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赞赏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法则》读书感想

 lmzxxwhua226 2015-07-12

《赞赏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法则》读书感想

本个寒假,终于用心的看完了《赞赏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法则》这本书。从书中让我领悟到赞赏的重要性。原来教育孩子首先要学会赏识孩子。不是好孩子需要赞赏,而是赞赏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身为教育者,这赞赏完全可以运用到学生的身上的。

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有真实的范例,从这些实际例子中可以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一个道理。让我感悟比较深的比较多。再反思很多年来自己是怎样教育我的学生的,实在自愧不如。

书中讲到“教育中不能没有赏识”。本章节举了一个实验,从实验中除了说明赞扬和谴责对学生的影响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表明了谴责和惩罚的真正性质。从短时间看,谴责好像与赞扬有同样的效果,但从长时间看,赞扬要比谴责的效果好得多。反思一下这么多年来,我的教育方法,实在是谴责的要比赞扬的多呢。“成就需要”,它是促进儿童发展潜能的重要动力之一。然而现在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并没有使孩子们普遍地获得“成就需要”,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方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呢。确实,当我们看到孩子犯错误时,第一时间就是批评,甚至破口大骂。但,看到孩子做得比较好的时候,我们就很吝啬,连一句赞扬的话都没有呢。如果孩子总感到不成功,他们就不会有一种对学习活动的胜任感,没有胜任感也就难以有持久的自信心。也难怪我们的老师经常抱怨,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细想一下,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没有得到很多的赞扬。毕竟是年龄小,犯错的、做不好的几率就高很多。因此挨批评的次数也多,得到赏识的机会很少,长久下来,学生已经失去了信心,也没有动力去做好了。但如果有了表扬,他知道这样做是好的,那么就会有一个目标去努力呢。因此,我以后会长时间去赞赏我的学生,而减少谴责了!

书中说到: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得来的。也就是说,这时他们尚未形成对自己的稳定的评价。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这一观点我很赞成,也深有体会。因为从2003年出来工作到现在,8年的时间里,我都是在低年级教学的。记得有一届的一年级,我总是以表扬为主,上课时,因为年龄小,自控能力非常差,上课坐不好,不专心的学生有很多,而且就算能做得很好的,也保持不长时间。因此,我在课堂上无论是花多少时间,我总是在表扬坐得好的,专心的,即使某个同学在某一瞬间坐好,眼睛看黑板,我就第一时间表扬,马上奖励小红花来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好。虽然一开始会浪费很多时间,甚至很多时候课都讲不完,但我还是坚持我的做法。一个学期下来,这届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是最好的。最专心听课、坐得最好的都是他们,因为他们经过了长时间的表扬,自己总是受到表扬,因为表现好。所以尽管我上课的内容没讲完,但还是值得的。因为后面的时间,他们听课的效率很高,因为专心听课,很容易掌握要学的知识。而且这行为对往后的影响也很大。最后,学习成绩,他们是全校,甚至是全街道是最好的。看了这一章节,我反思后,发现这个“赞赏”太重要了。但为什么我就没有沿用下去呢?而我现在过多的是用批评、谴责。难怪学生没有兴趣的学习下去。因为他们失去了信心和动力。小孩子啊,是应该让他们得到更多的赞赏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的。越是批评,他们越是学不好啊。尤其我是蹲在低年级的第一线,我更应该给予他们信心,从而养成好的行为去学习。这样比你破口大骂、苦口婆心的说的效果好得多呢。这本书,提醒了我,其实我刚出来工作时的做法是对的,我应该坚持不懈的用这“赞赏”去教育我的学生。

书中还讲到:给孩子以“我是天才”的感觉。这一点也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每次的考试,都给予了我很多的感动。因为很多“学困生”都能考到了我所预设的成绩。因此,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的好。为什么我的学生能做得到。因为在考试前,我给了他们“我是天才”的感觉。我的做法是: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了几类(稳定高分型、不稳定、稳定低分型等)。然后分别开会给目标分,并告诉他们,他们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就等同于“我是天才”。他们听后甜滋滋的,因此就会很努力的达成目标。这一方法,我一直运用到现在,8年的验证,证明是有实效的。

本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观点。通过书中实例和反思我平时的教育行为,它们对我的启发很大,希望我能好好的吸收本书的观点,摒除自己不好的教育行为,发扬好的方法,在日后多用赞赏来教育我的学生,因为赞赏确实是世界上最有效地教育法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