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酷暑品读避暑诗

 张官营老军 2015-07-14

酷暑品读避暑诗 - 雨墨馨香 - 雨墨馨香 之 墨黛含烟

古人没有风扇空调,炎炎夏日,或栖于树荫下,或倚靠在水畔亭旁,避暑的方式完全是自然的。

古人感怀于大自然赋予自己的清凉世界,于是,便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避暑佳作流传下来。

在浩如烟海的诗林中,寻觅到描述古人消暑纳凉的名篇,在炎炎酷暑品读这些脍炙人口的避暑诗,令人顿感凉爽惬意。

 

临水之地也是古人避暑的佳处。炎炎夏日,若得一处亭台楼榭桥畔相伴,着实是纳凉人的福气。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所写的就是水边纳凉的情景:“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代诗人刘禹锡喜爱在水亭纳凉,他在一首题为《刘驸马水亭避暑》曰:“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精帘莹更通风。”陆希声的诗:“六月清凉绿树阴,小亭卧涤烦襟”,描写了人们在竹林水阁、绿荫小亭纳凉,静听水声潺潺,饱览园中秀色,清凉自生烦躁自除的快意。

 

宋代的苏东坡也乐于水边纳凉,曾留下“自清凉无汉,水殿风来暗香满”的名句。

宋代的杨万里,喜欢流连于荷池纳凉。其《暑热游荷在池上》云:“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把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快意写得栩栩如生。对此,大诗人陆游也深有同感,《桥南纳凉》诗云:“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塘自在香。”反映了桥畔便是他夏日里赏月、观景、消暑、纳凉。此时月明风清,星河半落,夜凉袭人。此诗表现的是在莲花池边和柳树荫里月下乘凉的乐趣——杨柳随风飘拂,荷花送来清香,在画桥畔倚床休憩,欣赏船家悠扬的笛声,真是盛夏酷暑时的一种美妙绝伦的享受。   

酷暑品读避暑诗 - 雨墨馨香 - 雨墨馨香 之 墨黛含烟

坐在树下或走进竹林,是古人们普遍采取的乘凉方式。因此,在众多避暑诗作中,这类作品也最多。

唐代高骈《山亭夏日》诗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

 

中唐王维为消暑,在陕西终南山下建有竹里馆,抱着古琴走进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弹,乐而忘返,给后人留下了千吟不厌的《竹里馆》:“独坐幽莫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南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描写了一个牧牛的小童为避酷暑睡卧柳荫之下的悠闲情趣:“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塔水满溪,童子柳荫眠正着,一牛吃过柳荫西。”

 

元代有位名叫释英的诗人,他避喧觅静常在山中纳凉。他在《山中景》中这样描绘道:“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可见山中纳凉要比城市里凉爽得多。清代诗人江堤写道:“柳枝西去叶向东,此非画桑实画风;风来无质难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在柳荫下乘凉,使人有“风飒然而至”之感,顿有丝丝凉意。  

酷暑品读避暑诗 - 雨墨馨香 - 雨墨馨香 之 墨黛含烟

夏日里到寺庙里乘凉又是一个好去处。 宋代梅尧臣喜欢到寺院去寻幽,其《中伏日妙觉寺避暑》诗云:“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诗人在花木葱笼、曲径幽深的长廊里品茗纳凉,清以心静,佳茗入口,凉自心生,静中生凉,一幅闲适自在的画面犹在眼前,诗人自然是乐不思蜀。

 

纳凉有一个平静的心情很重要。“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此所谓:“心静自然凉”。

六月红云不肯移,清心自合胜炎曦。”古人认为,清心静气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

唐代诗人白居易作《消暑诗》曰:“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诗人认为在夏季避暑纳凉,室中要少放东西以利通风,坐于窗下要心平气和,这样才能惬意地感到清风徐来,凉生心底。白居易还有诗为证:“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看来,“心静自然凉”确实是一剂消暑良方!

 

在酷热炎炎的夏日,吟咏古诗人的这些避暑诗句,使人如临其境,顿生丝丝凉意,夏日的暑气仿佛随之而去。

酷暑品读避暑诗 - 雨墨馨香 - 雨墨馨香 之 墨黛含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