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圈专访 祁志龙:知识意识决定艺术修养

 生命中不能没 2015-07-14

祁志龙(1962-)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著名油画家。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92年至今生活、工作于北京。

说起祁志龙,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军装女孩”,祁志龙因为“军装女孩”而闻名于世,也是因为“军装女孩”成为了衔接“政治波普”和“艳俗艺术”这两股艺术潮流的关键性人物。

“军装女孩”的影响,也是基于中国90年代的剧动的社会背景以及祁志龙自身的艺术路线。另外,祁志龙的低调与豁达也正是他在这条路线上的一个可能存在的重要因素。

画家圈专访 祁志龙:知识意识决定艺术修养

祁志龙 军装女孩

圆明园的老人,来宋庄你还习惯不?

祁志龙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方力钧去的圆明园。祁志龙和方力钧都是于中央美院版画系毕业,方力钧在圆明园提供了“画家村”信息后,祁志龙便在圆明园落了脚。

《消费形象》系列作品也是祁志龙1992年5月份在去圆明园不久后创作的。“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正好是邓小平的“南寻”,那一年对中国的历史来说非常重要。大众消费的势头、冲动和愿景,整个社会对未来都充满了期待。我作品的图像资源就来自当时的书店,尤其是报摊,还有挂的一些挂历。但是这种资源产生作品还是需要你对社会认识的把握,我觉得那个时期我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就是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消费的时代。”

尽管外界解读《消费形象》是说其包含着批判与政治意味,祁志龙本人认为,尽管《消费形象》有政治反讽意味,但也有对一个消费社会的期许。也许在这一点上,祁志龙温文尔雅,不温不火的性格就体现出来了。

96年的时候,祁志龙带着自己已经比较成熟的艺术离开了圆明园。其实那时圆明园的艺术家已经在两年前被陆陆续续驱赶得寥寥无几。离开圆明园的祁志龙在后续的十多年中变换了很多工作室地址:亚运村、世纪城、费家村......07年的时候,收到栗宪庭的邀请,祁志龙在通州宋庄的艺术区里建立自己的艺术工作室。于是,祁志龙和栗宪庭便成了在宋庄的邻居。

画家圈专访 祁志龙:知识意识决定艺术修养

祁志龙 军装女孩

祁志龙对于现在自己现在身居宋庄这件事也很坦然:住在宋庄,就会有舆论。这种舆论就是对宋庄整体的一个看法,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总的来说,现在不好的舆论是占据上风的。因为可能人们对外界的看法总是更喜欢看到负面的,满足于好奇心。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具体的来说:比如,有人就说宋庄到处都是摆地摊的,卖一些很廉价的商品画(行画),他们就认为宋庄变成一个中国的一个行画村了,实际上,这是片面的。在国外我也去过一些地方,比如阿历克斯·卡茨在纽约的家和画室,他是美国顶级的画家,楼下就是卖行画的,他们是共存的。或者说,并不是因为有人卖行画,优质艺术家的品味就会被降低。

怀揣梦想来到宋庄的一批人如同祁志龙当年去圆明园是一样的,希望在一个纯粹的群体里获取更多的创作灵感以及被别人认可的机会。总结来说,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艺术区都有着这样的现象,有一部分的艺术家会成功就有一大部分的会一直默默无闻,这有着自身的因素,但更多的因素仍是偶然的。

画家圈专访 祁志龙:知识意识决定艺术修养

祁志龙家一角

战胜自负的力量

祁志龙说过自己是一个自负的人。

其实自负也并非是个问题,人都会有自负,艺术家们也不例外。当祁志龙发现自己的理性无法战胜自负的时候,他便寻找到一种战胜自负的力量——信仰。

祁志龙现在是一个天主教徒,他说当你信奉宗教的时候,就有一种外在的力量来使你克服很多自身的理性不能战胜的东西。还有可能是,你会赋予谦卑更积极的意义。

画家圈专访 祁志龙:知识意识决定艺术修养

祁志龙在画家圈上的作品

祁志龙举了个很小的例子:过去他开车喜欢与别人争,喜欢超速,喜欢抄一些不该抄的近道。但是当他成为一个天主教徒的之后,他的违章罚分记录为零。他认为这就是信仰对日常的改变。

其实也倒不用举例,祁志龙的谦虚客气是圈中人都有口皆碑的事情。杨卫曾这样谈到过祁志龙:“对祁志龙而言,也许正是因为温文尔雅、不争不抢的性格,反倒使他赢得了更多机会。这就像宋庄已经初具规模之后,栗宪庭还要拉他来入伙一样。这些年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一路走俏,祁志龙也从来没落下过自己的身影。从这个意义上说,机遇有时并不是争取来的,而是性格中的先天储备,是一种不请自来的命运关爱。”

画家圈专访 祁志龙:知识意识决定艺术修养

祁志龙在接受画家圈采访

意识决定艺术

祁志龙不算一个高产的画家,但是在长达二十多年的艺术生涯里,也是有着一些调整的。过去祁志龙画的《消费形象》,在九五年就结束了。后来画的带军帽的中国女孩,直到演变到不戴军帽了,这个过程是一个深受波普文化影响的一个过程:就是世俗的东西和世俗的图像里头肯定是有反讽的,如果它没有反讽的话,那么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画家圈专访 祁志龙:知识意识决定艺术修养

画家圈专访 祁志龙:知识意识决定艺术修养

画家圈专访 祁志龙:知识意识决定艺术修养

各大网站对画家圈采访祁志龙先生的报道

祁志龙认为,这还是源于意识问题,在常人眼里看来,艺术家一般都是长头发、大胡子这样的形象,创作的时候也是带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情感去创作。而祁志龙的艺术路线却源于他知识的积累与宗教信仰的完整。“我觉得我从事艺术更多的是去充实我的一生,去实践我人生的一种愿景。或者说要满足一种做人的饱满。如果你什么都不做的话,你就会很空虚。没有成就你就会觉得很失败,人是需要成功的嘛。成功的途径有很多,也许我会去唱歌,也许我会去写作,我为什么画画呢?并不是说画画是我唯一的选择,而是它是比较方便的。”

在祁志龙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优质画家的特质——修养。这种修养一部分是待人接物中所展现的为人,另一部分是随着岁月和时光的沉淀,他身上的知识与艺术认知在进入一个“高浓度”状态所散发的气质。

策划、采访/蔡继轩

撰文/汪啟飞

摄影/汪啟飞、范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