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事者忆:日军房顶疯狂射击 村民下面捡铜弹壳|村民|日军

 松边醉客 2015-07-13

当事者忆:日军房顶疯狂射击 村民下面捡铜弹壳


来源:凤凰卫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往南打仗的时候,我奶奶那房上架3挺机关枪,日本架的,往南嘟嘟嘟老这么嘟嘟,后来我奶奶就撮那个铜锯子(弹壳),铜锯子这么老长,拿土簸箕撮,说是土簸箕,那会儿不是照这会似的,什么铁簸箕,都是柳条的那个柳条的簸箕,一簸箕一簸箕往屋里端,上头打枪,他往屋里端。

日军 资料图

本文摘自凤凰卫视7月10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37年7月28日的下午,接到宋哲元的撤退命令之后,赵登禹和佟麟阁先后从南苑撤离,按照龙着远的命令,南苑守军先撤到北平城内,和29军的军部会合,然后再从北平撤往保定,当时南苑到北平只有一条大路,这条路可以从南苑直接抵达永定门,赵登禹就是坐汽车,沿这条路撤退的,而步行的佟麟阁,则是选择穿着农田,从小路撤退,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人早已经在途中设好了伏兵。

解说:石榴庄地铁站,高楼林立,车流如织,如今已是北京南城的繁华地段,很少有人知道,在70多年前,这是还是荒郊僻野,是大片的农地。

嘉宾:侨德林家的房顶上当时架着两挺机关枪。

军训团的学兵呢,从这条路撤回来,都是在青纱帐里头。

解说:78年前的夏天玉米长势正好,佟麟阁带领着数百名从南苑撤退的士兵从北平南郊这片广袤的玉米地穿过,他们要撤往十公里外的北平。

茂密的玉米,几乎遮住了佟麟阁的部队,这给了他们很大的安全感,此处向北还有3公里就是北平的永定门,如果顺利的话,半个小时后,他们就能够进入北平,安全的撤离战场。

佟麟阁不会想到,此刻就在道路两侧,早已埋伏着数千日军,他们有的隐蔽在青纱帐里,有的隐蔽在村民的房顶上,这是一次精心准备的伏击。

萨沙:日军当时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就是从四面包围南苑,把南苑的29军全部歼灭在南苑,如果不能实现这个包围的话,就立即埋伏在29军撤退的路线上,对其进行伏击,歼灭其大部分的兵力。

解说:参与伏击的日军是中国驻屯军两个联队加一个大队,一个联队从日军丰台大本营而来,一个大队则是在结束通州战事之后赶来,从兵力大约4000多人及日军密集部署于南苑到北平的京苑公路沿线。

嘉宾:这个一会儿您自己拿着,然后你看资料对一下,加上条。

解说:2004年北京市档案馆研究人员刘苏,意外发现一张民国时期的调查档案,在档案中清晰记录了佟麟阁将军牺牲的地点。

刘苏:就是档案里头发现文件里头有这么五行字,讲了佟麟阁牺牲的地点,跟他当时那个率领部队的那个情况。

[责任编辑:刘涛]

标签:村民 日军 机枪 铜弹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 条评论 / 0 人参与 网友评论跟帖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