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

 望月观星 2015-07-13


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

——《独自等待》

 (2013-07-09)


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独自等待》


      佩服伍仕贤(这小子老爸是中国人,老妈是外国人,他是中外合资产品)讲故事的功力,可以把一个原本很普通的爱情故事讲的让人开怀不已,就跟着夏雨他们一帮哥们在屏幕面前傻乐。这部被称为夏雨“文艺三部曲”的《独自等待》是伍氏风格的典型代表。正如有影评人所说:《阳光灿烂的日子》、《独自等待》、《爱情银行》实际上是一个文艺青年小时候、大学刚毕业、进入社会沧桑十年三个阶段的写照,只不过这个青年是由夏雨所饰演、在不同的阶段用了不同的名字而已——马小军、陈文、何沐阳。
        因为上周末看完了《爱情银行》,今天忽然很想再看一次《独自等待》。说来也有意思,第一看这部片子是大三的一个晚上,当时因为xx的原因有段时间特别喜欢看李冰冰的电影。
        电影以北京青年陈文(夏雨饰)追求姑娘刘荣(李冰冰饰)为主轴,间接地描画了一群怀揣着梦想,分别在各自人生旅途上寻觅或等待的青年。正如夏雨所有的文艺片那样,陈文是一各典型的理想主义、满脑子幻想的、单纯的文艺青年。陈文沉迷于自己对爱情的幻想中,在他看来刘荣的一切都恰到好处,完全符合他对于梦中情人的苛刻要求,而事情的进展似乎又是那么让人满意,以至于让陈文自我感觉良好——我要是妞早就爱上我了但后来,事实证明理想终归是理想,当它毫无踪影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制造假相欺骗自己;当梦中情人走出梦境,梦醒时分却也亲眼看见了真实的不堪,理想中的爱情画上休止符,陈文也终于醒悟——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梦中情人,就算有的话,她所拥有的特质和个性,根本就不适合你。
        最后兄弟们各奔东西,就连曾以为永远会站在他身后支持他,永远不会离开的李静,也要去南方开展自己的事业。临走前陈文问她干嘛不留下来,她凄然一笑:“有什么好理由让我留下?”陈文给不出她等待的答案,只好随她翩然而去。想起李静最后对他的鼓励,陈文提起笔,写下“独自等待”四个字。他说,"这是献给那些从你身边溜走的人的。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的人,从你身边偷偷溜走了,也许那个时候你的眼里只看到另一个人,所以根本不会在意他在你身边等着你,也许那个人差一点就和你一辈子了,可是你忘了珍惜,当然你可以说是缘分,然后他就走了,也许你想抓住他,可是他并没有力气去抓住你,所以,就这样看着他们从你身边来了又走,等你真的回头的时候,并没有谁还在原地等你。" 
        这段话说得挺直白,但生命里就是有这样的故事,联想自己的一些浅浅的经历我明白又有点迷糊。写到这,我突然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了,正如卢安克对柴静说“有比表达更大的乐趣”,但具体是什么我不得而知。 
        刘荣最后去找陈文,说我就只是想和你一直做好朋友。其实,就因为这个,我挺厌恶这个角色的——自私的我们都希望身边有这样的人,陪着你,伴着你,却又不是爱情,当然也不是友情,它总是在几种感情之中飘忽不定着,总是希望和某些人保持着暧昧不清的关系,好像随时回头就可以看到他在身边,随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或者是一个备用轮胎,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者只是让自己过得快乐,理由是:生活本来就不容易。 
        相对陈文的感情,我更喜欢他追求理想时的样子。被生活压抑后的迷失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样的挣扎让人们痛苦万分。放弃与坚持似乎都难以抉择,错误只是一瞬间的事。无论他看上去是不是一个迷失在城市生活边缘的小青年,他都在继续着他的写作梦想;无论他是不是仍然在总编的轻蔑的眼光下把自己的小说改的不伦不类,他从未因为被逼迫而放弃。而这种勇气是大多数人所没有的。我们中的多数人只会在理想与现实中选择最现实的物质生活,精神早已被生活压迫的连苟延残喘的力气都没有。大家放弃最原始的追求,如同对待自己的曾经的青涩和幼稚,一笑而过。所以当陈文最终甩了让他没尊严的编辑时,我笑的很开心,这不能不说是理想战胜物质,艺术战胜媚俗的一次光荣的胜利。
        正如陈文所说: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
        在这个操蛋的世界上,很多人也许错过了爱情,也许被爱情背叛了,被生活的现实伤害了,可他们依然相信爱情,并且视爱情为通往一个美好世界的幽径,在那里他们会找到他们自己,他们害怕寂寞但也不愿意盲从。尽管一遍遍被嘲笑,可他们愿意在这样一个荒芜的原野上独自等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