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滇西弥渡行

 博览529 2015-07-12
小 河 淌 水 弥 渡 记

 

滇西行,最后一站是弥渡。

出了云南,没有几个人知道弥渡。但是如果说起一支歌,而且把这首歌与弥渡联系起来,很多人一定熟悉,而且喜欢。这就是在中国传唱了六十多年,陶醉了几代人的一首情歌,“小河淌水”。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五十年代初,这首歌第一次由云南民歌手黄虹在首都的舞台上演唱后,迅速红遍全国,在布达佩斯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这首歌再次征服了欧洲的听众,被誉为东方小夜曲。弥渡人说,这首歌,就诞生在滇西大山深处的弥渡,从弥渡唱遍全国的。

弥渡是个小县城,不大,全县不过三四十万人口,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即使在大理州范围内,排名也不靠前。但这个县在云南却有口皆碑,名扬全滇。云南人说弥渡,有两句话。第一句就是,“到的弥渡,不想媳妇”。这句话里的“的”字,在云南话里,可以当“了”字。弥渡人对外宣传时,为了好理解,就说成“到了弥渡,不想媳妇”。第二句,“丽江粑粑鹤庆酒,到的弥渡不想走”。有人解释,说,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因为弥渡风光秀丽,又是民歌之乡,所以不想走。还有人说,弥渡的姑娘漂亮,歌还唱的好听,迷住了,神魂颠倒,不想走。其实都大错特错。第一,说这个话的,肯定是男人,女人还想媳妇吗?当然是男人。风光秀丽,与媳妇何干?不搭边。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是弥渡的饭菜好吃。到了弥渡,吃饭。卷蹄,蜂肝,黄豆皮,酸腌菜,哎哟,真好吃啊,比我媳妇做的还好吃。得,不想走了,多呆几天!第二,说话的是男人,如果说是因为被弥渡姑娘迷住了,想和媳妇离婚,在弥渡安家,就中国男人来说,敢这么大胆地编成谚语,大声说出来吗?量他们也没这个胆量,有这个贼心也没这个贼胆。所以最后的解释还是,弥渡的饭菜好吃,所以不想媳妇。如果两句话联系起来,就更清楚了。丽江粑粑鹤庆酒,到了弥渡不想走,连媳妇也不想了。是因为有酒有菜,吃的有滋有味,不想走啊。

所以说,弥渡在云南有名,在文化人哪里,是民歌之乡,小河淌水,在老百姓哪里,第一的不是小河淌水,是弥渡那些好吃的。我之所以离开大理不回昆明,一定要拐个弯,到弥渡,就是这两句话招的。当然也可以顺便看看小河淌水。

弥渡好吃的,多了,但有四样最出名。就是卷蹄、蜂肝、黄粉皮、酸腌菜。四样里面,最有名的是卷蹄。在昆明年货街上,弥渡上市最大宗的就是这东西。

卷蹄,看着是个猪蹄子,实际内容已经改变,如果就是一个猪蹄子,哪里没有,有什么稀奇。这个猪蹄子,是将蹄子的骨肉都旋下来,就剩皮,然后把拌制好的里脊肉塞进去,无骨猪蹄,如同香肠。拌里脊肉,调料讲究,主要一味是红曲,就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的化腐朽为神奇的那种红曲,还有草果、茴香,都磨成粉,用包谷酒调和,加盐。拌好的肉已经味道十足。这猪蹄已经表里不一,成卷蹄了。有酒,放到坛里发酵,味道浓时,取出蒸熟,再放回坛子,用萝卜丝将卷蹄填实储存。,古已有之,先周即有记载,是一种用面粉加菜蔬腌制的食品,内陆已不多见,在云南还保留,常吃的有茄子、萝卜等等,也有肉。吃卷蹄时,切成薄片,可凉食,亦可蒸食,萝卜当然也可以吃,好吃。云南人过年,桌上有一盘弥渡卷蹄,很提气。

蜂肝,也是弥渡才有的美食。做法也奇怪。调料和卷蹄相类,少不了红曲、辣子、草果八角茴香粉,但不用酒,用鸡蛋清,将调料调匀,往鲜猪肝的血管里灌,灌不进去就吹,反正要灌进去。这回不用腌了,放在通风处风干。风干,蜂肝。吃的时候将肝煮熟,切片即可。和卷蹄一样,都是下酒菜。

黄粉皮和酸腌菜在云南到处都有,但据说弥渡的最好。到弥渡,我特意买了两公斤酸腌菜,回家老母亲高兴的不得了,直夸我懂事,吃了,真是不一样。云南的酸腌菜有两种,一种是干腌菜,一种是水腌菜,弥渡最出名的是水腌菜,酸甜适度,菜汁丰盈,看似柔,入口脆,奇妙之极。黄粉皮,就是豌豆粉,这东西当凉粉吃,好吃,用棉线或者马尾勒成片,晾干,就是粉皮,吃起来是另一种风味。用油煎,酥脆,豆香飘逸,入口即碎,是下酒好菜。但在弥渡,还有一种吃法,用来和水腌菜一起煮食,成了是下饭好菜,奢侈一点,加几片卷蹄,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到弥渡一趟,统统收入囊中,卷蹄,水腌菜,干腌菜,黄粉皮,唯独没买蜂肝,这东西,在昆明年货一条街上有的是,沉甸甸的,不拿。回到昆明,老母亲直埋怨,水腌菜买少了。

到弥渡,是和媳妇一起去的,所以无所谓想不想,但是在弥渡吃饭,媳妇也说,真的不错,想不到这个山区小县饮食如此精致,还便宜,水腌菜,一大包,才两元钱,如果在北京,不给十块二十块的你拿不走。

也吃,也买,但也看,看小河如何淌水。

弥渡有好吃的,不假,但真正令弥渡人骄傲的,是弥渡有两个文化气很浓的称号,“民歌之乡”、“花灯之乡”。这两个称号,应该是紧密相连的。与滇西大部分地区一样,弥渡在明代之前,还是纯粹的少数民族地区,汉人有,但少。明代之后,随着军屯进入,汉族、回族人口逐渐增多,终于超过当地原住民,彝族、白族和傈僳族人口。就文化而言,汉文化逐渐取代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主流。弥渡的花灯,来自内陆,是肯定的,与湖南、贵州、四川的花灯一脉相承。而弥渡民歌,则是花灯的延续。弥渡花灯中的“绣荷包”,你说它是花灯还是民歌?又是花灯,又是民歌,而且是民歌中的精品。

弥渡属大理州,但更靠近楚雄,因此少数民族中,彝族人口多于白族。花灯到了弥渡,难免要受彝族歌舞形式的影响。同样,花灯传入弥渡,也在影响着彝族的民歌曲调。有研究者说,弥渡花灯自南诏时就已有萌芽,我认为说的太过。花灯这种表演艺术形式,发于明,盛于清。最早出现花灯,并且盛行乡里的,是川黔湘边。花灯进入云南,与汉人大量入滇同步,所以不会早于明中期。在云南,不但弥渡是花灯之乡,玉溪、蒙自、邱北、蒙自,也是花灯之乡,历史上的盛行程度,不输弥渡。但弥渡可贵的是,到现在为止,花灯仍然火旺,足可以抵挡电视电影的诱惑。在弥渡的密祉乡,每当年节,花灯会简直成了农民狂欢节,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人人都爱唱。有这样的群众基础,何愁民歌的传承后继无人。

“小河淌水”,现在成了弥渡的名片,在弥渡的大街上,城市雕塑,突出的有两样。一个是跳花灯的青年男女,一个就是一块大石头,上书小河淌水。想把一首歌做成雕塑,如果是有情节的,倒还好办,比如梁祝,你雕一个梁山伯和祝英台就可以了,小河淌水,你如何雕? 没办法,就垒一块大石头,上书:小河淌水,直观,没有水,也是小河淌水,写着呢,谁敢说不是。

弥渡人如此在意,有原因。当然,“小河淌水”这首歌,太美,太让人爱,弥渡人焉能不爱。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是前些年因为这首歌打过一次官司。在大多数人看来,这首歌无疑是一首民歌,最先将这首歌改编成对唱歌曲,并记谱填词的,是弥渡人尹宜公,尹宜公就是密祉乡的人。此人解放前是地下党成员,解放后担任云南民族出版社的社长。尹宜公从小在密祉长大,听惯了家乡的放羊调,便以放羊调为基调,创作了这首歌。尹宜公把歌定名为“月亮出来亮汪汪”。这是在解放前,一九四七年。云南解放后,最先发表在云南大学一个小刊物上,刊物名“教学唱”,当时的刊物主编建议,歌名改为“小河淌水”。没想到被黄虹在北京,在布达佩斯一曲唱红,成了世界名曲。多年来,大家都认为,这就是弥渡民歌,尹宜公整理填词。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件事起了纷争,原因是有人提出,这首歌作者不是尹宜公,而是另有其人,当然歌曲的诞生地也不是弥渡,另有其地。这件事在弥渡引起轩然大波,不少弥渡人表示,要誓死保卫弥渡的这一荣誉,老百姓起来了,政府当然不能拉后,况且这还与弥渡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相关联,哪能不争,所以上下一条心,即便你巧舌如簧,说出花来也没用,“小河淌水”的家乡就是弥渡。在弥渡县城雕一个小河淌水,大约也出于此。

其实,即使没有小河淌水,也无损弥渡民歌之乡的美名。现在云南民歌在中央电视台各档节目中,都很吸引眼球,其中来自弥渡的就不少。“送郎调”是中国各地都有的民歌,各有各的特点赣南闽西客家地区“送郎调”改编而成的“十送红军”脍炙人口,山西的“走西口”,其实也是“送郎调”。弥渡的“送郎调”独具特色,“一送小郎箱子边,箱子底下两吊钱。一吊一百作路费,剩下九百买三弦”。瞧瞧,吃喝可以省着,三弦却可花大钱,不是民歌之乡,歌舞之乡,小情妹如何说的出这话。如果是山西妹子,定然不许小情郎花九百钱去买那没用的三弦,好生留着买馍馍,渡荒年。

小河淌水,送郎调,都是汉人的歌,说深厚,不过几百年。弥渡历史的厚重,远不止几百年。因为在南诏时期,弥渡已经是南诏重镇。弥渡有一处重要文物,南诏铁柱。就是当年弥渡繁荣富庶的遗迹。

昆明大观楼,就在滇池边上,建于清康熙年间,本是一处凭楼观滇池所在,只因有孙髯翁的一百八十字长联,闻名于世。长联上联咏景,下联述史,其中总结中原王朝在云南的文治武功,有四句话。“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其中有唐标铁柱一句。铁柱,云南现在只有弥渡有,而且就是唐朝时所铸。不管孙髯翁说的铁柱是不是弥渡铁柱,反正云南现在就有这么一个铁柱,所以弥渡人认为,唐标铁柱,就是弥渡铁柱。之所以说是弥渡人认为,是因为有人不承认这个铁柱就是唐标铁柱的那个铁柱。

认为孙髯翁说的铁柱不是弥渡铁柱的原因是,这个铁柱与唐朝中央王朝没有关系,故而不算。唐王朝所标的那个铁柱现在没了,而且历史上标在何处,也说不清楚。

唐朝的时候,与吐蕃的关系好好坏坏,好的时候,把公主嫁过去,坏的时候,就打仗。双方争夺的一个焦点就是对云南的控制权。为了占领云南,吐蕃人从现在的迪庆和丽江地区进入大理盆地,再往前,还在漾濞江上修了一条铁索桥。唐朝派人去打,打赢了,吐蕃兵退回哈巴雪山以北。唐朝军队的指挥官就想,这座桥不能留。有这座桥,他难免还会卷土重来,干脆把桥拆了,把他的路给断了。桥拆了,不能让它恢复,一堆铁链子也不能留着,全部熔化了,铸成一根大柱子,叫你搬也搬不动。这就是唐标铁柱。这个柱子到底在哪里,不少人猜,应该就在漾濞,这么重的东西,谁搬得动,就地拆,就地铸的可能性最大。但是就是找不到。有关柱子的事,都是专家在研究,老百姓没有这么多说道。明明在弥渡有铁柱子,还到处瞎找,吃饱了撑的。在昆明看完大观楼,看完长联,就来弥渡,看铁柱子。弥渡铁柱,唐朝铸的,一千多年了,一点锈都不生,宝柱,唐标铁柱。

其实,这根柱子还真不是唐标铁柱,是一根彝族人的图腾柱。铸这根柱子的,是南诏第十一代王。南诏是两个民族共同统治的国家,汉人称之夷和黑夷,是今天白族与彝族的先民。这两个民族都是羌系民族,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这根铁柱,是弥渡彝族人的圣物。到现在,每年正月十五,当地的彝族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我倒觉得,与其硬把此铁柱往彼铁柱上贴,莫不如大大地打出彝族最重的图腾柱,千年不锈的神奇柱,让全国全世界的游客都来看,保证比唐标铁柱还招人。如果在每年的正月十五祭祀铁柱时,把彝族传统的祭祀仪式展示给外界,说不定还能打造出云南一个和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一样的旅游品牌。

弥渡的彝族对自己的传统很在意,表现在衣饰上,很注意保持自己民族的传统,不要说老人,包括三四十岁的妇女,也都着民族服装,县城里,年轻一点的,穿牛仔,但路过农村,看到大多数小女孩子,也都穿鲜艳的民族服装,小男孩子也穿一件短小的白色坎肩,很精干的样子,这让我很感动。在滇西游行将结束的时候,看到这景象,感动中还带了期盼,期盼现代化的浪潮别太快淹没了各民族敦厚而美好的民族传统,给后人留下多姿多彩的民族之花,民俗之花。我盼。  

 

到了弥渡,不想媳妇。打这广告的是中共弥渡县委员会,厉害吧。这是党的号召啊。
 

跳花灯的弥渡大嫂,穿白族服装,不一定是白族人,为了热烈而已。
 
 

立在弥渡县城里的小河淌水雕塑,真难为弥渡的艺术家了,这样的构思,已经不错了。
 

进弥渡,就看到大街上有这样的宣传画,弥渡花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值得弥渡人骄傲。从另一方面说,国家已经给你这个称号了,你可要好好传唱下去,不能把遗产丢了。
 

弥渡街头的另一组塑像,这是弥渡花灯表演的瞬间凝固,很美。
 

这就是铁柱庙,在弥渡县城西边的太花乡,离县城不远。
 

这就是铁柱子,立在铁柱庙的前殿。别小看,两吨多啊,一千多年前,铸出来,到现在,光光溜溜,一点锈不生,不是神物吗?
 

看看柱子细部把,铸于建极十三年,和大理三塔岁数差不多。当时的南诏,用汉字,这就是证明。
 

昆明大观楼,大门两边就是孙髯翁的一百八十字长联,唐标铁柱,就在这幅对联里。
 

弥渡天生桥,每年正月二十五,是天生桥庙会,很热闹的。
 

弥渡街头,来县城逛街的彝族小大姐,都身着民族服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弥渡老街,当然新街就漂亮多了,但看了,千篇一律,分不出是哪里,还是老街有味。
 

这是弥渡的出租车兼公共车,很方便,还便宜。
 

看看卷蹄吧,似蹄非蹄子,弥渡美食,香味醇厚,久储不坏。我给弥渡卷蹄做个广告。大家都来弥渡吧,美食之乡啊,还有小河淌水。
 

弥渡酸腌菜,有这样包装了,好吃不贵,名闻全滇。
 

昆明春节年货一条街上弥渡的销售摊点,挂着的,做伴是蜂肝,有名的是黄粉皮,台子上方的,有塑封卷蹄,有滇式香肠,有黄粉皮。
 

弥渡人卖胡萝卜,拴成把,洗的干干净净,很有意思。
 

这东西是红糖,坨坨糖,在弥渡,用量极大,主要是用于腌制酸腌菜。所以在市场上,买坨坨糖的摊子也多。
 

切好的卷蹄,皮实猪蹄子,肉可是里脊肉喔,下酒好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