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耄耋老农的对联情

 江山携手 2015-07-14

有人说,“人老不学艺。”可已八十岁的老农永济白坊村的姚帆稳却不这样。近两年来,他经常阅读《河东楹联》,偶尔还出神地回顾他为乡亲编写对联的往事。

白坊村1943年时三个社各办一所小学,都十分简陋。为了办好学校,村民毅然决定重建新校。三校合一,请名师,买鼓号,白坊学校一跃成为附近名校。解放后,在党的培养下,该校毕业生中先后有省、市级干部、留美学生等为该校争光。2003年村中庆祝学校扩建大会,会上,姚帆稳应邀编写了一副对联。
三社联合,建校兴学,功及邻里;
百世流芳,尊师重教,广育栋梁。

六十个春秋过去了,姚帆稳老人又把这美谈以楹联形式印在村民的脑海里。

村民姚崇忠,又名姚广仁,少年学商,成年务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日渐提高,姚崇忠在村中开了个餐厅。开张那天,姚帆稳编写了一副嵌名联:
广开放,设餐厅,仁中取利;
崇改革,讲实惠,忠厚待人。

内容贴切农村生活实际。开张喜宴上,大家敬茶、品酒、议联,茶香酒香加上联香,使喜宴香上加香,别有风味。村民下地干活归来,不但能享受到广仁饭店现成的饭菜香,还能享受到“仁中取利”、“忠厚待人”的精神文化大餐。

退休干部姚梦喜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三在村务农,老二在太原工作。改革开放后,老大、老三先富起来都盖了新院。建新院时曾经得到老二财物方面的支援。而老二的新院好久没有着落,这成了梦喜老人的心病,姚梦喜几乎成了姚梦愁。老大、老三察觉老人心事,决定帮远在太原的老二盖新院。为方便起见,房脊和老大连脊成了兄弟连脊房。邻居为此欣喜,姚梦喜老人更是喜得梦中也笑醒了。新院落成那天,姚帆稳又编写一联:
钢骨水泥,结构壮观,新房脊连脊;
精神物质,情深意重,兄弟心连心。

新联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尚,村民和姚梦喜一家都赞姚帆稳这副对联表达了他们的心意。

退休干部邵守义夫妇均八旬。老伴腰腿有病,行走困难。守义为老伴买来轮椅并亲自推着她到处走动。轮椅转到哪里,哪里笑声赞语连天。邵守义寿日那天,姚帆稳给他送了一幅联:
轮椅慰老伴,八旬白发晚景好;
和谐度寿日,两位高龄夕阳红。

联中轮椅情,正是许多老年人幸福晚景写照。

另外,姚帆稳还为一些退休干部和村民撰写不少挽联婚联等,受到村民的欢迎。

姚帆稳一生务农,年老又痴迷对联。他颇有感触地说:“我过去编对联,仅求内容有积极意义,形式上注意对偶、顺口。读了34期《运城楹联》,对联律的认识很有提高。古汉语四声我不会,现代汉语四声我也不通,看来得向小学生学现代汉语。我感谢《河东楹联》编辑为楹联事业的发展、楹联知识的普及做出的宝贵贡献。”
             (邵仰武)
 

编辑:长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