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人大师齐白石(转)

 看见就非常 2015-07-16

 

(贝叶草虫)

凡人肯定不是大师,大师必定不凡!唯独面对齐白石他老人家,叶茂中这厮的脑海中所能想只“凡人大师”这四字最为恰当。

齐白石,中国近代最知名的传统绘画泰斗,不夸张的讲,名字一听就很不凡,就像大师。虽然我自小就喜爱绘画,但得见大师真迹的机会却不多,齐白石这个名字在我心中早已抽离成一座高山,屹立在心底。直到那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齐白石画展,让我真正有了一次近距离看大师的机会。

开始的确是怀着肃穆之心走进展馆,然而在大师的笔墨引领下,看鱼、看虾、看小鸡,感受早春的暖阳,呼吸雨后的清新,看古怪老头说着古怪话,有嬉笑怒骂,更有率真与童趣,渐渐的心就变得轻松和愉悦了。

我敢说,很多人看完这些画就会从心底把齐大师当作了他家邻居齐大爷,叶茂中这厮就第二天忍不住又去了展馆,专门带了放大镜去看他画的小虫,就像头一天没聊够,转天又去串门了一样。

(贝叶草虫)

大师不仅作品“平凡”得可爱至极,出身更是平凡。他一身一生透着“土”气,生于贫寒的农民之家,九岁放牛,十二岁学木匠,十五岁学雕花,二十七岁开始拜师读书学画,一辈子没出过国门,即使国内,也只一生可数五次远游,真可谓土生土长,土得掉渣。甚至成名后在一次京城名流的聚会上,由于衣着过于普通,竟无人注意,直到梅兰芳发现,极为恭敬的上前问候聊天,才引得满座皆惊。

大师是凡人,做雕花匠时他努力成为雕花能手,还将师傅平刀法改进成圆刀法;做乡村画家画肖像时他练就了自己当时独有的绝活,能画出纱衣里透出的绣花图案;拜师学写诗时他白天干活,晚上还想办法“自烧松火读唐诗”;学习篆刻靠大量练习,痴迷于刻了磨掉、磨了再刻,弄得满地石浆……写到此叶茂中这厮再提自己的一句老话,有的人没有成功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不够笨啊。

(贝叶草虫)

 大师肯定是凡人,他的真性情让人想起一句老话:“圣人皆孩之”。他要养家糊口,为钱而劳,他就写出“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1930年)。据说,一进他家大门就见润格,再进客厅又见润格。然而,他的不为钱所动更见他的真,“北平陷敌八载,未尝作一画,治一印,力拒敌伪教授之聘,高风亮节,诚足为儒林生光”(徐悲鸿)。

大师是凡人,无论吸纳多少前人绘画精髓,却从不丢掉自己的气质个性和生活经验。他的作画题材都是他所熟悉的平民趣味和日常生活。画泥、画土、画草、画虫、画童年……。他常讲“要画自己所见”,画虾便“朝夕看虾,化龙点睛”,画蟹就“九年观蟹,始有一得”,一次,为了画好鸽子的尾羽,专门让儿子捉来数,确定是十二根,以后就照此画。

 大师终是大师,他从平凡的路上走来,却走到了无人企及的境界。他虽以凡人之情感、凡人之题材,却运用文人之笔墨,老道精湛、炉火纯青。把民间画、文人画溶入“似与不似”之画境;将师古人、师造化推到“无法而法”之至法。于是画面有了生命:菜蔬味、泥土香、蛙鸣、虫叫、虾游、蟹动……栩栩如生。

一个画家,能突破前辈、引领同辈、贡献后辈,才能称其为大师,齐白石做到了。他曾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媚俗,不似欺世。”“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寥寥数句道出艺术之玄机。他带着他的凡人味开创了文人画前所未有的面貌,为中国书画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生机。

 一幅画,文人喜欢、百姓喜欢,甚至西方的大师也喜欢,这才是雅俗共赏,齐白石做到了。文人喜欢,因为它的文人内涵;百姓喜欢,因为它极富平民气息;西班牙绘画大师毕加索曾临摹过几百张齐白石作品,认为“和中国的艺术面包比,我的画只是面包屑”,“齐白石是一位真正的印象派大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