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拿大历史 004 – 新法兰西之父 – 永远的草根

 茶香飘万里 2015-07-14

“新法兰西之父”——萨缪尔·德·尚普兰(Samuel de Champlain)。对于加拿大和法国人来说,尚普兰的最大功绩是建立了欧洲人在北美大陆上的第一个永久殖民地,奠定了新法兰西(New France)的基础。

IMG_667709_调整大小1604年的时候,在北美洲已经有不止一处欧洲人的据点位于佛罗里达,还有零星的临时据点处在纽芬兰,但是这些都不是永久的定居点。法国贸易商皮埃尔·德蒙(Pierre de Monts)决定在新大陆上搞一个永久定居点,年轻的尚普兰当时是他的领航员和测绘员。德蒙率领一队包括手艺人和瑞士雇佣兵的人马前往新大陆,他们来到芬迪湾,最后在一条河入口处的一座小岛上,德蒙的队伍扎下营寨。根据这里的地形,德蒙命名这里为“圣十字岛”(St. Croix),建起了营房、厨房、工房还有一个小教堂。外面是院墙,每个方向都安放了大炮。马勒席人(Maliseet)在林中观察着这群人,德蒙也紧张地注视着他们,担心什么时候土著人就会发起进攻。其实德蒙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些印第安人,这些印第安人倒是担心他们:这帮家伙不知道冬天很冷吗?不知道冬天河里会完全冻住吗?显然德蒙不知道,德蒙想这儿的维度跟法国南部差不多,能冷到哪儿去?

能冷到哪儿去?小样儿,不给你点儿颜色你不知道谁是老天爷。来呀,给我下雪。

……?这才10月6号?不是安排要到12月份才下雪吗?

我说下就下!

那一年10月6号就下起了雪,往年要到12月份。河里是大块的浮冰,这一年是百年来最冷的一年,坏血病接踵而至,他们牙龈流血变黑牙齿脱落,四肢抽搐,胃疼的弯下了腰。

被困在岛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第二年春天补给船从法国到来的时候,80个人中已经死去了36个。然而圣十字岛殖民地依然具有伟大意义,失败是成功他娘嘛!新法兰西就此迈出了第一步,虽然这第一步是个悲剧。遭遇打击,德蒙并没有气馁,岛上扎营证明是个悲剧,下回咱换个地方。于是他们越过芬迪湾来到对岸重新找了一处宝地,德蒙把这个地方命名为“皇家港”(Port Royal)。在皇家港,德蒙建了一座内部联通的大房子,还是围墙火炮做好防御。这次,德蒙还开辟了一个菜园子,很多史书上说这是”第一次”。当然,“第一次”的创举还有不少,但都是对法国人或者说是欧洲人来说的。就拿种菜这事儿来说吧,北美第一民族早都不知道种了几千年了。

殖民者的生活是艰难的,特别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尚普兰发明了一种游戏,叫做“轮流助兴”(Order for Good Cheer)。游戏很简单,大家按天轮流出节目或者做美味。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坏血病是由维生素缺乏引起的,以为是冬天活动少的原因。所以尚普兰搞了这么个活动,让大家保持高昂的士气。在穷山恶水好寂寞的新大陆,不得不找点儿乐子不是?

尚普兰绘图_调整大小尚普兰绘制的皇家港,图片来自 A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 J.M. Bumsted – 2007

1607年法王取消了德蒙的皇家特许权,德蒙一气之下离开皇家港回了法国,皇家港殖民地在他走后也没能坚持下去。不过尽管德蒙没有再来北美,但是一生致力于支持北美的贸易和殖民事业。在尚普兰的鼓动下,他帮助筹集资金开辟第二块殖民地。

1608年,尚普兰溯流而上,在河流变窄地势险要的地方,尚普兰建立了新的殖民地,这就是今天的魁北克城,魁北克是阿冈昆语“河流变窄的地方”的意思。魁北克城位于山上,扼守圣劳伦斯河,号称“北美的直布罗陀”,大家可以看草根的《风雪中的魁北克城》,就知道魁北克城重要的地理位置了。

严酷的冬天到来,经过严冬的打击,尚普兰的28人只剩下8个,不过法国人坚持了下来。
看过草根前面博文《卡伯特和卡地亚》的同学可能会问:这个地方卡地亚不是来过了吗?当年插根十字架都那么难,这次尚普兰怎么毫无阻碍地就把殖民地都建起来了?那些印第安人呢?没错儿,70年前卡地亚确实来过这里,跟当地居民发生了冲突被杀了35个人,卡地亚还绑架了印第安酋长。但是尚普兰来到这里的时候,斯塔达科纳(Stadacona)部落消失了,奥雪来嘉(Hochelaga)也不见了。

这70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谁也说不清楚,但是相信疾病和部落间的战争使这里几乎成了“无人区”。卡地亚出发的1535年之前,圣马洛爆发了严重的瘟疫,所以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最大的可能是卡地亚的船员把瘟疫病毒带到了新大陆,传给了那些对此毫无免疫能力的土著人。不过这对尚普兰来说是幸运的事儿,这次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在此定居建立殖民地。

说这里是无人区也是夸张的说法,尚普兰来到的时候圣劳伦斯湾还是挺热闹的,每年有500艘欧洲各国的船来这里捕鱼,有的也在岸上弄了个歇脚的地儿,但也都没有常年的据点,渔季一过人就走了。尚普兰这次要一举改变了欧洲人的传统,这次的目的地不再是海洋而是陆地!

除了恶劣的天气和疾病,尚普兰还有更大的敌人。在前面几篇博文里草根已经介绍过,圣劳伦斯河作为渔业和通往东方的航道被探索过,塔杜萨克(Tadoussac)有个巴斯克人的据点,巴斯克人也觊觎着尚普兰这块小小的殖民地。尚普兰的一个手下甚至勾结巴斯克人打算做掉他,幸好尚普兰及时发现处决了这个叛徒。

不过巴斯克人并不是尚普兰的心头大患,更让尚普兰头疼的是易洛魁人,易洛魁人跟尚普兰和新法兰西敌对了上百年,差不多成为“世仇”,这从某种角度来说还是尚普兰惹的祸。

IMG_429602_调整大小尚普兰建立魁北克后,迅速发现了商机——毛皮贸易。当时欧洲人特别喜欢用动物的毛皮做帽子,尤其是河狸(beaver)皮做成的帽子又暖和又不怕水,深受欧洲人的喜爱。但是到了尚普兰的时代,欧洲的河狸差不多都被捕光了,于是北美的河狸皮立刻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尚普兰迅速跟当地的土著人蒙塔奈人(Montagnais)做起了毛皮生意。土著人用独木舟把毛皮运到魁北克,尚普兰收购后再运往欧洲,获利丰厚,成为殖民地一开始最最重要的产业。历史上的河狸对加拿大太重要了,今天加拿大的5分硬币上,还有一个河狸的形象呢。据说现在有个“美分党”,不知道赚的钱是啥样子?要是“加分党”,估计赚到的就是这样一枚硬币。

DefeatOfIroquoisByChamplain

1609年,蒙塔奈人邀请尚普兰随同他们一起参加一次对南部的易洛魁人的远征,尚普兰不想驳生意伙伴的面子,就跟着去了。这次远征位于黎塞留河(Richelieu River)的易洛魁人,远征中尚普兰探索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尚普兰湖(Lake Champlain)。尚普兰随蒙塔奈人南下找到易洛魁人,双方列阵,尚普兰顶盔贯甲架好了他的火绳枪对着易洛魁人就开了火,这是第一次欧洲人的火器在北美战场上出现,效果惊人,尚普兰射杀了几个带头的易洛魁人,余者震撼之下四散奔逃,蒙塔奈人和尚普兰胜了这一仗。随后的几年里,尚普兰又参加了几次针对易洛魁人的战斗,让新法兰西成为易洛魁人新的“世仇”,特别是其中的莫霍克人(Mohawk)。

位于大湖区的乔治亚湾(Georgian Bay)的休伦人(Huron),想直接跟法国人做生意,他们邀请尚普兰前去商谈。蒙塔奈人眼看着要跳过他们这个中间人,就极力设法制造障碍,但是1615年尚普兰还是跟休伦人直接接触上了。休伦人跟易洛魁人是世仇,在一次跟易洛魁人的战斗中,尚普兰受了箭伤整个冬天就在休伦人的营地内养伤。商业谈判是成功的,第二年春天,尚普兰带着一大队装满毛皮的筏子回到了魁北克。

现在法国人跟休伦人结成了“鲜血凝成的友谊”,产生着鲜血凝成的利润。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易洛魁人,也有着共同的利益毛皮贸易。您问这时候的蒙塔奈人呢?蒙塔奈人这会儿失落啊,原来作为中间商这边买那边卖,钱都自己赚下了。现在两伙人自己接上了头,蒙塔奈人这儿只剩下收点儿过路费了,当然心里忿忿不平,后来转投英国人也就毫不意外了。

选边站跟休伦人结盟,让新法兰西卷入了对易洛魁联邦的战争。这场战争不是咱们通常意义上的战争,咱们的战争打几年分出个胜负或者不分胜负都会签个和约结束,或者起码签个停战协议然后就不再打了。这休伦人跟易洛魁人都一根筋啊!他们之间的仗是世代相传的。尚普兰卷入其中也很无奈,毕竟上好的毛皮来自北方休伦人,休伦联邦控制了那里,不跟休伦人结盟跟谁结盟?

对尚普兰的选边站后世也有评论说,其实尚普兰不应该选边站,毕竟比起法国人来说,土著人更想跟法国人做生意,客户只有法国一家而供应商多得是,那些部落都想卖毛皮给法国人,尚普兰大可以好好地利用下这个优势从中渔利。如果尚普兰选择中立,他的船队也不会每次都要冒着莫霍克人的箭雨了。听起来很有道理,这样就不会把新法兰西卷入差不多一百年的争斗了。不过这“世仇”,能让法国人轻易地置身事外吗?

1615年跟休伦人结盟后,新法兰西差不多立刻陷于易洛魁人的包围中,从此陷入同易洛魁联邦的缠斗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