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玲冒犯木兰,只因不懂群体记忆

 真友书屋 2015-07-14
曾炜 团结湖参考



对于很多演员而言,有时候被人骂了,可能还一头雾水,那是因为他们并未意识到其中的复杂性,并不自知卷入斗争的漩涡。




文 | 曾炜



贾玲最近摊上事儿了,因为她在一个节目中,将花木兰塑造成贪生怕死的傻大妞。一个叫做“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的组织刊发公开信,要求贾玲及剧组道歉。他们认为,花木兰是勇于抵御外辱的真实的英雄人物,贾玲的扮相和表演有损该形象。但这个公开信很快受到不少人的嘲笑,理由是花木兰只是古典民谣里的艺术形象,并非确实的历史人物,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把花木兰当成心目中的英雄。


这些年来,通过教科书和影视作品,花木兰确实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英雄的象征。那些把花木兰当成“老乡”的研究机构,也有意把这种象征融进本地的群体记忆。这种群体记忆,依赖人们对某些标志性的象征人物或事物的想象,未必基于准确的历史事实,而主要来自当下的情感诉求或者现实利益的考量。寄托在花木兰这一形象上的情感诉求或利益考量,先不说它是否合理,但的确真实存在。贾玲扮丑也许不是亵渎了真实的历史,她被人要求道歉,可能就是因为冒犯了部分人在这类象征上的寄托,破坏了他们的群体记忆。


在新浪微博的调查中,要求贾玲“必须道歉”的比例也不少,占了33.3%。我觉得,用一种傲慢的姿态面对这部分人的要求,可能并不明智。人都是有记忆的动物,群体也是有记忆的。当下的生活习惯或准则,其“合法性”常常就来自这类群体记忆。


前段时间,我记得北青的微信公号“放牛班”曾经以调侃和幽默的方式,做过一个颇具娱乐性的话题,叫做“《哆啦A梦》里的静香就是一个绿茶婊”。难以置信,就是这个话题竟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一时间成为了热门。很多曾经小时候看过这部动画片的人表示,这个题“把我的童年给毁了”。有人还很较真,认真搜集资料进行“考证”,说是有人在“造谣、污蔑”,静香分明不是绿茶婊,而弄这话题的人才是“心机婊”。


想想也是醉了,对不对?但我想说的是,千万别小看和蔑视在群体记忆中起关键作用的象征事物,对于付诸了情感的当事人而言,它就是真实的、真切的。所谓“把我的童年给毁了”,意思当然不是有人坐着时空穿梭机,潜入别人的童年里捣乱,而是有人把一部分80后寄托在静香身上的美好想象,给彻底颠覆了。虽然静香是个虚构的人物,但人们寄托在她身上的美好想象,却是真实的。这个话题黑的不是静香,而是部分80后的群体记忆,而这个记忆至今依然真切、纯真。


静香相对于花木兰,从真实性上来说,显然更虚幻。这也充分说明,人们寄托情感的事物,未必基于真实原则。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大量这类象征之物,正是我们对它们的想象,组成了我们的群体记忆。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无法摆脱群体记忆而独立行事。假设你流浪到一个陌生的岛屿,在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的情况下,要告诉当地的人你来自哪里。最好的方式,显然就是举出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象征事物,比如你只要画出长城,人们就会知道你来自中国。在宗教、祖先崇拜领域,存在大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和人物,它们早已经没了真实可考的事实依据,但却能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引发人们虔诚的情感,甚至真实的生理反应。对于这样的事物,冒犯它、嘲笑它,先不说对错与否,但至少在这样做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可有充分估计可能招来的批评和指责。


挑战、破坏一代人或者某个地域的群体记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破坏这个群体记忆所依赖的主要象征物。所谓“历史都是当代史”,群体记忆,历来就是权力争夺的激烈战场。极端的时候,人们甚至不惜为此付出血的代价。最近的一个例子,当数不久前刚刚发生的“查理周刊流血事件”。其中的是非对错,至今依然争论不休。但这事给了人们一个提醒,遇到这种事情时,谨慎为妙。对于很多演员而言,有时候被人骂了,可能还一头雾水,那是因为他们并未意识到其中的复杂性,并不自知卷入斗争的漩涡。


具体到贾玲这件事,我觉得,她只是一个按剧本行事的演员,可能并无心冒犯任何人的情感或信仰。栏目组做出说明,表明正视和尊重对方的情感,以及自己无意冒犯,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至于是否要道歉,就另当别论了,毕竟任何文艺创作,都需要适当的自由空间,而这同样值得尊重。如果道歉会影响此后的文艺创作,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这对社会整体的利益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