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高考作文能力训练的高效之路

 立恒语文 2019-03-23

在高考语文复习训练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用以进行阅读训练的练习册铺天盖地,而用以进行作文训练的练习册却少之又少。就笔者目力所及,似乎还未见到。但是,在面对高考语文试卷的时候,大家又都很清楚:和阅读一样,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认识上很清楚,可实践上很糊涂。

正是这种糊涂,导致了许多老师在作文复习训练上的不作为、无效率。这种不作为、无效率主要表现为:

1、“放羊式”

主要表现为:作文复习随心所欲,盲目应付,无计划、无目标,走到哪算哪。

2、“心血来潮式”

主要表现为:一时心血来潮,则东拼西凑,零敲碎打,不规范、不系统;心血已过,则又置诸脑后。

3、“花拳绣腿式”

主要表现为:以讲代练,越俎代庖,老师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似乎也有趣味;但谁都知道,作文是练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因此这种做法能取悦于学生,但不能给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有点滴的作用。其中的原因,乃在于这种做法不科学,不符合作文能力形成的特点和规律,所以自然也就谈不上效率。

4、“累死三军”式

主要表现为:每周不停的让学生写,教师只是打个分数,做个简单的讲评。持这种做法的老师的理由也是:作文是练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这是典型的“将帅无能,累死三军”的做法。

5、“埋头苦干式”

持这种做法的老师多为刚参加工作且有责任心的青年老师,由于乏经验、无积累,所以,在作文训练上既让学生写得多、自己也改得多,老师、学生都累,但结果还是一塌糊涂。

面对高考作文训练的上述种种无效行为,我们应当如何去做,才能变无效为有效呢?

办法只有一条,就是走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高效之路。这条路径的基本内涵有:

1、高考作文训练必须定目标、定计划,不能随心所欲、盲目应付。

2、高考作文训练必须讲科学、讲规范,不能违背规律做无用功。

3、高考作文训练必须走高效之路。

这三项要求具体到操作层面就是编写一本科学、规范、系统的作文练习册。

正是沿着这种理念、思路、追求,笔者在总结多年高考作文复习的经验的基础上,依据考纲要求、学生实际、考试作文的特点与规律,广搜博集,自己编写了一本高考作文练习册:《高考作文十五练》。从已使用过该练习册及今年正在使用这本练习册的考生反馈情况上来看,效果还说得过去。现将笔者编写的这本练习册的基本结构简介如下。

练习册依据考纲、学生实际、考试作文的特点与规律,总体上安排了15个专题,编为15练:

第一练     审题立意技法训练

第二练     材料使用技法训练(一)

第三练     材料使用技法训练(二)

第四练     议论文结构技法训练

第五练     点题扣题技法训练

第六练     论证方法使用技巧训练

第七练     拟题技法训练

第八练     开头技法训练

第九练     结尾技法训练

第十练     立意深刻技法训练

第十一练    内容丰富技法训练

第十二练    文采技法训练(一)

第十三练    文采技法训练(二)

第十四练    创新技法训练

第十五练    打造亮点技法训练

每一练又分为两大块:技法分项训练和实战综合训练。技法分项训练又分为三部分:技法概说、经典举隅、模拟演练;综合实战训练的做法是: 给出作文题,让学生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作文要运用相应的技法,并在文中标出。

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笔者并非智者,所以,这套体系的缺陷、疏漏、不当之处肯定很多。但有总胜于无,在铺天盖地的阅读练习册面前,有一本作文练习册当不会是一件坏事吧。

最后,抄录几则学生使用这本练习册的感言,权当此文的结尾吧: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高考作文15练》为我们提供了很实用的训练平台,使我们在训练上有的放矢,把时间运用到“正途”上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更为显著。

——张伟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层次清晰,内容安排合理,不会让人一下子觉得太难,而是循序渐进,易于掌握。

以前写作文是只凭感觉,毫无章法可言,现在我的作文不再是杂乱无章了。

——赵环

自从我使用了老师您编写的《高考作文15练》之后,我的作文水平相比以前而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我感觉自己已经找到了写作文的技巧、方法和规律,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胡编一气。

——马祥明

经过一学期的使用,我对这本书的感觉是:总体不错。该书内容丰富,眉目清晰,是高中生提高作文水平不可缺少的一本好书。而且,这本书针对性很强,对于不同的人来讲,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所以,这本书很适合高中生阅读,可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王卫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