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慕容游记——逛北陵之三(神桥)

 pengxq书斋 2015-07-16

慕容游记——逛北陵之三(神桥)

(2008-07-06 06:56:50)

慕容游记——逛北陵之三(神桥) 

 

慕容游记——逛北陵之三(神桥)

 

神道的右侧,湖水碧波荡漾,湖岸翠柳低垂……人们或闲聊,或读书,是休闲的好去处。

 

慕容游记——逛北陵之三(神桥)

 

过了皇太极的雕像,前面不远就是下马碑了。下马碑碑文是满、蒙、汉三种文字凿刻的。碑文是:“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慕容游记——逛北陵之三(神桥)

 

过了下马碑,我们来到了一座别致的小桥——神桥。在清朝帝王宫廷、庙宇、陵寝建筑设计都多有护城河,而往往跨河的桥称之为“神桥”。

 

慕容游记——逛北陵之三(神桥)

 

昭陵的神桥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桥。过去是青砖铺面,两侧有石雕护栏,栏板雕刻着身披烈焰腾空飞翔的大马,还有蕃草、海水、江涯、花卉及“八宝”等。护栏上雕有“宝瓶天拱”及“俯莲式”望柱头,桥两端有守桥石狮子,桥下是“玉带河”。

 

慕容游记——逛北陵之三(神桥)

 

据嘉庆十年档案记载,昭陵神桥在嘉庆年间就已严重损坏。但因国力空虚,最终只得一拖再拖。

 

慕容游记——逛北陵之三(神桥)

 

    如今的神桥是建国后维修的。虽桥栏板,柱头不如昔日雕刻古朴细腻,但仍不失神桥华美、庄重的姿色。

 

慕容游记——逛北陵之三(神桥)

 

    走过神桥,漫步台阶,迎面矗立的就是昭陵著名的石牌防。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特殊的门,是明、清两代特有的装饰建筑。用以点缀城市时,多称为“牌楼”。作为一种纪念死者、旌表功德的门洞式纪念建筑物,多称为“牌坊”。

 

慕容游记——逛北陵之三(神桥)

 

“牌坊”雕造精美,全部为仿木架结构。其造型为四柱、三间、三楼,歇山式顶子。其上有三条大脊,八条垂脊,还有大吻、走兽、垂兽等。檐下有出檐的瓦垅、斗拱、额仿、横梁、兽头等构件。各部位还浮雕有花卉图案,四根柱脚上雕有座狮四对,獬豸一对。它们相背蹲踞在须弥座上,昂首挺胸,瞪目张口,活灵活现,虎虎有声,令人望而生畏。整个牌坊雕琢穿透,集平雕、园雕、浮雕、透雕等各种雕刻技法于一炉,刀法粗犷,遒劲而细腻,真可以说是一件石雕艺术的巨型“神品”。

 

慕容游记——逛北陵之三(神桥)

 

这座石坊建造年代分为两个时期:即坊体于顺治八年初建完成,当时的石坊仅在两端有三对夹秆石兽(狮子两对,獬豸一对),而中间的两对夹杆石狮建造于嘉庆六年(1801年)。稍微注意看观察,就能发现石狮的颜色深浅不一,就是这个缘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