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原创】除了两融与配资,还有没有比分级B更惨的?不到一个月他就亏了近90%!

 昵称757810 2015-07-14


这是两个真实的场景。


第一个——7月9日,就在市场发生惊天大逆转之时,众多已经触发下折的分级基金B份额遭遇疯抢。此时,火山君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各大基金公司纷纷喊出“买了这些B就死定了”、“今天千万不能去买这些B,赶紧卖掉”等言论。然而这些已经触发下折的B份额却在盘中拔地而起,纷纷打开跌停,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第二个场景——本周市场大幅反弹之后,投资者终于松了一口气,然而有下折出现的基金公司并不轻松。“现在就是需要做好安抚工作”、“很多人连什么是下折都不知道就去抢,现在遭遇损失。”有基金公司人士感叹。


上述两幅场景充分展现了市场大跌中分级B,特别是触发下折分级B的惨烈现状。经过这轮下跌,市场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最快13个交易日下折


面对下跌行情,为何分级B成了洪水猛兽?道理很简单,B份额是杠杆基金,其与没有杠杆的基金净值相比,波动幅度更大。回顾近期的下跌,加了杠杆的B份额开始大面积触及下折阈值,甚至有部分产品上市不到1个月就触及下折线。由于下折时都是以B份额的净值来折算,因此在下折时投资者就会遇到瞬间大幅亏损的情况。


据火山君不完全统计,这轮行情调整以来,截至7月10日,共有23只分级基金触及下折阈值,其中鹏华基金、招商基金和申万菱信基金最受伤,鹏华高铁B、鹏华新能源B、招商国证生物医药B、招商中证煤炭B、申万菱信传媒业B、申万菱信环保B等多只B份额均遭遇下折。


其中,华宝兴业中证1000 B于6月16日上市交易,短短13个交易日后就触及下折线;改革B于6月15日上市,17个交易日后触及下折;生物B于6月11日上市,7月8日触及下折线;申万菱信传媒业B于6月10日上市,至触及下折线也只有19个交易日。另外,备受关注的鹏华高铁B于6月5日上市交易,仅仅19个交易日后净值就跌破0.25元。


相比这些下折阈值在0.25元的B份额,下折阈值在0.45元的可转债分级基金B份额更是让投资者叫苦不已。东吴中证可转债B于7月8日触及下折线,当日净值仅为0.181元,7月9日下折基准日的收盘价为0.938元,即使7月9日的基金净值有所回升,但两者的价差已经很大。值得注意的是,东吴中证可转债B在6月29日已经触及过下折线,这也是该基金短时间内第二次下折。此外,最早触及下折的银华中证转债B,6月26日的净值为0.253元。


下折时抢入遭遇巨大损失


值得关注的是,7月9日、10日大盘连续大幅反弹,受市场强势上涨影响,分级基金B份额整体呈现较大涨幅。在此形势下,已经触发下折的B份额成交量不断放大,而许多投资者并未意识到其中的风险,依然在下折基准日疯狂买入,随着基金停牌折算,投资者的资产面临着一夜之间大幅缩水的状况。


举例来说,假设下折条件为B份额净值≤0.25元,发生向下折算时,下折日B份额净值为0.245元,A份额净值为1.037元,母基金净值为0.641元。则每1000份净值0.245元的B份额,折算为245份净值1元的新的B份额;每1000份净值1.037元的A份额,折算为245份净值1元的新的A份额和792份(1037-245)净值1元的新母基金;每1000份净值0.641元的母基金折算为641份净值1元的新母基金。


可以发现,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假设在下折基准日以0.5元的二级市场价格买入1000份B份额,且当日收盘价也为0.5元,那么经过折算后,资产将变成245份B份额×1.00元净值,相比买入时的500元出现了明显的损失,即使折算后重新上市,B份额一般会有1~2个涨停,但相比下折带来的巨亏,这点涨幅只是“安慰剂”。


“这好比你买一只股票,PE是1000倍,等到了公布业绩报告时发现业绩大幅下降,那么股价肯定会出现比较大的杀跌。像历史上曾经有过下折的资源B,触及下折时的交易价格为0.28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合理溢价率就不会有任何损耗,因为合理价格是能算出来的,但这次是整体溢价率过高造成的溢价率修复。因此,我们建议在溢价率过高时就不要买分级B了。”一位业内人士向火山君解释称。


机构、散户怎么玩分级?


此轮市场大幅调整对于场外高杠杆配资的投资者而言,绝对是致命一击,而如果配资后又在5000点之上投资了分级基金B份额,那简直就是火中取栗。这类将场外杠杆通过场内B份额再次放大的投资者,可能在大盘不到4000点时就已经爆仓了。


火山君调查发现,同样是对待火爆的分级基金,机构与散户有着不同态度和操作手法。火山君通过相关报道及对上市分级基金的投资人结构观察发现,散户是分级基金的主要炒作力量,而机构占比较小,他们更多是进行A份额投资和短期的套利交易。


实际交易中,散户漠视市场内在联系,一昧追逐热点,扭曲市场价格,而这往往又会为机构“创造”可观的套利机会。牛市中,B份额的杠杆效应放大,以散户为主的资金盲目追捧导致价格水涨船高,造成产品整体溢价率飙升。而此时手握巨资又追求稳定收益的机构则可根据“游戏规则”申购母基金份额做溢价套利。行情一旦冷却下来,B份额交易价格又会因为套利资金砸盘出现大幅回落,让不少后期跟风的散户出现蒙受损失。


在对待新上市分级基金时,散户的操作有时还更为偏激。以机构扎堆、携百亿规模上市的易方达重组分级基金为例,火山君身边的一位朋友在母基金募集期便认购了20万份,6月11日在该基金上市时自动获得A、B份额各10万份,6月12日他没有选择卖出A、B份额锁定基金炒新行情的溢价收益,也没有选择卖出B份额、买入A份额进行稳健投资,而是于6月13日在0.76元附近卖出净值1元的A份额,并将剩余资金在1.22元附近买入了净值1元的B份额。


悲剧就在此时开始酝酿,6月15日该基金开始深幅回调,至7月7日,B份额在短短15个交易日内净值已缩水至0.22元,达到合约阈值启动下折,并于7月9日完成下折。复牌后的开盘价为0.901元,当天净值为0.076元,较复权后最高位亏损近9成。这位朋友20万元的本金只剩下2万多元。


如果他在该基金上市初期像机构那样采取稳健操作策略(卖出B、买入A),目前已经获得超过40%的收益。


自市场“变脸”后,分级基金的下折已非个案,分级B所蕴含的风险充分暴露,如高铁B、重组B、煤炭B、带路B、生物B、改革B等数十只B份额已相继在近半个月内启动下折。这也意味着,所有在1元面值附近全仓买入B份额的投资者都将面临70%以上的亏损。


“创业板B之前的表现确实让众多投资者羡慕不已,但很多人还没有搞明白分级B就盲目买入,忽略了市场风险。”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