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合二圣: 民间年画常绘二圣,一持荷花,一捧圆盒,盒内盛满珠宝,并飞出一串蝙蝠,寓意财富无穷尽。 荷、盒与“和合”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谐,鱼水相得。 “和合二圣”,寓意夫妻和睦、则福禄无穷,所谓“家和万事兴”者也。 ![]() 瑶池进酿: 瑶池,仙池也。 古代传说中昆伦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的地方。 《史记·大宛列传》引《禹本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其上有酬泉、瑶池。” 《穆天子传》卷三:“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酿”,在此指酒。“进酿”意为献酒。“ 瑶池进酿”藉仙女麻姑,三月三日赴蟠桃盛会,为西王母献酒祝寿的故事,以寓对长者祝贺之情。 ![]() 五子闹弥勒: 弥勒佛,佛教大乘菩萨之一。 一般指佛教寺院中胸腹袒露满面笑容的胖和尚塑像,称为弥勒。 也有以传说中的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化身。 旧时民间瓷塑,五童子娃娃爬在弥勒佛身上嬉戏。 家里摆上一个,取意合家欢喜。 ![]() 天女散花: 唐、宋之间《设斋叹佛文》:“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 明、曹学●《蜀中名胜记》卷二:“(成都)东城楼,即散花楼也……。” 《舆地纪胜》:“散花楼,隋开皇建,乃天女散花之处。” 佛经,《维摩经·观众生品》略云:“维磨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身不堕, 天女曰结习未尽,故花着身。”“天女散花”又叫“仙女散花”,寓意春满人间,吉庆常在。 ![]() 童子仰望飞来的蝙蝠。 翘盼,急切盼望。 “翘盼福音”又叫“福从天降”,表示盼望获得好消息。 ![]() 嫦娥,亦作●娥,神话中后羿之妻。 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遂奔月宫。 这个动人的传说,一时肢炙人口。 “嫦娥奔月”,象征对美好的追求。 故人们画作吉祥图画,以寄望焉。 ![]()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如龙、凤、龟称为“四灵”。 象征吉祥和瑞。 据《圣迹图》载:“孔子生,见麟吐玉书”。 故“麒麟送子”,意指圣明之世,麒麟送来的童子,长大后乃经世良材、辅国贤臣也。 民间年画也画仙女抱一男孩骑于麒麟背上,谓“天仙送子”。 麒麟与玉书、如意组成图案谓“麒麟祥瑞”、“麒麟如意”。 ![]() 九阳指日。 《楚辞·远游》:“朝濯发于汤谷兮,夕●馀身兮九阳。”这里“阳”谐音“羊”。 九,泛指多数或多次。启泰即开泰。寓意走运,好兆头。“羊”古“祥”字,羊喻“祥”。 九羊,吉祥如意之事,数不胜数,连绵不尽。 “松”,四季长青,象征长寿。“竹”与“祝”同音,喻祝福。 “梅”与“眉”同音,暗含“喜上眉梢”意也。 “九阳启泰”寓意福星高照,百事顺遂。又称“九阳开泰”。 ![]() 刘海洒钱: 刘海蟾,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名操,字宗成,五代时燕山人。 一说名哲,字元英,后梁广陵人。 事燕主刘守光为相,好黄老之学。 后受仙人点悟,弃官隐修于华山、终南山,果然得道成仙。 元世祖时封为“明悟弘道真君。”“刘海洒钱”寓意放弃功名利禄,淡泊修行。 中国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说法,赞扬粪土金钱的人的品格。 ![]() 马上平安: “马上”,匆促之意也。 唐诗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 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 ![]() 冠,帽子也,冠与“官”同音。 童子戴冠,长辈期望孩子长大有出息,科举成功,高中状元屯。 骑龙,如同鲤鱼跳龙门而成龙一般,出人头地也。 “状元及第”,即考中且高踞榜首。 一年一度廷试,万中取一,自是了不起的大事,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之誉。 ![]() 吉祥如意: 象,见“万象更新”题解,骑象与“吉祥”谐音。 “吉祥如意”,喜庆吉利之词。 如同古时人们互道“万福”一样,互致“吉祥如意”,祈祷合家安康,福禄长久。 “吉祥”、“万象”、“吉庆”、“如意”等词为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祝颂之词。 ![]() 连生贵子: 莲与“连”、桂与“贵”、笙与“生”同音。 早在唐代铜官窑瓷器的纹饰中,就可以见到“连生贵子”的吉祥图案。 莲蓬寓意连生,桂花寓意贵子。 ![]() 三星高照: 三星,即指福、禄、寿三星。鹿,偶蹄类鹿科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在吉祥图案中多指梅花鹿。 “鹿”与“禄”同音。 禄,古代称官吏的薪给为俸禄,寓财富。 蟠桃,泛指西王母所居处之仙桃。 “三星高照”寓意幸福、富裕、长寿。 ![]() 春风得意: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年青时不愿为官,只爱写诗。 四十岁后应试,连续两次未取,第三次才考中进士。 一时兴奋,乃作此《登科后》诗。 后来人们用“春风得意”称进士及第,也泛指功成利就,踌躇满志。 ![]() 纳福迎祥: 纳福、享福、受福。 是旧时见面或通信常用的问好语。 “纳福迎祥”,吉利词,寓洪福吉祥相继而来。 ![]() 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载,赵国将要攻打燕国, 苏代为燕国对赵惠王说:“今者臣来,过易,蚌方出曝,而●喙其肉,蚌合而钳其喙。 ●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渔翁得利”,原指第三者乘双方争斗之危而得利,这里寓意外的收获。 ![]() 东方朔,古代传说中的神奇人物。 旧时年画常作一滑稽老人捧桃(传说西王母蟠桃,三千年一结实,吃了长生不老),寓祝寿意。 《古小说钩沈》辑《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召东方朔问,朔至……(短人) 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 又《列仙传》卷下:“东方朔者,平原厌次人也,久在吴中,为书师数十年。 武帝时上书说便宜,拜为郎……作深浅显默之行,或忠言或戏语,莫知其旨。” “东方朔捧桃”或“东方朔偷桃”,传统绘画常用以祝颂有才能或有口才的人的寿辰。 ![]() 年年有余: 用爆竹,民间玩具等寓意年节的到来。 “鱼”与“余”同音,比喻生活富裕,到年节之时,家境殷实。 这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愿望。 在中国,无论城乡,把这愿望形之于图画的习惯,至今未颓。 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挂一张儿童抱鲤鱼的年画,既表达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 ![]() 刘海洒钱: 刘海蟾,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名操,字宗成,五代时燕山人。 一说名哲,字元英,后梁广陵人。 事燕主刘守光为相,好黄老之学。 后受仙人点悟,弃官隐修于华山、终南山,果然得道成仙。 元世祖时封为“明悟弘道真君。”“刘海洒钱”寓意放弃功名利禄,淡泊修行。 中国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说法,赞扬粪土金钱的人的品格。 ![]() 平步青云: 青云,指高空,司马相如《子虚赋》:“交错纠纷,上干青云。” 也比喻高官显位。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青云得路”亦叫“直上青云”比喻仕途得意,步步高升。 ![]() 天中辟邪: 钟馗,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 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 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 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天中,即天中节。 《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端午,也作端五。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 辟邪,祛除邪祟,又指古代传说的神兽,似狮而带翼。 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等常绘之。南朝陵墓用作镇墓兽石。皆驱灾去邪之意。 ![]() 爆竹,据南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载,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爆裂发声,称为“爆竹”, 以为能驱除山鬼。后人用多层纸密裹火药,接以药线,点燃即爆。唐时称“爆竹”。 “爆竹”多指新年到来,“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竹报平安”寓意驱除邪恶,祈祷安康。 ![]() 麻姑献寿:麻姑,古代神话中的仙女。 葛洪《神仙传》说她为建昌人,修道牟州东南姑余山。 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能掷米成珠。 她的手指象爪,蔡经见后暗想:“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 相传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 故旧时祝女寿者,多绘麻姑像赠送,称“麻姑献寿”。 ![]() 连生贵子 ![]() 多子多福多寿 ![]() 连年有余 ![]() 金玉满堂 ![]() 连年有余 ![]() 刘海戏金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