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州萧家巷

 双五小叟 2015-07-13
泰州萧家巷
\
 
    萧家巷,地处泰州北门外稻河西侧,北起北山寺街,南接工人路,西邻康乐巷。相传巷内曾住一在京为官的萧姓,邑人恭维他,遂称此巷为萧家巷。1973年改名为新华巷。
    萧家巷在泰州颇负盛名,并非因传说中的那位萧姓人家,而是因为俞梅、卢止庵、朱甲昌等历史文化名人都在这里居住过。
    俞梅,字师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因母丧回归故里。康熙四十四年清圣祖南巡,召见其父俞激(字锦泉),赐亲书“耆年贻毅”匾,又特令俞梅为扬州书局纂修官。升翰林院编修,曾分纂《康熙字典》,参与出版过《分韵唐诗》、《政治典训》等书。康熙五十二年任山西副主考官时,不避权贵。奏请朝廷减去官卷正额三名,分配给民卷,甄拔寒唆。大得人心。巷内俞氏故居今尚在。俞家原藏有康熙赐给俞梅的折扇一把,正面为康熙御书。此扇已由其后裔俞铁中捐献,现藏泰州博物馆。
    卢氏,为明进士卢干驷之后,永乐元年由苏迁泰。民国初年泰州有五大富绅,人称“支管王卢沈”,卢氏是其一。萧家巷的卢氏住宅坐东朝西,范围较大,一直延伸到清化桥河西,大部分房屋现已改建为工厂。卢氏后裔卢止庵是民国时期泰州知名乡绅,在陈毅来泰与李明扬谈判期间,曾与陆小波、吴云山等人会见陈毅,一起谈古(墨子)论今。
    朱甲昌(1880---1943),初名维松,字仲夔,后补廪贡生。废科举后,致力实学,既精研古文、诗赋,亦习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尤好书法。泰州光复后加人中国国民党,1912年当选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民国七年赴燕从政,历任总统府秘书、参事,财政部、内务部秘书、参事等职。民国十二年后,又任江苏省省长公署秘书,陇海铁路开税局局长等职。民国十八年南返,息影家园。溥仪在东北建满州国。因人推荐,曾邀约朱甲昌前往任职,他严词拒绝,并不与担任伪职的旧相识往来。民国二十九年曾带病去曲塘,参加韩国钧发起的苏北抗敌和平会议。泰州沦陷后,忧愤交集,不久病逝。有《朱仲夔遗墨》传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