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之道:人生应恪守”七不过“

 汉青的马甲 2015-07-15

邂逅一份古典与优雅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苏轼在一首词中写到:“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人生就该如此,当官也好,做民也罢,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听风抚琴,吟诗读书,其乐融融。

奈何凡尘世界,太多纷扰诱惑,似饕餮大餐,更有更无盛宴,满满物欲的红尘,如何身心同修,实现半饱人生?我想,唯有舍得,舍得决不是无奈的放弃,而是洞悉大势所趋后的一种选择,唯大智慧者才懂得舍得,这些,要从我们的生活细节注意:


1.食不过饱



膳食必须符合个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等特点,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适当,全面满足身体需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

吃饭吃七八分饱,粗细搭配,荤素相兼;

饭前要喝汤,不吸烟,不喝酒。


2.住不过奢

《孟子·尽心下》“若将终身焉。” 宋时的朱熹曾集注:“言圣人之心,不以贫贱而有慕於外,不以富贵而有动於中,随遇而安,无预於己,所性分定故也。” 这是劝诫世人要要随遇而安。

居室可以干淨舒适,不必搞得富丽堂皇,那样极易夺心志而蜕化变质。人生不在于住的房子有多大,而在于在里面笑的有多甜。


3.劳不过累

把健康比做“1”,把事业、地位、财富、爱情等比做“0”,前面的“1”都没有了,后面的“0”再多又有什么意义?经典的比喻蕴藏着真实,只有保证身体健康,才能让自己持续不断地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创造财富,才能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幸福,因此,要爱惜身体,善待自己!

劳动的强度是有限度的,超过负荷量会造成身体的伤害。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8小时之外,要适当休息。


4.懒不过堕

享受一种恬淡的生活,享受一种静逸的日子。

但是不可无所事事,因为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所以,即使无事在家,也要多参加活动,散步聊天,写字作画,下棋看戏,读书看报,勤于动脑,保持心情舒畅。


5.怒不过度

宽容如阳光,温暖人的心灵。深信因果,则不生迷惑,一切恩怨皆因果所致,无迷则无嗔。生气,就好像自己喝毒药而指望别人痛苦。嗔恨和慈悲是相对的,因此只要我们多培养、增长慈悲心,嗔心自然就会减少了。所以,试着从另一个角度看事情,转变自己的情绪,以更积极的慈悲心、爱心来看待世界,才是化解嗔心最好的方法。

心里有烦恼,千万不要生怒气,怒会伤肝。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涵养,乐观处世。


6.名不过求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的那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画师刘海粟也曾说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名利皆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名利是过眼烟云。人生之味,细细品来,断然不可少了淡泊,因为多一份淡泊便少一份执迷,多一分宁静便会多一分明智。




7、喜不过欢



人生一程,或多或少地,总要经历一些大喜大悲。大喜大悲时刻,人们表现出来的往往并不是大笑或者大哭,而常常是平静。大喜大悲时认清自己,大起大落间看清朋友。



但是喜不能喜过头,“过喜则伤心”。

古人范进中举后变疯,即为过喜所致 ,同时悲不可过伤。


回复'早安'每天早晨送你一份优雅心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