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我看世间百态(三)同样在学习,差距却很大

 秋天枫叶正变黄 2015-07-13
[转载]我看世间百态(三)同样在学习,差距却很大

我看世间百态(三)

                        同样在学习

女儿已经上三年级了,近期在数学作业中发现稍拔高一点的数学题,她做起来很是吃力,班级几个学习好的孩子都在校外的辅导班学习奥数,我也想给孩子找一个能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数学班,如果教材中的拔高题涉及到奥数的知识,教师能拓展讲解的。也就是难度在数学教材拔高和奥数之间。留意了很久,知名度很高的王老师成为了首选。

上个星期天,我带着孩子来试听,班级里学生有二十个左右,我们是半路插班听讲,一节课下来,老师讲的是纯奥数知识,征求女儿的意见,女儿摇头说听不懂。也是,这种难度的奥数课就是从头学习能完全听懂也很不易了,何必强求孩子呢。学习本是兴趣使然,既然无兴趣,不懂得,就不必强求了。

和孩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聊起这次试听的情况,想听听孩子发自心底的感受,于是,我便引导孩子:“姑娘,到底是怎么个不懂呢?”“哎呀,妈妈,就是坐在那不懂装懂,老师问听没听懂就点头说听懂了,其实还是不会.在课堂上陪读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点,这么高难的奥数知识,如果拿出一道题,大人也得琢磨很长时间才能做出来,也有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做不出来,何况9岁的孩子呢!即使王老师总结了方法,归纳了公式,在经过细致的讲解,可我肯断定,多数的孩子还是不明白其中的所以然的,就是现场会做,也是套用的公式,一但脱离公式,肯定很多孩子还是不明算理,做不出来。家长听得认真,孩子也看似认真,我不敢较真,但敢断言:多数的孩子一定是不会应用的。

这次的试听学习,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适合的学习方式和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端端正正一坐就是一天的孩子们,有几人对当天所学知识能完全消化呢?能消化三分之二也是好的,对于那些一知半解,不知所以然的孩子,用“受罪”来形容孩子在课堂上的状态一点都不为过。殊不知,这样的孩子,还在承受着家长望子成龙的折磨,只要是休息日,这个班,那个班,班班接应地补;这个课,那个课,课课不停地学;家长使尽了浑身解数,孩子磨尽了时间,精力,还是原地打转。非要直奔高考的独木桥,往往孩子,家长筋疲力尽,最后还是一事无成,耽误了兴趣爱好的最佳学习期,岂不憾哉!憾哉!!!

即使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合理运用也是很重要的,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近期,迷上了《二十四史》,书中很多文言句子一定得多读才能理解的透彻,否则就是囫囵吞枣,失去了读书的意义。在我看来,清晨看书,头脑清晰,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果然有超乎一般的收获;午后看书,则迷迷糊糊,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更难加入自己的

真知灼见;睡前看书,带着安逸的沉静,往往容易进入书里,畅游五彩斑斓的精神世界。

另外,读书环境对读书效果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喧闹的人群里读书,能体会书中的情感是极其不易的;安静的书房中,自然有怡情养性的氛围,对于读书再适合不过了。古人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意在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影响。如今的我们,因为对浮躁社会的紧追不舍,而丢弃了许多该属于我们的读书时间,寻找心灵的慰籍,书才是唯一的途径。能潜下心来读书的你,一定因为充实而丰富的生活自娱其乐。

   宋代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不仅是读书,学习,世间万事,如果不用心,都是做不好的。既做之,则心到之,否则,只做皮毛,样样稀松,终将一事无成。

  

分享:

0

喜欢

0

赠金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