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本增效】企业成本管理的几个误区及对策

 兰狐狸 2015-07-13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企业管理层和管理部门对任何必要作业所采取的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和数量。现代成本管理的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目前我国的企业中。在成本管理方面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企业的通病,以下提出自己一点看法。

一、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脱节

说到成本管理,我们不能不考虑为成本管理与企业的战略找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说到“战略”,我们的战略大师波特,在他的著作中就提到了战略分析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做企业,首先应该分析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然后确定其应采用的战略,而不能一味的降低成本。

二、成本的基础工作做得不够。

给成本计划、成本决策等管理带来困难成本计划、成本决策的实施依赖于成本管理的很多基础工作,如定额管理、成本的原始记录、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管理制度等.因为这些基础工作做得不够,成本计划、成本决策缺乏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导致企业作出不当或错误的决策。一般表现在:

1.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还不健全;

2.计量基础工作不到位,水、电、气、“跑、冒、滴、漏”的现象还很严重:

3.生产用料大手大脚;

4.在原材料、物资采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质量和浪费问题:

5.只重视生产过程成本管理,忽视供应、销售过程成本管理。如物资采购中“暗箱”操作现象严重,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此类问题,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企业应该根据全面反映经济活动和满足全面经济核算的要求,制定记载不同内容的原始记录;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和领退制度。

三、成本分析体系不完善,难以对决策作出有力的支持

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忽视其他方面的成本分析与研究,成本体系很不完善,其主要表现为:

1.局限于事后分析,没有开展日常分析;

2.局限于生产成本分析,没有开展日常分析与预测分析;

3.局限于经济分析,未能深入开展技术经济分析;

4.局限于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没有开展成本效益分析。

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一方面,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在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

再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可延递成本、未来成本等。

四、企业不重视“隐没成本”,导致其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在表面分析上,在一些容易被抓住和容易看得见的成本费用上,对那些不容易抓住和不容易被看见的成本的降低,企业则很少考虑。

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设计的目的为出发点。企业应该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微观组织.而不仅仅是履行某个社会职能的“单位”。因此。企业经营者对于企业管理中的“隐没成本”,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并且要采取措施将那些可能产生“隐没成本”的环节,进行全面的整治,去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扰。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职务除了要不断扩大业务之外,关键就在于加强内部成本控制,尤其是那些隐藏在背后不容易被我们发现的成本。(来源:山东连云建材集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