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术语:脏腑(1) 我们已经讲了阴阳和五行,但是我们还没有解释过为什么我们身体、疾病可以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因此,我们来讲脏腑。 脏腑,其实本来应该叫藏象更为合适,但是我们本节课暂时不涉及疾病,所以仍然叫脏腑,作为一个基础给大家先讲清楚。 脏腑,包括脏和腑,即我们常说的五脏六腑加上奇恒之腑,五脏:肝、心、脾、肺、肾;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脏腑之间互为阴阳表里,而脏腑又与身体很多其他的器官有很多联系,我们具体列表如下,并一一作解释。至于奇恒之腑的功能比较特殊,我们再给大家解释。 其中,表格中纵列的内容大家应该能看出来,纵列就是五行相生的关系;横列代表的是阴阳表里的关系。比如第一列,肝属木,与胆互为表里,对应春季,其志为怒,肝喜酸,上出于目,在表为筋。意思是肝脏五行属木,和胆腑互为表里,意味着肝病和胆病可以互相传变;春季是肝气比较旺盛的季节,需要注意平肝养肝;肝管理人怒气,所以我们说怒伤肝,一般的,经常发怒的人肝脏往往也不好;酸入肝,所以酸性的食物对肝脏有好处;上出于目这点比较难以理解,肝脏为什么和眼睛有关系 呢?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个人发怒的时候(即肝气肆虐之时),眼睛往往发红;另外有些眼部疾病都可以通过“泻肝”这种手段来治疗,这是长期治疗疾病经验的总结;最后,在表为筋,肝气的充盛与否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筋是否强韧。其他的脏腑也遵循类似的规律。至于脏腑之间的相生相克,实际上就是五行的相生相克,上节课已经提过,大家可以复习下。同样的,和五脏同属一属性的腑、情志、季节等同样遵守与五脏一致的五行规律。 细心地小伙伴可能会发现少了点什么,对,没错,六腑对应五脏,那么还有一个腑三焦去哪里了?三焦指人体胸腔腹腔,包括其中的一切脏腑,分为上焦、中焦与下焦,对应为胸部、上腹部、下腹部。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不对啊,那还分什么五脏六腑干嘛呢? 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中医的脏腑和我们一般所说的内脏绝对不是一个概念,两者可能指同一个实体,但中医的脏腑不仅仅指内脏本身,还意味着内脏所具有的功能和关系。三焦虽然包含了一切脏腑,但三焦的功能不是所有的脏腑功能的相加,而是有其本身特有的功能的,听着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不过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一个公司有很多部门,他们都由独当一面的能力,都可以独自拿出自己的独立产品,但他们还可以共同努力做出了一件产品。 那么三焦和谁为表里呢?心包,心包非脏非腑,其功能都是围绕着心展开的,再次强调,一定要用中医的思维去思考,和西医的心脏区别开来。心包的作用就是帮助心实现功能,代替心感受邪气。 三焦和心包应该是最能体现中医理论的两个器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