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课到底该怎么教?

 江山携手 2015-07-12

  正如浙江省优质课(作文课)评比结束时评委点评的那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不再孤立地关注写作的技巧方法,而更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真情实感;即使是技法的教学也与“人”的存在结合了起来,不再为工具而工具。忧的是不知一节作文课到底能给学生的写作带来多少收益?不知经过作文教学后,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他们的原有水平相比又发展了多少?
  一、“无米下炊”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生活”吗?
  “无米下炊”是许多学生作文的通病,有人归因于学生“没有生活”。学生真的没有生活吗?我们的学生其实并没有脱离生活,“他们的生命个体原本就始终在生活的源泉里浸泡着、浮游着”,他们没有一刻不用自己的双眼有意无意地“观察”着生活。那么为什么学生会觉得没有东西好写呢?“原来,对于写作来讲,所谓生活不应是表面意义的客观事物和生存活动,而是和心灵产生过碰撞交流后产生了独特的体验并成为心灵一部分的那些现象和事件。”(毛荣富《说“体验”》)那么学生的心灵与生活为什么不能擦出火花呢?在考试、升学的重压之下,他们的生活被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所占领,最精彩的也不过是一些快餐文化的刺激和调节,于是他们的心变得浮躁麻木了。缺少了生命的意义感和幸福感的心灵怎能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呢?所以说学生并不是没有生活,而是缺少点燃他们生命激情、唤醒他们写作欲望的火种。所以,教师要做的第一步不是让学生行“千里路”去寻找生活,而应是让学生走进生命的喜悦,懂得从生活中体验,懂得如何去体验。目前看来,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情境教学”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突破。
  二、教师到底应该撒一把怎样的火种去点燃学生的生命激情和创作激情呢?
  这次参赛的作文课上,我发现许多教师已经充分重视并且倾力于唤醒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纷纷运用影像、图片、音乐及动画等手段设置了一个又一个情境,力求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思考力。从课题《倾听》《用心感受生活》《感受、唤醒、表达》都可以看出这点,而像《让悲悯之光照亮心底》的课题更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想唤起学生人文关怀的用意。其中真正使听课师生感受到了心灵的战栗甚至眼眶湿润的是这样的情境:“千手观音”那天衣无缝的表演竟全部来自于聋哑学校的学生,他们为这个节目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无声世界里的他们却艺术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缤纷色彩和动人声音。《思乡曲》那浓郁的思乡情怀又打动了多少游子的心!然而在那个时代,它的作者马思聪竟然被扣上了叛国潜逃的罪名,甚而到死都未能回到故乡,这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是多么大的切肤之痛啊!然而他对故土的殷切思念,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却始终未变,临终前他还感谢世界,感谢生活给予了他太多太多。看着这样的画面,听着这样的音乐,学生不能不对生命肃然起敬。真情必然打动真心!这才是生活的真谛!这才是学生应从生活、艺术中体验出的东西。
  三、教师到底该如何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指导?“文无定法”可行吗?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果说学生此时已经有了体验,有了真情,那么教师该怎样去引导他们表达呢?是不是按 “文无定法”或 “最大的技巧是无技巧”让学生自由去写就行了?我认为,这毕竟是种偷懒的做法。的确,写文章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统一的套路和固定的模式;不过“文无定法”是写作的最高境界,对于初学写作的高中生来说,即使他们有了体验感悟,然而他们心中想说的和准确贴切地把想说的言说出来,这两者之间还是有较大距离的。就像王荣生先生所言:“光依赖‘情境教学’等,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主要采取自发摸索的默会方式,也是有问题的。它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精英教育思想,更多地适合‘有写作才能’的学生,对许多学生从长远看则带有较大的伤害性。我们知道许多学生包括语文能力偏低的学生,在情思激发的状态,往往能写出比平时要精彩的作文,但这里的‘精彩’主要表现在‘内容’,而由切己内容所带动的表达,是其现有写作能力的超常喷发,带有很大的随机性。”(王荣生《文章体式所造成的难题》)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能仅停留在写作教学的开头(布置任务,提供题目)和结果(打分和写几句评语)上,还需要拟定若干最基本的写作方法、能力要求和训练方法,帮助他们经过不断实践,逐渐走向“文无定法”的境界。

 

目前,如何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指导是作文教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甚至是需要重建的教学内容。因为传统作文教学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主要采取自发摸索的默会方式,或者即使有指导也是像王栋生老师提出的那样我们教给学生的是“为了生存的写作”,给予学生的是应付考试的一种模式一种套路。那么我们应该走怎样的一条道路呢?朱光潜先生说过:“我们不必唱高调轻视模仿,古今大艺术家,据我所知,没有一个不经过模仿阶段的。第一步模仿,可得规模法度,第二步才能集合诗家的长处,造成自家特有的风格。”?穴《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雪模仿是写作的第一步。问题是怎样模仿呢?
  王荣生先生曾经给过我们这样的富有创造性的提示:我们认为,理想的状态,既不是陈义过高而一厢情愿地杜绝模仿,也不是放任学生照葫芦画瓢地机械仿制;而是要引导学生立足于真情实感,对“优秀作文”的写作过程作“想象性还原”。也就是说,模仿不是对静态例文(文本)的仿制,而是动态地体验该例文的写作过程。这种“模仿观”,突破了以“文章学”为支撑的“作文训练”,而使作文教学回归到对写作主体的关注上。“想象性还原”,是“入”“破”“出”三者的辩证统一:“入”,就是学。引领学生模拟“优秀作文”的作者,在想象中也经历相类似的写作过程,探究作者是如何把自己涌动着的真情实感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破”,就是“有选择地学”。从教材编撰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提供同样是真情实感但用另外样式表达的“优秀作文”;二是积极引导学生对各种“优秀作文”抱以“批判性”的态度,而不仅仅是一味认同。“出”,就是在学中求创新,力求让学生运用最贴切的方式完满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张全民老师上的作文课——《感受、唤醒、表达》,可以说是类似对写作过程进行的一次“想象性还原”,取得了评委及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一等奖。现将他的教学过程简要摘录如下:
  一、导入
  讲述文章《阳光地带》,启发学生:写作首先要有自己对生活的特殊感受。
  
二、初步感受小天鹅偎依在母亲背上的唯美画面
  目的在于提供情境,营造一种生活中并不是没有美,而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的氛围,唤醒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为下一环节营造氛围。
  
三、聆听《思乡曲》,请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感受不受限制,可以是对音乐本身的,也可以是由音乐产生的联想。
  
四、和学生一起还原写作过程
  教师将自己写作《关于马思聪及〈思乡曲〉》的过程原生态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动态地体验该例文的写作过程。
  (这一环节是该节课设计的独到之处,特别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还原当初自己了解了马思聪创作《思乡曲》的背景时的感受是整节课的情感高潮,师生一起被马思聪历经苦难仍矢志不渝地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所感动。)
  
五、学生表达
  再听《思乡曲》,写下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题材不限。
  
六、教师点评
  发表感言,送出巴金的一段话。
  很显然,教师的教学设计紧扣课题《感受、唤醒、表达》,分三步走。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这三步可以说就是全部的教学内容了。张全民老师不能不说是眼光犀利,抓住了要义。但客观而论,要在45分钟的时间内就把写作指导的三步重要过程全部完成,是否有些急功近利了呢?“想象性还原”中“入”之外的“破”和“出”可能更需要教师花力气研究。语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如此。也许,作为公开课,参评者考虑的对象更多不是学生本身而是评委,那么我们在平日的作文课程安排上能否有一些改变呢?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母语写作教程,比如关于“人物描写”,英国就安排了五次课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每一个写作训练点切切实实地指导下来?当然,这个教学内容我们还很缺乏,而正因为缺乏,所以更显出刻不容缓。毕竟像张全民这样的教师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所以,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重建起这块教学内容来!

(浙江奉化中学;3155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