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全,孙红兵? 小编导读 人言道:“最美不过夕阳红!”人到暮年,也到了该享受的天伦之乐的时候了,但事实往往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大半辈子的风风雨雨,早已饱经风霜,仅想安然度晚年,奈何竟是黄粱一梦。随着年纪的增长,很多疾病渐傍身旁,高脂血症也不例外,悄然而来,不知是多少人心中的哀!血脂高高在上,如何让它臣服于己?古老的针灸疗法献妙计!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质代谢运动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的代谢疾病。表现为TC和(或)TG水平升高,LDL-C的升高及HDL-C水平过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和脂肪肝发病的重要原因。血脂的来源有二:一为外源性,即从食物中摄取的脂类经消化进入血液;二是内源性,是由肝、脂肪细胞以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血脂含量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的影响,故波动范围较大。大量的流行性病学资料证明,本病的发病率在老年人中为多见,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岁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 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与遗传有关)和继发性2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可将两者分为5型。各型的临床表现不一。其中的Ⅳ型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高脂血症。可无症状,但此型45岁以上者易患冠心病,可偶见周围血管病、黄瘤及黄斑病。其他型可见上腹痛、肝脾大、脂性视网膜,臀、腰、膝、肘部皮肤出现发疹性黄瘤,或患者肥胖、高尿酸血症、糖耐量异常等。 【治疗】 1取穴 主穴为足三里、阴陵泉;高血压配曲池、太冲;冠心病配内关;糖尿病配脾俞、胃俞、肾俞;脘腹痛配公孙。 2操作方法 足三里直刺1.5~3寸,徐徐提插刮针手法,有针感即止;阴陵泉向阳陵泉方向透刺1.5~3寸,手法同足三里;公孙穴向对侧(足外侧)针刺1~1.5寸,余穴按常规针刺。每日针1次,7~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3天。 附:中药处方(降脂灵):黄芪、绞股蓝、山楂、泽泻、水蛭、首乌、葛根、草决明、大黄。 用法:水煎2次,将2次药液合在一起(共约为600mL),分2次口服,亦可制成胶囊,长期服用。 3病例 孙某,男,64岁。2003年10月16日初诊。 患冠心病6年,高血脂8年,就诊时TC 6.9mmol/L,(正常值2.90~6.00mmol/L),TG 3.32mmol/L(正常值0.28~1.77 mmol/L),HDL-C 0.83mmol/L(正常值0.91~1.94mmol/L),LDL-C 2.46mmol/L(正常值1.88~3.6mmol/L),伴有心悸、头晕等症状,血压115/70mmHg,心肺正常,肝脾未扪及。 选穴:足三里、阳陵泉、内关。按上方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治疗6个疗程后,TC为4.69mmol/L,TG为2.41mmol/L,HDL-C 1.09mmol/L,LDL-C 2.18mmol/L,心悸、头晕等症状均好转。此后该患者一直间断性坚持针灸和口服降脂灵4年余,2008年1月25日血脂化验结果:TC为4.5mmol/L,TG为1.85mmol/L,HDL-C 1.36mmol/L,LDL-C 2.18mmol/L,冠心病一直比较稳定,血脂各项指标大都在正常范围以内。 该患者针灸治疗前,首先服立平脂3个月,降脂效果不明显,后服辛伐他汀3个月,效果仍不明显,又以立平脂和辛伐他汀联合用药,降脂作用较明显,但用药后因引起的肌痛症而停用。 【按语】 高脂血症一般是在体检或其他疾病诊治过程中发现,从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来看,应属于中医的“痰浊”“浊阻”和“瘀血”的范畴,多由禀赋不足,或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或七情内伤,损伤脾胃,导致脾胃气虚,水谷精微失于输布,聚湿成痰。现代研究进一步发现,脂质代谢紊乱是“痰浊”的物质基础,血液流变学异常是“痰瘀痹阻”的客观指征。研究发现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LDL-C)的升高是高脂血症痰浊的主要特征和生化物质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动脉壁内皮细胞为始动因素,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和平滑肌细胞增殖为主要环节,脂质侵入动脉壁弹性纤维破坏,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的病理结果,属于“瘀血”的范畴,因此本病的治疗,应以健脾化痰、通经活络为治则。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能健脾和胃,除湿消滞,补中益气,扶正培元。现代研究证实,足三里不仅能调整胃肠功能,而且还有降压、扩冠等治疗作用;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合治内腑”,实践证明,有健脾除湿的作用,为健脾之要穴。通过上述病例的治疗,足以说明针灸有降脂的作用。 新媒体编辑:王丹 版权声明 ~ ~ ~ 本文选自《孙学全针灸临证经验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孙学全,孙红兵主编)一书,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