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方: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浪漫主义太空时代的终篇

 真友书屋 2015-07-14



人类在太阳系范围内的标记工作结束了,这也是早已结束的浪漫主义太空时代的最后回声。诗意的太空行将终结,人类将面对真正无法逾越的黑暗空间,那里除了太空歌剧将什么都不会有。


今天,美国探测器新视野号将从1万公里的高度飞越冥王星。它不是目前飞得最远的人造飞行器,但至少未来十几二十年不会再有任何探测器飞到这么远的地方了。随着美国人完成对太阳系所有大行星的到此一游,也许人类的浪漫主义太空时代将暂告终结。新视野号带着很强的致敬意味,它携带了1盎司的汤博的骨灰,而汤博在1930年发现了冥王星。所以我说它是浪漫主义太空时代的终结。


2015年4月9日,NASA“新视野号”拍下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星首张彩照

早前,冥王星更多出现在科幻小说中。在刘慈欣的《三体》中,冥王星是太阳系最后被二维化的行星,它上边建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最后的博物馆。在宝树的《在冥王星上我们坐下来观看》中,它是全宇宙最后两个人类的最后落脚点,他俩本来指望从建在冥王星的基因库中重建人类。在1980年代美国《读者文摘》的一个科幻短篇中,冥王星是人类抵抗外星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一个地球军少尉在一场莫名其妙的战斗中干翻了来犯之敌。总之冥王星指向人类的两个想象,一是太阳系最冷的大冰柜,不论储藏蒙娜丽莎还是人类基因库;二是保卫太阳系的桥头堡,似乎任何外星来犯之敌都有美国人一样的集邮瘾,都要先从这里插上一脚。

最近我努力放慢了消耗科幻小说的速度,因为我发现如果不加节制,可能两年后就没有科幻小说可读了,那可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可能我有点偏颇,因为科幻小说有太空歌剧、赛博空间、蒸汽朋克等很多类型,而我只爱太空歌剧。我问过一些热爱科幻小说的朋友,其实他们也都只爱太空歌剧。试想如果刘慈欣写的不是太空歌剧而是基于未来互联网的赛博空间科幻,估计他决无可能这么红。当然我也承认,《黑客帝国》是我的最爱没有之一,看过不下几十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盗梦空间》等根本看不进去。

虽然人类科技早已完成了从太空时代向互联网时代的猛烈转型,但至少好莱坞票房主要还是依靠太空歌剧支撑的,不论单本的《阿凡达》、《星际穿越》,还是成系列的《星球大战》、《星际迷航》和《异形》。即便人类短期内已经无望飞离地球太远,太空歌剧也要由外星生物或神族承接衣钵,不论《明日边缘》还是《复仇者联盟》。当太空时代终结,人类依然钟情于庞大的太空战舰覆盖过整个银幕的视觉体验。


《星球大战》中的灭星者战舰

尤其是科幻小说,虽然阿西莫夫、克拉克早已成为经典,但近年的热门作品仍然是太空歌剧的天下,如《深渊上的火》、《天渊》、《时间回旋》系列、《海伯利安》系列,当然还有刘慈欣的《三体》。至少就我所知,虽然人类社会已经轰轰烈烈进入互联网时代,但是赛博空间小说还远未形成气候。

这一方面源于人类审美习惯的滞后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工业时代的诗人们依然死守田园牧歌的比喻和想象,互联网时代的人们依然钟情于太空时代也属此列。更重要的,也许是出于人类的天性,既然过去几万年间我们的祖先都是想望着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既然前一个时代已经打开了通向宇宙的视野,我们是非常不情愿把目光从外太空收回来的,哪怕直到目前太空事业仍然主要依赖政府支持,商业化前景渺茫。很显然,短时间内很少有政府愿意继续全力支持完全看不见经济回报的太空事业了。中国可以吗?我相信中国当然有能力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但是中国政府目前也有点三心二意吧,连神舟计划也已经好几年没有下文了。我理解,可能中国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看得见现实利益而又不引起别国嫉妒的太空事业,比如北斗系统,比如摧毁GPS的能力。

于是,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太空将主要由太空歌剧来填充,而人造飞行器不再承载人类浪漫主义的想象。

甚至我都怀疑未来的人类科技史会怎样写。曾经轰轰烈烈列的太空探索时代,到底是人类一个早熟而被迫暂时放弃的梦想,还是压根走错了方向?我们大概知道,以目前的物理学水平和工程水平,人类是没有任何希望开启恒星际旅行的,除非再发生一次爱因斯坦式的认知革命。但是没人能够预知它将在多久以后发生,甚至能不能发生。再者,互联网时代似乎很有可能把人类引向另外一条发展道路,可能宇宙将不再是一个必须去挑战的尺度,因为人类未来有可能存在于虚拟空间,存在于一些我们还无法想象的形态。换句话说,人类将不再以物理形态去挑战宇宙的尺度,而宇宙也不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样子,如果它还叫宇宙的话。


“新视野号”拍摄到的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星

还是回来新视野号和冥王星,不能说它是人类(主要是美国人)最后的太空盛宴,但它的确具有标志性意义:人类在太阳系范围内的标记工作结束了,同时它也是早已结束的浪漫主义太空时代的最后回声。诗意的太空行将终结,人类将面对真正无法逾越的黑暗空间,它同时具有坚硬和虚无两种完全相反的属性,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那里除了太空歌剧将什么都不会有。

或许,这就是我们如此迷恋太空歌剧的理由吧!



作者:李方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资深评论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