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詠史詩》[唐]汪遵
2015-07-15 | 阅:  转:  |  分享 
  
詠史詩60

唐汪遵撰



汪遵,一作江遵,一作王遒。生卒年不詳。宣州涇縣(今屬安徽)人。幼為縣小吏,家貧無書,每借書于人,必晝夜苦讀強記,以此工詩,而深自晦密。後辭吏役赴京應進士試,于灞浐間遇友人許棠。棠頗輕之,怒其赴試而辱之。后遵于懿宗咸通七年(866)登進士第,而棠5年后始登第。事跡散見《唐摭言》卷八、《鑒誡錄》卷九、《唐詩紀事》卷五九、《唐才子傳》卷八。遵善為歌詩,尤善以絕句詠史。辛文房稱其「拔身卑污,奮譽文苑」,并贊其《題李太尉平泉莊》、《過楊相宅》詩「俱為詩人稱賞,其餘警策稱是」(《唐才子傳》卷八)。《宋史?藝文志七》著錄王遒《詠史詩》一卷。《全唐詩》存詩一卷,《全唐詩外編》作江遵,補詩2首。







































彭澤(唐?汪遵)

引用典故:五柳漉酒巾

鶴愛孤松雲愛山,宦情微祿免相關。

栽成五柳吟歸去,漉酒巾邊伴菊閑。



杜郵館(唐?汪遵)

殺盡降兵熱血流,一心猶自逞戈矛。

功成若解求身退,豈得將軍死杜郵。



細腰宮(唐?汪遵)

引用典故:細腰

鼓聲連日燭連宵,貪向春風舞細腰。

爭奈君王正沈醉,秦兵江上促征橈。



瑤臺(唐?汪遵)

引用典故:雲雨

仙夢香魂不久留,滿川雲雨滿宮愁。

直須待得荆王死,始向瑤臺一處遊。



吳坂(唐?汪遵)

引用典故:伯樂鹽車

踡跼鹽車萬里蹄,忽逢良鑒始能嘶。

不緣伯樂稱奇骨,幾與駑駘價一齊。



箕山(唐?汪遵)

引用典故:一瓢風入洗耳

薄世臨流洗耳塵,便歸雲洞任天真。

一瓢風入猶嫌鬧,何況人間萬種人。



息國(唐?汪遵)

家國興亡身獨存,玉容還受楚王恩。

銜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間不肯言。



梁寺(唐?汪遵)

立國從來爲戰功,一朝何事却談空。

臺城兵匝無人敵,閑臥高僧滿梵宮。



南陽(唐?汪遵)

引用典故:三顧

陸困泥蟠未適從,豈妨耕嫁隱高蹤。

若非先主垂三顧,誰識茅廬一臥龍。



杞梁墓(唐?汪遵)

一呌長城萬仞摧,杞梁遺骨逐妻回。

南鄰北里皆孀婦,誰解堅心繼此來。



夷門(唐?汪遵)

引用典故:朱亥

晉鄙兵回爲重難,秦師收斾亦西還。

今來不是無朱亥,誰降軒車問抱關。



汴河(唐?汪遵)

隋皇意欲泛龍舟,千里崑崙水別流。

還待春風錦帆暖,柳陰相送到迷樓。



燕臺(唐?汪遵)

禮士招賢萬古名,高臺依舊對燕城。

如今寂寞無人上,春去秋來草自生。



聊城(唐?汪遵)

刃血攻聊已越年,竟憑儒術罷戈鋋。

田單漫逞燒牛計,一箭終輸魯仲連。



西河(唐?汪遵)

花貌年年溺水濱,俗傳河伯娶生人。

自從明宰投巫後,直至如今鬼不神。



密縣(唐?汪遵)

引用典故:卓長官

百里能將濟猛寬,飛蝗不到邑人安。

至今閭里逢災沴,猶祝當時卓長官。



昇仙橋(唐?汪遵)

引用典故:題橋臨邛沽酒客

題橋貴欲露先誠,此日人皆笑率情。

應訝臨邛沽酒客,逢時還作漢公卿。



破陳(唐?汪遵)

獵獵朱旗映綵霞,紛紛白刃入陳家。

看看打破東平苑,猶舞庭前玉樹花。



短歌吟(唐?汪遵)

引用典故:武陵溪

箭飛烏兔競東西,貴賤賢愚不夢齊。

匣裏有琴樽有酒,人間便是武陵溪。



晉河(唐?汪遵)

風引征帆管吹高,晉君張宴俟雄豪。

舟人笑指千餘客,誰是煙霄六翮毛。



干將墓(唐?汪遵)

橐籥冰霜萬古聞,拍灰松地見餘墳。

應緣神劒飛揚久,水水山山盡是雲。



金谷(唐?汪遵)

晉臣榮盛更誰過,常向階前舞翠娥。

香散豔消如一夢,但留風月伴煙蘿。



三閭廟(唐?汪遵)

爲嫌朝野盡陶陶,不覺官高怨亦高。

憔悴莫酬漁父笑,浪交千載詠離騷。



易水(唐?汪遵)

匕首空磨事不成,誤留龍袂待琴聲。

斯須却作秦中鬼,青史徒標烈士名。



嚴陵臺(唐?汪遵)

引用典故:客星

一釣淒涼在杳冥,故人飛詔入山扃。

終將寵辱輕軒冕,高臥五雲爲客星。



淮陰(唐?汪遵)

引用典故:一飯恩

秦季賢愚混不分,只應漂母識王孫。

歸榮便累千金贈,爲報當時一飯恩。



雞鳴曲(唐?汪遵)

引用典故:亂真雞

金距花冠傍舍棲,清晨相呌一聲齊。

開關自有馮生計,不必天明待汝啼。



採桑婦(唐?汪遵)

引用典故:躊躇陌上郎

爲報躊躇陌上郎,蠶飢日晚妾心忙。

本來若愛黃金好,不肯攜籠更採桑。



漁父(唐?汪遵)

引用典故:靈均

棹月眠流處處通,綠蓑葦帶混元風。

靈均說盡孤高事,全與逍遙意不同。



越女(唐?汪遵)

玉貌何曾爲浣沙,只圖句踐獻夫差。

蘇臺日夜唯歌舞,不覺干戈犯翠華。



望思臺(唐?汪遵)

不憂家國任姦臣,骨肉翻爲驀路人。

巫蠱事行冤莫雪,九層徒築見無因。



比干墓(唐?汪遵)

國亂時危道不行,忠賢諫死勝謀生。

一沈冤骨千年後,壠水雖平恨未平。



郢中(唐?汪遵)

引用典故:白雪繞梁聲

莫言白雪少人聽,高調都難稱俗情。

不是楚詞詢宋玉,巴歌猶掩繞梁聲。



北海(唐?汪遵)

漢臣曾此作縲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鶴髪半垂龍節在,不聞青史說封侯。



招屈亭(唐?汪遵)

七言絕句押陽韻

三閭溺處殺懷王,感得荆人盡縞裳。

招屈亭邊兩重恨,遠天秋色暮蒼蒼。



屈祠(唐?汪遵)

不肯迂回入醉鄉,乍吞忠梗沒滄浪。

至今祠畔猨啼月,了了猶疑恨楚王。



銅雀臺(唐?汪遵)

銅雀臺成玉座空,短歌長袖盡悲風。

不知仙駕歸何處,徒遣顰眉望漢宮。



斑竹祠(唐?汪遵)

七言絕句押元韻

九處煙霞九處昏,一回延首一銷魂。

因憑直節流紅淚,圖得千秋見血痕。



題李太尉平泉莊(唐?汪遵)

水(一作平)泉花木好高眠,嵩少縱橫滿目前。

惆悵人間不平事,今朝身在海南邊。



延平津(唐?汪遵)

引用典故:一旦爲龍

三尺晶熒射斗牛,豈隨凡手報冤讎。

延平一旦爲龍處,看取風雲布九州。



項亭(唐?汪遵)

引用典故:拔山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擬力爭。

隔岸故鄉歸不得,十年空負拔山名。



烏江(唐?汪遵)

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英雄去盡羞容在,看却江東不得歸。



綠珠(唐?汪遵)

大抵花顏最怕秋,南家歌歇北家愁。

從來幾許如君貌,不肯如君墜玉樓。



升仙橋(唐?汪遵)

引用典故:司馬題橋風雲楊得意

漢朝卿相盡風雲,司馬題橋衆又聞。

何事不如楊得意,解搜賢哲薦明君。



隋柳(唐?汪遵)

引用典故:五柳衡門

夾浪分堤萬樹餘,爲迎龍舸到江都。

君看靖節高眠處,只向衡門種五株。



桐江(唐?汪遵)

光武重興四海寧,漢臣無不受浮榮。

嚴陵何事輕軒冕,獨向桐江釣月明。



招隱(唐?汪遵)

引用典故:蒲輪

罷聽泉聲看鹿羣,丈夫才策合匡君。

早攜書劒離巖谷,莫待蒲輪輾白雲。



陳宮(唐?汪遵)

椒宮荒宴竟無疑,倏忽山河盡入隋。

留得後庭亡國曲,至今猶與酒家吹。



樊將軍廟(唐?汪遵)

玉輦曾經陷楚營,漢皇心怯擬休兵。

當時不得將軍力,日月須分一半明。



東海(唐?汪遵)

引用典故:武陵

漾舟雪浪映花顏,徐福攜將竟不還。

同作危時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灘。



昭君(唐?汪遵)

引用典故:蛾眉

漢家天子鎮寰瀛,塞北羌胡未罷兵。

猛將謀臣徒自貴,蛾眉一笑塞塵清。



五湖(唐?汪遵)

引用典故:陶朱

已立平吳霸越功,片帆高颺五湖風。

不知戰國官榮者,誰似陶朱得始終。



澠池(唐?汪遵)

西秦北趙各稱高,池上張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親擊缶,相如有劒可吹毛。



函谷關(唐?汪遵)

引用典故:彈鋏

脫禍東奔壯氣摧,馬如飛電轂如雷。

當時若不聽彈鋏,那得關門半夜開。





詠酒二首(唐?汪遵)释

九醞松醪一曲歌,本圖閑放養天和。

後人不識前賢意,破國亡家事甚多。



其二

萬事銷沈向一杯,竹門啞軋爲風開。

秋宵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夢來。





蒼頡臺(唐?汪遵)

觀跡成文代結繩,皇風儒教浩然興。

幾人從此休耕釣,吟對長安雪夜燈。



長城(唐?汪遵)

題注:一作褚載詩

引用典故:堯階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焉知萬里連雲色,不及堯階三尺高。



白頭吟(唐?汪遵)

引用典故:文君與馬卿

失却青絲素髪生,合歡羅帶意全輕。

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獨文君與馬卿。



戰城南(唐?汪遵)

風沙刮地塞雲愁,平旦交鋒晚未休。

白骨又霑新戰血,青天猶列舊旄頭。





楊柳枝(唐?汪遵)

引用典故:亞夫營

亞夫營畔柳濛濛,隋主堤邊四路通。

攀折贈君還有意,翠眉輕嫩怕春風。



















1





10









献花(0)
+1
(本文系南靖草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