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失眠病人,换了很多医生,用了很多安神养心补肾的药,效果都不理想。 爷爷说,小病理脏腑气血,大病调阴阳升降。 小指月说,那如何调阴阳呢? 爷爷说,为什么会老睡不着呢? 小指月说,阳不入阴。 爷爷又说,为什么会阳不入阴呢? 小指月说,这病人是个企业主管,经常用脑过度,心脑神安定不下来。 爷爷说,那如何引阳入阴,令脑神安静下来令心神安静下来,使阴阳气相互顺接呢? 小指月就有点打结了,想不出来。 真正的中医就像禅客一样,每种疾病都可以层层剖析出来,并且给出恰当的建议和汤方。爷爷一直在训练小指月的这种思维,那就是临证多问为什么,读古籍多刨根问底。 这时爷爷便说,阳升太过,降不下来,是因为多动了心脑,就要靠多动手脚去平衡转移,让气机由上越转为下沉。 你可以在闲余时间多种种花草,这样有助于你睡眠质量的提高。 这主管听后点点头说,是啊,大夫,我是喜欢种点花花草草的,只是近来公司繁忙,疏于管理,以前我都会去花园里拔拔草,松松土,那样挺舒服的,可以缓解我一整天的疲劳。 爷爷随后说,脑力劳动过度引起的烦躁失眠,可以靠体力劳动去平衡缓解。 这个小指月最有体会了,每每读书困倦、读不进的时候,爷爷就会叫他出去锄锄草,给药园子松松土,给蔬菜浇浇水,这样一身汗出,所有读书的烦躁都一解而消,完全挥洒掉了。 这样再捧起书本来看时,心里惬意,又脑子清醒,一下子就读得进去,疲劳感通通都跑光了。 这时小指月问,那该如何用药来调阴阳升降呢? 爷爷说,就用半夏配合夏枯草。 小指月说,太妙了,半夏,半夏,五月半夏而生,夏枯草,夏枯草,得夏至而凋,两个正顺接阴阳之气,这样就有阴阳相顺接之妙。 这主管当天吃完药后,一觉睡到天明,从来没有睡得这么好过。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冷庐医话》卷三引《医学秘旨》云,余尝治一人患不睡,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浓煎服之,即得安睡,仍投补心等药而愈。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