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口结构变化、政府宏观调控、土地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房地产的转型已成为必然。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诸多地产企业已开始尝试在后服务市场(主要是社区O2O)有所作为。 当然,也有一些非地产类企业盯上了这块蛋糕,比如花样年、小区无忧、叮咚小区等。在此,笔者根据企业背景、运营模式、扩张方式等核心指标将这些O2O产品归为三类,并逐一详解各类产品的运营模式,力争将社区O2O的市场格局呈现给大家。
社区O2O的企业背景
总体上看,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社区O2O产品,绝大多数是科技类企业,有部分房地产企业正在跃跃欲试,而纯粹物业公司仅有花样年。
具体来说,从事社区O2O产品开发运营的科技企业,除了实惠(新浪易居)和考拉社区(好屋中国)外,其余均为小型创投科技公司。
左邻的开发运营者是深圳市永佳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活圈是广州市考拉先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叮咚小区是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小区无忧是指弋(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小区管家是深圳市齐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小区助手是上海悠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谋求转型的地产企业中,涉及社区O2O项目的主要有5家,其中,住这儿(万科)、新橙社(新城地产)、左邻右里(星空传媒控股)产品已经上线,保利和鑫苑的社区O2O产品还在研发中。而从事社区O2O开发的物业公司主要是花样年,在花样年旗下共有两款产品,一是针对花样年旗下物业公司彩生活所管理的物业小区开发的彩之云,一是对外进行SAAS扩张的解放区。
社区O2O的盈利模式
对于所有社区O2O产品的开发者及运营者而言,吸取大规模流量进而获取资本市场的青睐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尤其是那些既没有强大资金去吸纳用户,又没有物业可供推广的小型科技企业,他们要吸引投资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大部分企业虽然朝着融资的目标走,但也对短期利益给予了较大关注。在社区O2O的产品体系中,周边商户广告费、获取用户流量、广告分成是三个最重要的盈利点。
广告:要什么,给什么
主要以此盈利的app有:住这儿、新橙社、左邻右里、彩之云、小区无忧、小区管家、叮咚小区和考拉社区。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小区无忧(住这儿、新橙社、左邻右里偏物业管理)。
小区无忧的的盈利完全来自于商户广告,其主要有三条业务线: 一是小区送,即宅配业务,主要包括外卖、生鲜、水果及干洗; 二是上门易,即连接家政、搬家等商家; 三是享周边,即连接周边SPA、教育培训等商家。小区无忧对商户收取的费用,扣除人工成本后即为盈利。目前,小区无忧对商户收取费用主要有两种形式:(1)商户竞价排名费用;(2)按点击收取广告费。
流量:人,意味着钱
滴滴快的和叮咚小区成功获得融资,让一些企业相信他们能做得与前者一样好,甚至比他们还要出色。他们并不企图在短时间内获得回报,而是在为追求更大利益积累——流量。
目前已积累流量为主的app主要有实惠、左邻、解放区、考拉社区,这四款产品各有各的特色:实惠(新浪易居旗下),目前主要以一线城市写字楼社区为服务对象,通过与能提供优惠的周边商家合作,吸引用户注册;左邻(深圳永佳天成科技公司,创业型企业)因为刚开发,目前还在拓展阶段,其主要目标仍然是吸引广大用户;解放区(花样年旗下)相对成熟,有比较完善的体系和吸客模式;考拉社区(好屋中国旗下)主要通过线上社区话题互动与线下发呆大赛吸引关注,其用户量虽较大,但实质上已经超越了社区的界限。
笔者认为,在这几种app中,解放区的盈利模式是最具商业性和值得人关注的。具体做法是:解放区联合物业公司一起拓展用户,以物业费在线打折和购物优惠为入口,吸引小区用户注册。为了促使物业方积极帮助拓展客户,解放区给予物业优厚的回报: 一是每注册一个用户,给予物业20元/户的补助; 二是按照平台上商品月交易总额(小区内)的0.7%-1%反哺物业; 三是按照1元/次的有效广告点击,给予物业补助;四是对投资社区P2P产品的居民免费开放停车位,给予物业1.5%-2%投资总额的提成。
软件:卖或不卖,都能赚钱
生活圈、小区助手、小区管家目前主要依靠这种形式盈利,其中小区助手比较典型。小区助手的盈利有三种方式,选择哪一种取决于与物业方的合作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一次性买断,即物业可以通过支付大笔费用换取该app的所有权;第二种方式是签约加盟,小区需要购买使用权,一般为5年68000元/小区·年,签约期间可免费使用该平台(免维护费,但如果要改版或增加新模块需另外付费);第三种形式是分享广告收益,即对该平台带来的广告费用进行分成,比例需视情况而定。
社区O2O的扩张方式
在当前市场,主要存在三种扩张方式,一是基于自有物业的扩张,二是基于自管物业是扩张,三是基于SAAS的扩张。
所谓基于自有物业的扩张,是指在自己建造的住宅小区内,仅供自己的小区居民使用,一般地产商都采用这种方式,比如万科、新城地产和星空传媒;自管物业,主要是指彩生活,其对应的app彩之云仅在彩生活所管理的社区内使用;SAAS扩张的比较多,主要以科技公司为主,但一些物业和地产企业正在往这方面努力,比如花样年旗下的解放区。
自有物业和自管物业的扩张都比较简单,在此毋需赘言。而SAAS扩张则相对麻烦,因为在他们和用户之间,还隔着一层物业。实际上,SAAS扩张还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与物业深度合作的,如生活圈、解放区;一种是不需要与物业深度合作的,如小区无忧。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其运行逻辑都是殊途同归的。
以小区无忧为例,其扩张大致可以简括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小区地推,通过发传单、贴广告、搞活动的形式向小区居民推介产品,获得用户注册;第二步是举行社区活动,增加用户粘性,并吸取新用户,通过用户扩张建立和彰显品牌影响力;第三步是利用品牌影响力与小区周边商家进行谈判,获得广告收入。
小结与讨论
从宏观市场情况来看,传统房地产业务逐渐趋缓迫使房地产企业另寻发展契机,而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增长拓展了房地产商的想象空间,许多地产企业扛起进军社区O2O领域的旗帜。
从微观市场情况来看,随着收入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社区居民渴求能得到更多更专业的服务,而互联网的普及给他们提供了这种可能,但同时也带来了大数据的困扰,使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之中,还得为此承担运输成本。
房地产商和一些从事数据类分析的科技率先捕捉到这一需求,并付诸于实践。然而,情况不容乐观,接下来发生的就是大家之前看到的。每一个企业基于自己的需求和“理解”去设计社区O2O,因而形成了各种各样、貌合神离的产品。
总而言之,社区O2O还在探索发展阶段,之所以会出现“百团混战”的情况,是因为大家还被“无知之幕”笼罩,无法先知先觉地找到突破口,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大峡谷,到达理想世界的彼岸。正因为如此,大部分人想的是趁着先发优势,先赚一笔,边走边看。
想着先捞一把的企业,如同隔着玻璃的苍蝇——前途是光明的,却没有出路!
要做智慧社区必须是以公益心的心态长线投资方式获取这块“市场”。
目前博康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智慧社区领域的领域内正在稳步推进智慧社区业务落地,其中上海陆家嘴的智慧社区模式已经建立运营了4年多,被誉为国内智慧社区最具代表的示。 来源:九洲远景 作者:石磊 |
|