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思考

 破茧成蝶808 2015-07-13

#时间不会等你#


#每周多一点思考#



张辉:介绍李笑来文章的原因是,他是我认识的朋友中,把“思考变成财富”的典范。所以,在文末我介绍作者背景时,我更愿意用他博客上的一个定语“一个终身学习者”。当大多数人在以“富贵险中求”去鼓动自己在未知世界冒险的时候,真正的投资者却在以“安全第一”去思考“确定性的游戏”。如果你看懂这篇文章,那么你对目前股市上的起起伏伏会有一种新的思考。

注意:介绍本文的目的不是推荐任何具体的投资产品,我个人也没有持有文中提到的任何投资产品。


你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思考

(原标题:你需要的是思考而不是勇气)


文 by 嘉宾 李笑来


当有人鼓励你冒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这世界不是那么运转的。


千万不要误以为“敢于冒险”是勇敢的表现,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冒险”常常只不过是思考不完善引发的行动。


“高风险高受益”,其实是一种普遍的误解。风险与收益,其实从来都没有明确的线性关联——尽管有些时候看起来如此。


深入思考所谓“成功的冒险”,就会发现,那些冒险成功的人,其实对他们来说,做那事情更可能并没有什么“险”——这就好像外科医生做开颅手术一样,他们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他们手中正在做的事情,交给别人做是很危险的,但他们不是别人,他们是受过训练的、具备长期实践经验的专家,所以,就算危险,对他们来说相对不那么危险。


我在价格很低的时候买入了大量的比特币,后来大涨也没卖,再后来大跌也没卖…… 于是就有人说了,“笑来,你真大胆!”,也会向别人评价“唉,做大事的人就要敢于去承担极大的风险……”


真的吗?


“价格很低”,是指相对于当前的价格。我买的第一批两千一百个比特币均价六美元,现在两百多美元(曾经涨到过一千多美元,又经过两三次“腰斩”)…… 其实那个时候人们同样认为“已经太贵了,赚不到钱了……” 可实际上于我来说,我在这样的时候购买,并不是冒险,因为 a) “如果它竟然是对的,那么它一定不止这个价格”;b) “我只不过是把最初花费四千六百 元人民币的股票在其已经价值十几万美元的时候卖掉之后开始买入比特币,所以,即便都化为乌有,我也没什么不能承受的”。


我从十几美元一路下跌的时候反复买入卖出,最后均价一美元左右,直到预算花完,实在没钱再买了——这个过程中,从我的角度,我并没有冒险。当我看到人们恐慌,觉得“比特币已死”的时候(那是2011年下半年),反复阅读各路报道和文章,没有看到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真的一条都没有……这很奇怪,也多少令我迷惑;而到了 2014 年,大涨过后腰斩,网络上的文章再次完全重复 2011 年年底的论调——当然,他们确实不是剽窃文章,只是没了解过历史……),于是我认为他们是错的(即便他们人多势众,但人多和理正从来都没有半毛钱关系),于是,按照我的思考结果,我就应该持续买入…… 当时的情形反差很大,那些私下交易把比特币按照从今天来看过于低价卖给我的人,一方面他们对我说“谢谢”(因为竟然有人真花钱卖这东西),另一方面夸我“勇气可嘉”(因为他们其实当时在心里暗自庆幸,自己终于解脱了)……


再后来,比特币价格涨到一千多美元(甚至一度超过了每克黄金的价格),这个上涨过程在短短的六周内。我没卖,再后来两三次腰斩,我也不动。这真的是勇气吗?这真的是在冒险吗?其实对我来说不是,理由很清楚:离我的成本价还有很远很远呢,对我来说,哪里有什么风险?


所以,与很多人想象的全然不同,我其实是属于风险厌恶型的,小时候不是这样的,常常以为冒险是证明勇气,后来读书读多了,历史看明白了才知道,冒险常常是他人对冒险者的理解,而不是所谓“冒险”成功的人的行动。


哥伦布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冒险家,是因为只有他真的坚信地球确实是圆的——当时真正能理解这事儿的人还不多——而且坚信到愿意用行动去证明,用商业去收获的地步。看的人,觉得那是冒险,做的人是因为深入思考之后不得不做——因为思考越深入的人越倾向于坚定地遵循思考结果。


再后来,我开始做天使投资,震惊于人们的误解。“风险投资”其实只不过是一种投资模型的名字,这种模型的设计目标是为了避险。经常看到一些天使投资人“没有风险我不投”,也更经常看到创业者“没有风险我干嘛要你的投资?”——我只能叹服于他们望文生义的能力。


巴菲特显然是厌恶风险的。索罗斯呢?完全是另外一个风格,但我不相信他是喜欢风险的——因为喜欢风险本身就是风险,而且是把夭折的概率提高到几乎 100% 的风险。索罗斯做对冲,做量化交易,在别人看来是投机,在他看来只可能是深思熟虑。


这是不变的生存法则,开车如是,生活亦如是,投资、创业均如是——甚至小朋友打架都如是):


1) 安全第一

而后才是下一条原则:


2) 成为专家

锤炼自己的学习能力,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然后像专家一样思考、决策、行动。专家轻易不冒险——虽然电影里、小说里经常大肆渲染他们如何在关键时刻“冒险”,因为那是大众娱乐事业,不那么描写,大众不相信。


别人也许会赞赏你的勇气,你却需要知道,“勇敢”从来都不应该是需要自我证明的东西——这真是跟整个社会唱反调,它教育我们要“勇敢”,却从来不告诉我们,那是它需要的,不是我们需要的。要知道,只有爱面子的笨蛋们才需要证明自己勇气,他们不懂的是,一时的面子保全了,他们却早已因此成为时间碾压的对象。


所以一定要认真仔细地:


3) 看傻瓜们冒险

看多了,你的避险经验就丰富了。


最终的结论是这样的:


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深入思考到你的结论已经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不仅不一样,并且还是逻辑正确的。这样的时候,你做出来的事情,别人会吓到,他们觉得你在冒险,你却知道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


最后,有一本书,必读:Fooled by Randomness by Nassim Nicholas Taleb,作者也许是目前地球上最聪明的几个人之一。


文 by 李笑来,前新东方英语老师,终身学习者,著有《把时间当做朋友》。这篇文章首发于“知笔墨”,优秀作者的自出版平台。


(经嘉宾李笑来授权改变自己发布)


原文链接:http:///read/xiaolai/run-for-your-singularity/you-might-need-no-courage.html

封面图 by nozzman


今天我做了什么改变

张辉:在上一期会员语音“全然接纳”中,我谈了自己在过去的一个周末,48小时中碰到的种种“不顺”的事情,奇怪的是,我自己内心很平静,并且在这一件件“不顺”的事情中,体会到一些独特的生活的滋味。我把这种情绪解释为“全然接纳”。下面是会员朋友在听完语音之后的精选(第1部分)


匿名

下班回家好不容易做好的菜失手打翻了,也不急不躁,反而庆幸没有烫伤,收拾下用剩下的食材再做一次,感觉味道更好了。越成长,越学着接纳自己,接着生活中的不如意,有时候不如意也是塞翁失马。期待辉哥除了投资,也多一些其他方面的分享。


lucy

我第一次收听辉哥语音,原以为是大道理,没想到那么生活,巧的是我收听的时候我家楼上也在装修,听着刺耳的电钻声音,我很烦躁,以至于辉哥开始的三四分钟讲什么我都没听进去,但是渐渐地就进入了一种电钻声渐行渐远的境地。同样都是那个声音,取决于你自己的心,你平静了,外界的纷繁芜杂就可以忽略。谢谢辉哥,也让我感悟了许多。

张辉:如果一直会吵怎么办?


Sophie

听到语音的两天后,遇到新加坡地铁系统大瘫痪,而且是因为加班晚回家才刚好遇到,从没做过公交的宇宙超级路痴竟然在2小时之内安然到家,全程完全是因为刚刚听过辉哥的语音才“全然接纳”的。面带笑容回到舒适的家,内心满满的感激。

张辉:我也早已放弃在工作日开车,成为“走路+地铁”一族,很久没有坐过公交车,下次试试。


15.08期会员窗口将于明天开放!

已经注册候选会员的朋友请于近期留意自己的邮箱,W码邮件会在最近几天陆续发到各位邮箱(注意把wechangers@gmail.com加入白名单或者加为联系人,以免被邮件系统误杀)。还没有注册候选会员的朋友们请抓紧了!错过本周,又得等一两个月。


想和我们一起每天改变一点点吗?关注改变自己或搜wechanger 查看过去的文章可以回复关键词【目录】【系列】【精选】

想知道我们的会员特权是什么请回复会员。

↓↓↓点击阅读原文,10秒钟变成候选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