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中心

 35书屋 2015-07-13

看好科伦药业的未来(作者:gdlz)

            科伦这回实实在在做了回电梯,没有折腾差价,是因为实在是看好科伦的未来,舍不得手里的低位筹码,不舍得让他们冒风险。我为什么这么看好科伦呢?是因为经过数年的跟踪研究,我看到并且看清了科伦的未来。我说过,科伦在产业规划方面突破了自己的天花板,而且,不是一般的天花板,而是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领域。很遗憾,很多同业研究得很不够,或是太过于投机,远远看不清他们调研的是什么样的企业。为了表示对科伦的力挺,我将自己正在写的内部资料结论性部分做出一个简略,仅供大家参考。原文篇幅太长,论述部分就不讲了,也没这个时间。由于原稿数据尚在整理,资料还在论证中,难免数据存在偏颇,所以小文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不看好科伦的朋友当我意淫也罢。
   长线研究一家企业,首先需要搞清楚企业未来的具体发展潜力。科伦药业在完成三发驱动后的发展空间会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做出一个简单的测算:
   科伦现有利润大约十亿左右,主要分为输液为主,非输液为辅的局面。十年后的科伦产业利润是多少,目前尚难以测算,但我们可以根据科伦三发驱动战略已作出布局的产业方向对其发展潜力空间做出一个大致的测算。预测数据还是较为保守的。
   首先说一下科伦的三发驱动战略,第一发不是媒体报道的大输液那么简单,实际上第一发是注射剂,包括输液,粉针,冻干粉针,水针,我个人将透析液,造影剂等辅助用药也算作其内。第二发是抗生素全产业链。第三发是高技术内涵药。
   第一发:注射剂
1、普通输液
   科伦现有的大输液,包含玻瓶,塑瓶,PP软袋,软袋,可立袋等。考虑到政府压价,减少输液宣传措施以及未来老龄化需求加大这一综合背景因素,对行业发展思考后简略陈述如下:综合日本等老龄化做过医改的国家的政策以及国内产业现状做个分析,政府强制性降低药价是有阶段性,时间性约束的,无法持久。大输液作为基础药品,在连续降价之后,市场实际可降价空间已经极为有限,可以说到底了。市场竞争格局在未来会由无序价格竞争转为若干巨头把控市场的趋势,价格竞争在未来几年将告一段落,企业比拼将逐渐由价格向品质,方便性转移。我国目前确实存在输液过度现象,这个问题客观的说,是有其存在的必然原因的,而且短时间内不好解决。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2018年后,我国老龄化将提速,从输液的使用规律看,临床使用尤其是年老体弱患者是不可能减少输液使用的,这是给药见效快的最佳方式。而且老龄化导致患者人数增加,使用输液的量方面还是存在进一步扩张的。科伦正在推动可立袋替代塑瓶这一产业升级趋势,可立袋未来毛利走低是个大趋势,但这个趋势不会急速发生,科伦在研的新一代包材到时也会完成产品阶梯型布局。总的来说,科伦的普通输液市场是能够维持现有利润规模甚至小幅增长的。我们假设未来这块利润不变,大约每年仍能有7-8亿的净利润空间。
2、治疗性输液
   科伦引以为傲的革命性的双室袋以及国际高端输液产品的代表三腔袋,将是科伦治疗性输液的代表。这一块随着市场的铺开,未来产能必将进一步扩大。考虑到科伦相关在研制剂品种及其丰富,售价及毛利较高,市场需求非常大,进口替代效应在我国医保控费的大趋势下将会非常明显,未来这一块净利润发展空间给个10亿并不能算是高估。
3、水针
   目前科伦水针分为玻璃安瓿和塑料安瓿,塑料安瓿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目前国外塑料安瓿由于其安全性,方便性的特点显著,其已占整体水针市场的97%。我国市场水针年需要量达200亿支以上,但主要是玻璃安瓿为主。由于产品专利的原因,目前只有日本大冢制药等外资在华小量销售。科伦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自主专利的生产厂家,后续国内厂家也已有几家拿到批文或即将拿到批文。这一块市场的产品升级替代潜力极大,而且竞争对手较少,毛利保持较好。只是市场更新换代的推进尚需要时间,产能也需要逐渐扩大。由于该市场总体规模大过基础输液,未来发展净利润7-10亿是可以期待的。
4、粉针
   这一块在这里利润预测归于到制剂里,暂不做预测。
5、辅助用药
   这里指的是科伦尚需进一步推广,或等待完成研发过程的透析液,置换液,造影剂等产品。科伦在研相关产品中有很多属于我国临床上使用量非常大,完全需要进口,国内产能为0,这种进口替代需求会非常强烈,初步测算,该类产业未来总计净利润有4-5亿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发:抗生素全产业链
   抗生素全产业链,科伦主要是以覆盖红霉素,青霉素,头孢等从中间体到原料药到制剂的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由于中间体价格总体趋势处于缓慢回归的过程中,不算未来中间体会出现急剧攀升的可能,川宁项目每年满产后贡献净利润10亿左右是没有太大悬念的。邛崃项目加上广西项目,每年满产提供8亿净利润也是可以期待的。
   第三发:高技术内涵药
   这里我将高端制剂与普通制剂联合在一起做一个预测。科伦目前在研品种240余种,未来这个数字还将大幅增长。已申报品种近百项。其中大品种占不小的比例,利润极其丰厚的首仿品种数目也不少。科伦在高端制剂方面的布局,可以看出科伦的野心不小,相对于三发驱动的前两发,高技术内涵药物将是科伦未来的主要舞台。科伦从品牌仿药,到新型给药系统,生物技术类药物,创新小分子药物的布局已经展开,并取得较为良好的进展。由于科伦在研发上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科伦在高技术内涵药物领域的后发优势将会很明显,未来第一步是将这一板块打造成类似于正大天晴,恒瑞医药这样的企业是科伦的短期目标。结合科伦普通制剂,这一块未来利润空间潜力实际上是没法估算的,初步估算为20亿。
   以上三发驱动之外,科伦还存在国际化这一远大目标。走出国门,是我国医药企业的梦想。科伦目前已在哈萨克斯坦建厂,目标涵盖中亚,东欧2亿人群。积极布局行动已然开始。目前KAZ仅仅是输液,但未来随着市场建设的成熟,科伦优势产业如高端输液,可立袋,抗生素,高技术内涵药物,都可以利用KAZ这个平台做转化。国外建厂的销售毛利润是远高于国内的。以输液为例,国外售价1美金,国内只有0.8元RMB。虽然产能和市场的扩大尚需要时间,但一个良好的开始已经有了。东亚亚布局方面,原来科伦与缅甸互动频繁,但不知是由于政治问题还是别的问题,建厂的事情已暂时搁置了,但我相信,东亚6亿人的市场科伦是不会放弃的。非洲目前没有看到科伦有建厂的计划,但据说产品则已早就开始在非洲销售了。这也是早期布局吧,市场开拓是需要时间和机会的。美国市场科伦已开始具体行动,东西海岸研究院的建立速度正在加快,未来美国不仅将为科伦提供研发,人才,也将为科伦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提前铺路。科伦国际化路径很高明,与恒瑞等企业将本土产品投放美国市场的思路不同的是,科伦一开始就是在美国选择品种,就地研发生产,就地销售,这对于将自己产品与品牌加快融入当地市场会有很好的助益。美国市场的研发与开发,也对国内市场和其他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正面效应。科伦计划未来下一步的重点还有欧盟市场。这些海外市场将为科伦带来多少利润,目前还是很难算的,但可以说,利润空间绝对不会小。
   随着科伦三发驱动的完成,辅助并加快三发驱动战略实施的外延式并购也会加快启动。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销售,都将是科伦的潜在选择方向。品种,人才,技术,市场,外延式并购将是科伦未来在企业发展提速方面的重要手段之一。
   个人预计,与普通并购不同的是,强强联合式并购未来会是科伦迅速壮大的必然手段。这种做法在国际医药巨头成长的路径上来看,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通过各种并购手段带来的市场,人才,品种,技术,会为科伦将来带来多少利润呢?无法计算了。
   综上所述,科伦未来的发展潜力大家可能会有一个初步印象了。所以股价短期的涨跌,甚至有无牛市,都无法干扰我对科伦的看法,因为这些都无法阻碍科伦企业的发展脚步。其实,从真正的市场机会来说,从来不是机构选择上市公司,因为花海是从不缺蜜蜂的。短期花朵还在花苞之时,有没有蜜蜂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己不站在高处,又怎么能看得远呢。当我看见了未来,我还会害怕并在乎今天黎明前的黑暗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