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圆圆:为何我放弃几百万年薪回国做云?

 廿氏春秋 2015-07-15



俞圆圆(Yuanyuan.Yu),因为名字充满了Y,喜欢大家叫他Y3。学生时代赴美求学,曾任微软Azure网络研发首席软件工程师,AWS EC2网络及安全高级工程师。近日归国加入UCloud,担任网络开发部总监。


中国“尖子生”在微软



看教育经历,Y3绝对是不折不扣的“隔壁邻居家的孩子”。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硕连读班录取,中途却跟随家庭奔赴美国;背井离乡,Y3依然保持学霸风格,四年后顺利拿到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SC))计算机科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期间还辅修了数学。继而进修,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取得硕士学位,专研人工智能。


就学期间,Y3与3名同学共同发表学术论文“社区生物多样性采集的移动工具(A Mobile Tool for Community Based Biodiversity Collection Building)”,获得“范内瓦·布什最佳学生论文(Vannevar Bush Best Student Paper)”。也曾与另外6名同学合力发表文章“(基于多核的Map-Reduce机器学习算法(Map-Reduce for Machine Learning on Multicore)”,对业内产生了深远影响。Mahout(一款机器学习的开源框架)的算法就是基于这篇论文衍生的。


毕业进入微软后,Y3服务于Windows Live Developer Platform,开发了一些大型的web service(比如为社交网络提供寻找Windows Live上联系人的服务)。


2008年Y3主导实现了Azure第一版分析系统(DevLive Analytics Project),主要用于账单分析、人口统计分析以及使用情况分析,并为此赢得“微软金星奖”并申请美国专利。


“挑战者”的二进宫



2010年,Y3进入AWS,任职于EC2 NetSec(Networking & Security)团队。成为Threat Manager项目——“一个监测EC2上虚拟机可疑网络行为并预警的系统”的主负责人。


2011年,AWS的VPC已经比较成熟,整个亚马逊网站(Amazon.com)已经有90%以上转移到了EC2 + VPC上,能够应对整个网站的突发流量,也证明了layer-3 覆盖网络虚拟化是一个完全可行的技术方案。Y3所在的团队不仅搭建起AWS的VPC,也开始将Threat Manager的功能拓展到VPC上。


工作顺风顺水,Y3却突然决定重回微软,从事虚拟网络(virtual network)和虚拟网关(virtual network gateway)以及Express Route的项目。Y3确信,VPC是SDN以及云计算网络级别上不可或缺的功能。在AWS成熟的VPC上,自己能做的无非是修修补补,而微软则需要1.0版本的VPC,这对于他来说更有吸引力。


“高冷技术男”的选择



国内云计算市场参与者很多,互联网巨头、云创企业、传统IDC、运营商都在做云。不论是从用户培养的角度,还是技术社区的成熟度来看,大家对云计算的实用性都非常关注。从技术层面来讲,国内的云技术和美国的云技术衔接比较紧,但主要还是处于技术方向上的跟随状态,无论是从内核、存储、虚拟化、网络、硬件诸多方面讲,在细节实现上还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也需要根据国内不同的用户需求和客观条件创造出独特的解决方案。


“我在AWS和Azure工作过后的最大感受是,前期搭建的工程体系、网络架构的优劣;以及软件服务、运维模式的差异,在中长期的市场运营中会让厂商表现出极大差距。”如果能在项目的关键点上避免细节问题,或者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中长期收获几倍的投入回报。然而如果一开始就走了弯路,之后要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国内一些云计算大牌企业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但在试图修整的时候却遇到了重重阻力,也因此向Y3频频抛出橄榄枝。


而Y3最终选择了UCloud。


“进入国内巨头企业对我而言,无非是从一个大企业进入另一个大企业,在类似的环境做类似的事情。而且大公司人太多了,我想安安静静做点事。”面对大玩家,UCloud更像是挑战者的角色,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和定制化的服务切入市场。“云计算确实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但从用户角度考虑,今天的云还不够成熟稳定,各家云厂商提供的服务有差异化,单一的品牌和价格不是云服务唯一选择标准。”UCloud高级副总裁陈晓建表示。


在一个天生拥有“挑战”基因的技术人眼里,UCloud带给他的空间和成就感将前所未有。


UCloud的业内领先



作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商,UCloud始终坚持基于用户需求的技术创新,这也让其频频领跑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2013年12月,UCloud联合SDN供应商盛科,成功实现SDN交换机在云计算IaaS中的运营,推出全球首例SDN硬件;2014年8月,UCloud推出业内独创的混合云技术,提供公有云服务器、私有云服务器,以及专用物理服务器的整合功能,并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方便的日常管理和操作;2015年5月,UCloud推出全球CDN节点加速服务,成为国内率先推出这一服务的云计算厂商;近日,UCloud云主机首创网络增强配置,网络性能高达普通云主机7倍以上,再次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Y3拥有行业领先的理念和深度的技术背景,他的到来,将帮助UCloud完善混合云等新兴技术,并在网络、虚拟化方面实现创新。另外,Y3对海外云市场以及海外云计算用户特性的深刻理解,也将帮助UCloud加速全球化进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